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第237章 政治新星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237章 政治新星

作者:江山不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20:27

第237章 政治新星

在细细揣摩张汉卿制定的人民党组织架构之后,连自封“小诸葛”的杨宇霆都惊叹不已。没有浸淫几十年的政坛经验,亏得他这个十几岁的少年能够想出来!

按照张汉卿的构思,也已经确定,人民党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它开始自上而下建立各级党组织的委员会,上一级委员会确定下级委员会的人选。从中|央开始,每一级委员会都会设立一个党的最高负责人,作为召集人并集体处理重大事项。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中国上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皇权与相权的争斗史,是唯我独尊的皇帝与一心要与皇权共天下的士人围绕着权力的划分不断磨合、拉锯和改进的过程。为了防止集权,历代不少英主对于国家权力的划分可谓不遗余力:秦设丞相开了相权与皇权分立的先河,唐代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到明清时期内阁集体代表相权,中国的政权制度改革已经登峰造极了。

但是张汉卿别出心裁,首创了人民党的权力制约制度,后来被称之为“皿煮集中制”,是划时代的进步,是一个与中国国情完全融为一体的天才设计。

所谓皿煮,是未来党的权力核心都是选举出来的,在党内,同级的委员会成员无论是主席还是委员,在决定重大事项时都有完全均等的一票,票多者胜,这与西方的皿煮表决似乎是一个意思。

但是张汉卿并未完全抄袭西方的那一套。在他认为,中国长期缺少皿煮的土壤,一味地向西方靠拢的结果必然像后世的韩国、日本那样画虎不成反类犬,议会成为表演秀。在这个拥有世界人口最多、封建主义思想占据千年的大国,放开讲皿煮就会使国家成为一盘散沙,历史上为什么一旦中|央政|府势弱就成为地方割据的先兆?还不是中国人深入脑际的帝王情结!鬼才会和你分享权力咧!

所以皿煮的另一面是集中。所谓集中就是集中权力:党的权力集中在各级党委会,中|央委员会选举出中|央主席团。党委会/主席团的最终决定就是党的决定,在决定前是皿煮的,但决定后必须不折不扣地予以执行,此之谓皿煮集中制。

人民党将设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常委会与直接向它负责的书记处。现在由于党员人数少,政治局、常委会就暂时不设了。

之所以设立书记处,张汉卿对党内同志的解释是“为了便于中|央常务委员会能够集中精力,考虑和决定国内外事务中的重大问题,同时使党的各方面大量日常工作能够及时地有效率地得到处理”。但张汉卿还有一层更深刻的理解是集权:把党划分成的各个部门的权力随时收拢的渠道。

因为党中|央组织架构中,设立中|央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外加一个纪委。部门细划的缺点是,张汉卿很难有精力做到对各个部门的有效控制,而书记处,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废话,毛爷爷玩了二十多年,书记处实际一直凌驾于政治局之上,只是到后来,才渐渐变成政治局是决策机关、书记处是执行机构。

因为它是衔接中|央委员会与下级党的各事务部门的重要渠道和窗口,重大事情都要在这里讨论,党的决定要从这里发出。它就像古代的上书房,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起着指挥中枢的作用。另外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锻炼党的高级干部。

中|央书记处实行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制度,设七个书记,分管党建和干部、组织、宣传、纪律、政法、统一战线、政策研究。它将是人民党除中|央委员会外最大的权力机构。

书记是当时最小的官职,张汉卿以此命名,表明为人民谋利益的人民党是不会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官僚机构,也是面对未来的承诺和面对人民的承诺。

根据党章,由党的主席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

先期的人民党有点像封官许愿式的自我欣赏:张汉卿自己当然是说一不二的中|央委员会主席的人选再有为人民服务的觉悟,该争的权力还是要争的,没权怎么为人民服务呐?韩麟春、郭松龄都任副主席,嗯,主席团目前扮演的角色其实就是常委会,里面有三个人就够了,人少方便集权,再说别人还真的不够格。

