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第192章 新民土改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192章 新民土改

作者:江山不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20:27

第192章 新民土改

新民县,这个距奉天60公里的大县,从没有这样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这个从前张作霖受招安、从而从胡子一跃变为吃皇粮的军人而后在民国初风起云涌的变更中崛起的“贵地”,又要接受下一代的崛起了。

曾经有传闻说发迹前的张大帅被新民知府问及为何招安,张作霖是这样回答的:“为了升官发财”。现在,他的长子要洗刷传言,给父亲增光了。

之所以选择新民,还是有些考量的:这里有奉天省城直达的铁路,虽然是日本人所建,但也是东北地区除中东路外最早修建的铁路了。因为交通便利,距离省城又近,可以兼顾家庭、军队管理与行政工作。要知道,新婚燕尔,正是小夫妻留恋的好时候,这样做,家庭事业两头顾。

其次还有一些考量:在张作霖与冯德麟斗争的前沿,安插卫队旅在内,是对27师的有力支援;新民是距离奉天最远的县,既在张作霖的有效控制下,又可以远避奉天城内一些人对他异军突起的敌意张汉卿的崛起太快,快到无法适应这样的一支独|立于27师的力量。

张汉卿之所以如此热心,在根基不稳的情况下执意进行这次风险挺高的试验他自己充满信心但别人不这么看也是迫切想在政治上有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根基很浅,到现在只是督军署里有名无实的高级参议,以及至于跟随自己的人马特别是一堆笔杆子们无权无职。

要在政治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没有一帮人肯定不行,连后世做大事都提倡团队精神呢。所以作为土改试验的总负责人,张汉卿也在尝试用一套新的行政制度代替原有的,这新的制度,就是皿煮集中制的雏形。

原先的县长、副县长已经被他的人马架空,他也在利用这个机会锻炼他的未来的文官系统,顺便也检验一下他们的能力。

从8月20日起,大街小巷、远近村落都响起政|府要给农民无偿分地的传言。尽管一些大地主们竭力分辨,但当张汉卿安排的土地工作组深入到全县各个乡村、开始向各界宣传新民土地改革时,传言便被证实为真。新来的小张县长,要真的为老百姓们免费取土地了!这个消息像春风复苏了大地,使新民百姓众口相传。

小张县长是谁?那是督军兼巡按使的长公子,一言九鼎的人物!前段时间不还带着他的部下剿灭了三千多草原胡子?听来自郑家屯一带的商人们说,那死尸一串串地烧,熏得郑家屯上空都是浓烟!活着的胡子也没让他们吃闲饭,听说一部分被赶着建马场,另一部分被赶着修沟渠搞水利,说什么要用劳动把他们改造成人?这帮子害人精这下子可有得受喽!

张汉卿其实不是县长,是助理县长,但是他有另一个自封的头衔“新民土地改革委员会”主席,副主席是郭松龄、王以哲。这个委员会下设妇女运动委员会,主任是韩淑秀;设土地纠纷调解及司法委员会,主任是张汉卿的秘书吴家象;设宣传委员会,主任是朱光沐;设行政委员长会,这是工作的大头,由郭松龄兼任,下设丈量、分级、登记、清册四个小组;设政策委员会,由王以哲兼任,负责对整个土改的行动进行总结、纠正、并形成系统化的文件。

他之所以能够进行这项史无前例的运动,正是基于一个理论,也是民国所宣扬的“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梦想。政|府花钱从地主手里“购买”田地并“免费”分给农民,还要怎么着?谁敢说什么!

还有一个月就要秋收了,工作组的宣传是在秋收之前就要把土地分配出去,这可是很大的活。之所以要这样做,张汉卿有诸多想法。

民国成立才几年,很多规则制度都不健全,农村尤甚。不少地主与政|府当局暗中联手,在土地规模上大做文章,不乏有以好充次、隐瞒土地以少交田税者。由于“新民土改”的做法或多或少对多地的地主们不利,张汉卿担心一些人会因为顾虑到税收的关系,在秋收后暂时放弃一些田地的所有权以逃避赋税。而当面对即将收割的庄稼时,这部分人不至于行此下策,而为土改委员会的工作组丈量土地及评估土地优劣大行方便之门。

其实还有更特别的理由没有说明,那就是小张也想在这次清理中弄些好处。“军转民”的各种支出及生产投资太大,现在他是能赚一笔是一笔,这些唾手可得的田产怎能放过?

