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第243章 归心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243章 归心

作者:江山不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20:27

第243章 归心

晓得老师长的手段,当机立断,赵恩臻命令手下士兵立即卸下枪,自己缴了械束着双手战战兢兢随着扈先梅两人“见驾”。依张作霖的个性,自己做足了低姿态,杀头是绝对不会发生的。但不知道此次乌龙会不会影响自己在大帅心中的地位,毕竟自己这个团长来之不易。

当他看到因愤怒而铁青着脸的张作霖时,禁不住打了个颤。不过当眼角扫到随侍一旁的少帅时,心下放宽了心:自己和少帅相处得还不错,在奉天讲武堂里,少帅还对自己青睐有加。

果然,经过一番解释,在少帅指出此事的始作俑者仅为汤玉麟一人而已后,张作霖的脸色柔和多了。他气咻咻地招呼赵恩臻说:“恩臻你坐。你的初衷也是为了我,这件事不怪你。我也说二十七师的军官们不至于听信汤玉麟那个王八羔子来造我的反!看来此次整顿军队是在所难免的了!”

张、汤反目已成定局,是该表态的时候了。对汤玉麟,张作相也没什么好印象,在大事上,他向来是唯张作霖马首是瞻;而扈、赵两人,也看清大局,向张作霖表态效忠。

接到授意的张作相迅速召开二十七师营以上军官会议。在会上,张作霖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对大家晓以利害,讲了过去许多同甘共苦的事。使得一度和汤玉麟随声附和的张作相、张景惠、孙烈臣等人纷纷感动,表示坚决拥护张作霖,反对对长官进行任何形式的兵谏。

军心稳定,是时候收拾汤玉麟了。汤玉麟在军队中的威信远不及张作霖。全幅武装的二十七师官兵从远处来个大迂回,将正包围王永江警务厅署的王永江的部队来个反包围。

汤玉麟再胆大也不敢和张作霖的部队正面冲突,毕竟张作霖之威不是盖地。而且还未交手,二十七师士兵一阵大喊“捉拿叛军,缴枪不杀”便使他的手下顿作鸟兽散。

张汉卿更进一步与孙烈臣行使权力,以调查汤玉麟与冯德麟交往涉嫌泄密为由,命令宪兵逮捕汤玉麟。汤玉麟乃率两连兵逃去新民村。

汤离去之后,张作霖怒不可遏,倒是张汉卿反认为这是使部队纯洁的好事。他对张作霖说:“汤玉麟走了倒是好事,没他仍成席,有他搅了局。倒是父亲对跟随他的那拨人要及时安慰,不要再出集体倒戈的事。”

于是经过一番琢磨,张作霖面对全师上下或愤懑,或忐忑的心态,不计前嫌,写了一封非常恳切的信给汤玉麟,全函如下:

“阁忱仁兄:十七年患难至交,临别竟未一晤,弟心伤矣!我兄之心能毋伤乎?回忆在桑林子时,我兄、辅忱及弟等共廿四人,屡受洪辅臣、徐翰武等大股欺侮。金寿山勾结俄兵,乘夜袭击,我等冒死冲出重围,孙德山背负赵氏出险,投到老达房,家叙五大度优容,推诚相处,稍得喘息。及投诚新民,弟任管带,兄任左哨哨官。我兄生擒杜立山,首建奇功。弟因升前路巡防统领,兄升马二营管带。后开赴洮南,剿办‘蒙匪’六十三牙签、陶什叨等,弟两次被围蒙古包内,兄均冒险冲到,弟感激涕零,兄劝慰说:‘不愿同生,但愿同死。’言犹在耳,永矢弗谖。辛亥之秋,奉赵将军电回省,乱迫眉睫,人心慌恐,我兄率部于一夜之间,擒获恒六、张荣等首要,胁从逃散,省垣转危为安。弟因统领中路巡防,旋改编陆军二十七师,弟任师长,兄升五十三旅旅长。及段将军离任,弟承乏督军兼省长。他人见我师团结坚固,前途顺利发展,十数年间,得长全省军政,因羡生忌,因忌成仇,挑拨离间,多方破坏,事实俱在,不待覆案。人生最宝贵者,莫过于生命,昔当患难之时,誓同生死,偶以言语之差,视同陌路。我兄向重义气,今乃不念前情,不思旧雨,决心离去,此弟深为不解,亦最为痛心者。况且父灵浮厝,大事未完,老母在堂,仍待奉养,兄弟妻妾子孙等,食指日繁,开销日增,兄不为自谋,也不为全家老小着想乎?共得之富贵,当共享受,耿耿此心,天日可表。今日不辞而行,挽留无术,何时意转心回,肯来聚首,富贵与共,决不食言,书不尽意,尚希谅察。”

