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第427章 汽车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427章 汽车

作者:江山不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20:27

第427章 汽车

为使工业经济能与国防工业充分结合,用最少的钱完成工业积累及军工进步,张汉卿模仿后世成立“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简称“国防科工委”,以蒋百里兼任主席,开始有意识地对军工产品的扶持及规模生产。这个军工品,以汽车为锲入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很不同的。美国和日本经济在战争的刺激下迅速增长了,尤其是日本增长更为显着。1919年日本的工业生产比1913年增长了89%,其中钢铁生产增长近一倍半。德国和其它中欧国家的经济在战争中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德国的钢铁生产比战前减少50%,煤减少33%,整个工业生产削减了57%。由于德国战败,割地赔款更加重了经济困难。法国经济也遭到了战争的严重破坏。但由于收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暂时占领了德国的工业区萨尔,并从德国获得了大量的实物赔款,这些都有利于法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英国在从战时经济转向和平经济的过程中虽曾出现过困难,但很快也得到了克服。

这样,在1919~1920年,帝国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短暂的经济繁荣。物价猛涨,信用急剧膨胀,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和意大利的物价分别上涨了30~90%。德国由于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更上涨了4倍以上。各国的股票价格分别上涨了50%到几倍。生产的增长,物价和股票价格的迅猛上涨,使再生产过程的矛盾急剧尖锐,很快就带来又一次经济危机。1920年年底,经济危机席卷了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

受1920年经济危机打击最重的是在战争中经济增长最快的日本。在危机中,日本的工业总产值下降了48%,钢铁产量减少了1/2,造船业削减了88%,化学工业下降了34%。美国遭到的打击也不轻,工业生产下降了25%,钢铁产量减少了一半,汽车产量下降了28%,造船业削减了83%,基本建设规模缩小了1/3。这次危机不仅冲击了美国和日本以外的其它所有帝国主义国家,也波及到了许多殖民地和附属国。

有人欢喜有人愁。张汉卿对这次危机的来临却抱着欢迎的态度。在他看来,主要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的衰弱对他的东北政|府及中国来说,是一剂强心剂和兴奋剂。没有什么比削弱对手来得更让竞争中的对手开心了。对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来说,主要问题是生产力低下和生产能力不足,根本不存在所谓生产过剩的问题。

大落之后必有大起。能不能趁此机会将国外多余的生产能力转移到中国来,仿照后世的改革开放政策,既提升中国的工业实力,又能将国外资本与中国牢牢地绑在一起以牵制日本在东北、华北的经济垄断格局,为一举两得之事。

当然转移国外的剩余生产能力,并不是让中国作为外国倾销的场所。恰恰相反,中国迫切需要出口创汇以支撑工业发展,“黄姨行动”所获得的黄金虽然很多,但见不得光,使用起来颇费周折。但无论如何,虽然钱多了,也不能像暴发户一样随便用作消费。

奉军属下自治政|府经济上目前各方面都是百废待兴,但是没有笼头,于工业实力的增强在短期内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样在战争来临时,工业不能迅速转化为军事实力,形成不了拳头,也就没有威慑力。不然膨胀的经济实力不但不能给自己增添助力,还有可能成为“怀璧其罪”的因由的。要不鲁迅怎么一针见血地写道:“倘是狮子,夸说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头猪或一只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呢。

什么产业可以达到这个效果呢?张汉卿自然而然想到了汽车。记得在前生哪本书上讲过,判断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强弱,是以汽车为标志的。想一想20、21世纪中国为了迎头赶上外国先进工业水平,搞了多少合资汽车厂?以汽车的心脏发动机为笼头,化工、橡胶、光学、机械、电子、冶金等等重大工艺都是工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考核工业各方面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中国借着制造汽车的契机,极有可能在工业上达成突破。建造及使用汽车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钢铁,会进一步刺激这两大工业支柱产业的民展;汽车的大量使用会促进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军事上,军用卡车的使用可以使炮兵告别人背马驮、使目前由6驮马的拉力完成的野炮运输可以用一辆卡车来完成,解决了庞大的后勤保障难题,又使炮兵的机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全部奉军加上人民军拥有超过30万之众,仍满足不了看护幅员辽阔的11省之地的任务,兵力缺乏远程投送能力是一大主因。

再增加兵力在财政上不可行,但如果能在短期快速集中主力,形成强有力的突击力量,进行战略决战,可以一战而胜之,这也是二战之初实力并不强于英法之和的德国可以凭“闪电战”连克波兰、捷克、法国,占领几乎整个欧洲的原因。