“新民土改”的主要作法是:

1.明定法令,土地的所的权归国家,新民县政|府对个人合法拥有之土地承认其使用现状(优先使用权)。新民地区各乡、村三级政|府成立“土地改革委员会”,分署丈量土地、评定地价、依人头登记并领取《土地使用证》等任务。视新民地况,所有耕用土地分上等、中等、差等三级。税收以中等土地之产值为基数,上等土地则以1.2倍计算,差等土地以八折计算。此次登记的地产状况,将在次年做一次复核,如果无误,在一次丈量及分配周期内(10年)不会再做改变,以减少工作量。

2.限制个人土地拥有量以人均5亩为基础,农民原有之土地未超越此数量者,此一部分按十抽一征税;被政|府补足部分,按二成征税。其余超出法令5亩部分有两个选择:其一是以赎买的方式由新民县政|府强制收购(以1916年年初物价基数约为20元/标准田地亩),所需费用分10年摊还本息。这其实是借鸡生蛋的主意:自治政|府不出钱先期得到土地税金作为财政收入支持工业,而后以工业所得税金分期摊还利息金额。后来再适当通过货币贬值降低政|府债务的数额,或由政|府发行债券征集金等非常时期的非常办法。这叫做农业补贴工业,工业反哺农业。其二则是按档征税,不超过5亩部分征收二成税,5亩以上10亩以下征收二成五,逐渐累加上升,最高上限为五成。以当时的收成状况,到这个份上,基本上已经是其不能承受之重,估计大地主们要挥泪斩仓了。

3.对目前无地的农民,及改过自新的无业人员(罪孽稍轻的土匪),新民县政|府分配经折算后的标准田地人均5亩,但在5年内须征缴约十抽二的农业税,迄第6年起农业税回落至一成水平。这里的农业税目前是以缴实物的办法,其水平是以新民地区普通一亩田的标准产量为基数,再按照比例得出所需缴纳的税额。因为东北地区货币状况千差万别,因此在初期,作为土改试点的新民首先成立了粮食局,将当年所征收的粮食统一由政策出售因为交通不便,一些农民也将自己的余粮卖到粮食局。粮食局再统一将粮食高价卖到关外及国外,以获得更大利润。这一办法使得政|府收入大增,征收粮食比征收钱币来得更实惠因为关外粮价是涨的。后来普及土地改革后,东三省的粮食长期不可以易地出售,政|府也打击粮食外运,使得政|府垄断了粮食的销售,给工业增加投入笔者在80年代还在家乡碰到这种情况,所以主人公张汉卿能想到这个办法,还要酌情给笔者加分。

4.为鼓励荒地开发,政|府还对主动开荒的农民给予先期5年免税的优惠政策,并适当给予开荒者以农资、农具救济,之后将恢复到与个人原有土地同等税收水平缴纳土地收成的一成的农业税,当然超过的部分仍依法令2处理。

5.土地改革委员会尽一切可能购置牲畜以方便乡邻,并在各乡、村都有农具及牲畜出售或出租,租金以普通中等田的一成收成为单位。不愿出租而又无力购置牲畜的,土改委员会可以先予赊欠,但每期田地税金将跃升至五成。这里有当初剿匪时受伤的战马上千匹,伤愈后因为已经无法再作为战马而被改作农用张汉卿从中再赚一笔。

6.新民县政|府允许土地的出租及雇佣,但不得转让及买卖土地两千年来的经验证明,如果给土地兼并大开方便之门,头脑灵光的一批人总会找到办法来从农民手里获得土地,即使每个朝代的建立基本上都以“均田免粮”为口号打倒旧政权,最后仍会倒在因土地兼并而失去土地从而流离失所的农民起义大潮中。

当然,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后关于土地的使用还是要集约化才行,张汉卿深知均田之弊,只是目前经济水平没有发展到那一步,还是“均田”的办法能够获得人心。在没有其它生活来源的情况下,没有人会自动放弃所拥有的土地;在政|府严厉的法令下,高昂的累进税率也会让有机会购买多于人均5亩田产的人三思而后行。

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有钱人对于土地兼并的渴望,当然,对于主动开荒的田产则予以一定程度的政策扶持。于是在新民大地上,一轮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揭开了帷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