书记处的七人是张汉卿、韩麟春、郭松龄、王以哲、韩淑秀、朱光沐、吴家象。王以哲是中|央委员兼任组织部长,韩淑秀是中|央委员负责妇女运动,朱光沐曾作为自己的秘书也很忠诚,而且在土改宣传工作中有突出表现,那就兼任宣传部长吧;吴家象是自己的现任秘书兼土地纠纷调解及司法委员会主任,按道理都是中办主任的角色,做个中|央委员不算什么吧,顺便兼管一下纪委。

中|央委员暂时除以上七人外,还加上姜化南、高纪毅、戢翼翘。

姜化南是侍卫长、高纪毅是情报负责人,那是理所当然的中|央委员。不但要用,有机会时还要大用,好位置先给自己人留着,在党内也是个资历不是?至于戢翼翘,奉天及党内人士还不熟悉,因为他是初来乍到。但是当张汉卿隆重地介绍他是作为蔡锷将军的特使后,他的入选就立刻众望所归了。仅此一项,就可以知道张汉卿坚持把蔡锷扯来拉虎皮是多么英明!

人民党有一个响亮的建党方针:“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收复失地,扫除外侮,把我国建设成为包含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国防现代化的亚洲强国,建立一个没有经济剥削、没有政治压迫的民有、民享、民治的新中国。”任何时候,“均田免粮”都是有绝大诱惑力的,这种类似“大同”社会的口号基本上中国革命的每个时代都有,屡试不爽。

当然,人民党所设计制度的优越性不单单是口头上响亮,在组织架构设计上也确实有独到之处。

为了打击党内**,张汉卿认为后世政治体系对于此项的控制力度太差,之所以能够屡次出现窝犯、前仆后继,就是因为对党员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管力度太轻。一把手,主要是党的一把手制约太少而权力又太大,这就人为地造成**的土壤。用一句话来说,集中是集中了,但权力主要向一把手集中,而没有体现到对其他常委的皿煮因为权力设计先天性地对一把手有利。要真正实现党的“皿煮集中制”,就要在不伤害以一把手为核心的前提下提升其他常委的权力。

这句话说起来是绝对正确,但做起来又谈何容易?因为一把手被赋予了领导权,就先天地拥有插手、干涉甚至否决其他常委工作的权力,否则何来权威?谈何领导?但如果没有有效的制约,一把手**就势不可免。

其实是有办法的,那就是权责等价原则,这又重回到皿煮集中制上来。常委会要实现分工,每位常委在负责的领域有极重要的分量,当然也会主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至于党员干部违反法律,全部适用于律法,而不仅仅适用党的纪律条例,出现党权大于法的情形。张汉卿认为,党员是工农阶级的先锋队,应该做好带头作用,也应该比一般群众更懂法、更敬法。出现违法时,应该先是依法处理,然后党内再依规惩处,双管齐下才是王道。政法人员与纪委机关有包庇行为的,以同罪并加一等处罚。

共设四个等级的处分:警告、记过、留党察看、开除党籍。凡是属于好心办坏事的条例,依事故轻重予以警告或记过处分;中间夹有私人故事的,为留党察看;其它有触犯刑律的,一律开除党籍。记过处分两年内不得晋升、留党察看亦为两年期,其后由所在党委会与纪委讨论是否撤销,可以撤销的保留党籍,行政级别则降一级。如果期间又有违法违纪情形出现的,视情节轻重察看期顺延一年或开除党籍。凡是开除党籍的,一律停止公职,清零所有行政级别,并不得再次入党。

现阶段的这些构想只写进他所著的草稿文件中,也仅在奉天军政高层中传阅。对此张作霖是颇为欣赏的,张作相、孙烈臣是颇为支持的。张氏父子还经常私下交心,都认为这是控制奉天以至东北的良法。为了验证这个纲领的有效性,得到授权的张汉卿计划在有深厚基础的新民县,进行行政管理的试点。

在东京安乐窝里的孙逸仙先生听说了张汉卿的建党宣言,连说了三个“好”字,他兴奋对身边的夫人宋庆龄说:“我一生孜孜以求的理想,改组国民党的希望,中国强大的机会,种种念想和困扰,在看到张汉卿的建党宣言时,霍然开朗了。我就像黑夜里在海浪里奔波寻求靠岸的航船,看见了岸边的一盏明亮的灯塔。”他甚至急不可待地致电张汉卿,“文欲回国聆听救国救民的道理。”一时张汉卿名声大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