函中人名注释:一、金鼎臣后为二十七师所属一团长,违法乱纪,被张毙狱中。二、赵氏为张之元配,参加徐州会议之奉天代表赵锡嘏,即其族人。三、张作相字辅忱,家叙五为张景惠。四、杜立山为绿林著名匪首,骚扰地方,张邀共饮燕,即于席上擒之。五、陶什叨等为蒙古匪首。六、张荣即张榕、革命党人。七、“他人见我师团坚固……多方破坏”一段,他人指冯德麟。

张作霖不能执笔,可是这封信却是他口授,缅怀旧日交情和半生历史,是一封真情流露的信。二十七师各将领见将军对一个叛将都能如此仁至义尽,无不从心眼里敬重张作霖。汤玉麟的离开,正好是二十七师去芜存精的好由头。没有了汤老虎,张汉卿对军队的整肃顿时少了许多阻碍。

汤玉麟走后,护驾有功的张作相接任53旅旅长。对他,张汉卿是放心的:张作相历史上也是忠心耿耿于张家,沈阳皇姑屯炸车事件发生后,张作霖被炸死,拥有巨大威望的张作相没有行改朝换代之事,反而一心辅佐少帅张学良。张学良对张作相也很敬重,称他为老叔,辅帅,结婚后即让原配夫人于凤至做了张作相二夫人花福田的干女儿,两人关系一向密切。

看到张作霖父子为袒护自己,不惜与手下得力大将冷面相向,一向恃才自负的王永江也大受感动。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奉天警界的事务中去。在他的努力下,奉天省城出现了多年难得的安稳局面,治安情况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好。张作霖也以识人、用人之明得到省城的交口称赞。

虽然汤玉麟兵谏一事解决得还算圆满,但回想事情前后,张作霖觉得有必要深思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如果他存了心要造反,只怕二十七师不死也要脱层皮,他是53旅的旅长,掌握着二十七师将近一半的兵力呐!会不会还有王玉麟、刘玉麟呢?

小六子和郭松龄的新军表现不错,他们临危不惧,人少而精,突变发生而不乱,显示了良好的素养,这就很难得。而自己等几个哥们带兵呢,却还是老一套,动不动就是“他妈拉巴子,你们好好地干,干得好,我除老婆子不给你们,什么都会给你们”,动不动就是“哥们兄弟”、“有脑袋算一个”、“为朋友两肋插刀”或“脑袋掉了碗大个疤”等,这显然是太落后了,得有高招,弃旧图新才行啊!不然,像这样的事,靠他们几个,真不靠谱呢。

张汉卿近来的强劲表现让张作霖认为,是该让少帅系人马出人投地了。

经过半年来的兢兢业业,张作霖在省城得到了拥戴,加上以奉天将军之职的正统,同城将军冯德麟再也不能回复往昔的嚣张了。张渐强冯渐弱,胜利的天平在急剧向张作霖倾斜。

张汉卿的部队因为剿匪的成功已成为张作霖的一支“劲旅”,因此也被倚以重任。汤玉麟一事,促成张作霖下定决心提升卫队旅的地位和实力。出事时二十七师大部分人固然可靠,但事都有个万一不是?如果卫队旅能够真正成为牵制二十七师的一支力量,那么任何军队里野心家都需要再三掂量!

前任卫队长于珍在处理汤玉麟“叛变”事件中作为不力而淡出张作霖视线,作为其长子的张汉卿自然成了领导这支队伍的不二人选,俗话说上阵父子兵嘛。不久后,张作霖正式调于珍为奉天警备司令,张汉卿则丢掉“副”字,走马上任,一跃正式成为督军署卫队旅的旅长。

张汉卿因了少帅的身份,又拥有卫队旅绝对控制权,在人事调遣上更能够随心所欲于珍在时,他还有所保留,现在真正是只手遮天了。

韩麟春完全可以独挡一面的,按照历史的进程,奉军大肆扩张就在咫尺之远,是时候给他加把力了:自己军政一把抓是无法兼顾到细节的,就让他主持卫队旅的工作好了,直接晋升其为副旅长。这样职位上晋一晋,将来提拔起来也有利于在高层高上话;

郭松龄确实是个人才,而且目前绝没有与张家反目的心思和实力,大可放心使用。一些军事上出谋划策的事情就交给他吧,这是个很好的参谋长人选呢,先屈就提升做卫队旅的参谋长吧。

王以哲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得相当出色,教导团也历练出不少人物,这个要加以重用呢。卫队旅的教导团和政治部是一套班子两套机构,为了正规化及提升政治部的地位,教导团就划归政治部,他当然就兼着政治部主任的职务。

由于编制大空位多,所以跟着张汉卿的军官一个个都有机会晋级。正所谓“跟着少帅,前程远大”,卫队旅彻底是张汉卿一个人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