在美国驻华公使埃德温-康格的帮助下,张汉卿电谕中华民国驻美公使馆的商务参赞方厚沣与道奇汽车的副总裁弗雷德雷克·海内斯,商讨道奇汽车在中国天津设分厂事宜。

中国从1901年开始已有汽车进口。清光绪27年冬,匈牙利人李恩时将2辆汽车带入上海。同年腊月廿一日,经公共租界工部局例会上讨论,决定先发临时牌照,次年发正式牌照。1907年以后,中国少数沿海城市陆续出现汽车客运和汽车货运。1913年,全国经济委员会成立,督导公路建设,拨款地方修路,鼓励民办汽车运输,将公路列为政要之一。1917年,当时中国第一条汽车运输线路张库公路通车。到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的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国汽车运输业日趋繁荣的年代,每年平均进口汽车5500辆。在此时造汽车可谓有着无量的前途。

道奇兄弟出生在美国密植安洲,哥哥约翰·道奇出生于1864年,弟弟霍瑞斯·道奇出生于1868年。这两兄弟起家的故事,颇具传奇性。

作为道奇公司的雏形道奇机械商店于1901年开张,共有12个雇员。在加拿大自行车公司倒闭时,道奇兄弟得到了它的机器设备,作为使用霍瑞斯的轴承专利的补偿。道奇兄弟公司实际上制造了福特汽车第一批汽车中的大部分,包括发动机、底盘和所有的传动部件,而福特也很少使用其它制造商提供的车身和底盘。多年来道奇兄弟和福特的关系一直很好,约翰还是福特汽车的副总裁。

然而1913年,道奇兄弟开始注意到福特有想要自给自足的倾向。那时道奇兄弟已在密执安州重开了一家大型工厂,后来成为著名的道奇总厂。霍瑞斯和约翰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汽车试验场,并于1914年设计出他们的第一辆车。1915年,道奇卡车是战争时期的主力参战装备。在1915年和1916年由潘科别墅的突然袭击而引发的边界战争中受到了美国和墨西哥双方武装部队的肯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在欧洲战区使用了道奇汽车和军需品。

第一种道奇商用汽车是一种救护车,以该车型为基础,道奇兄弟公司开发了商用卡车。1915年,道奇汽车的销售量在美国第四;在1917年,道奇兄弟公司达到了年销售10万辆汽车的记录;仅仅两年之后,在销售12万1千辆汽车上获得了2400万美元的利润;到1919年道奇公司已售出了40万辆汽车,雇员达1万7千名。

尽管道奇轿车是成功的,然而自从公司创立以来,销售的汽车基本上是相同的式样,因此阻碍了道奇品牌的发展。因为一战后的经济繁荣,造成美国的汽车业竞争开始相对激烈起来。

从年初,当约翰·道奇和霍锐斯·道奇相隔几个月先后因患肺炎而去世时,公司已经有苗头显示,由于由于销售量和利润下降,开始出现经济衰退。好在封闭式轿车和厢式货车这两种车型较好的销售业绩支持了公司,但是正史上道奇不久后还是因为效益不好被克莱斯勒收购。

道奇兄弟的长期副手之一,弗雷德雷克·海内斯自道奇兄弟从事自行车业务起,就同他们一起工作,因而对公司的全面情况都非常熟悉。董事会征求了他对于公司未来经营的看法前,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出现了。

这个人就是顾维钧,中华民国驻美公使。张汉卿要搞汽车,怎么不会想到这个世界上汽车工业最发达的美国呢?以顾维钧的人脉,托他寻找资源正是再好不过的了。

资本家的性质决定了商人逐臭的本能,张汉卿以奉军巨大的订单最终改变了这个年代美国人保守的心态,最终确定在天津开办一座初期年产厢式货车3000辆、卡车10000辆、并向轿车方向拓宽、最终达到年产十万辆各型汽车规模的分厂。

道奇厂因此有了绝处逢生的机会。

之所以要建轿车,是因为上海、天津等租界的达官贵人消费能力太强了,不赚他们的钱有点说不过去,而且张汉卿也不想在交际圈里用高头大马作为交通工具,这样拉风是拉风了,但是在北方的冷天气里,还喝风。而且暴露在外面,似乎安全系数不太大。他已经把将来的轿车取好了名字红旗…

在美国新银行团代表拉门德协助下,天津道奇汽车厂正式兴建。张汉卿调集全东北、华北近百名技师进入工厂,以努力掌握制造技术,为奉系后来仿制打下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