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第110章 劳军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110章 劳军

作者:江山不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20:27

第110章 劳军

讲起冯德麟,袁世凯就是一肚子怨气。

在称帝前,冯德麟在奉天的动静不逊于张作霖,其表态不能说不忠勇。他也曾信誓旦旦地说要为自己这个“洪宪”皇帝作犬马之劳,但当全国反袁声起时,冯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从他对那位小段的立场可知。

段芝贵本来是作为“监军”的角色被派往奉天的。他来到后游离于张作霖与冯德麟之间,一直是顺风顺水,两人对他也是尊重有加。不过当国内风声有变时,他即感觉到冯德麟对他的态度变了,再也不像过去那样毕恭毕敬,一些话语也再没有了顾忌了。他有自知之明,知道之所以被两人重视,是因为自己背后老板袁世凯的面子。谁要是不给老袁面子,老袁肯定会让你失去里子。可是形势逼人,他再向老袁诉苦也无可奈何了。

因为此时老袁也处在焦头烂额中。

国民党孙逸仙在广东持续发声、蔡锷在云南打到湖南,“洪宪”帝制摇摇欲坠。当此之时,对老张“皇帝大总统”的称呼,老袁再没有心情引起没有半分不快了。因为,他登基是登基了,却始终没有正式称帝,是地地道道的“关门皇帝”。在四方风起云涌的时候,他发现,首先有必要推迟称帝的时间。

这一推迟,一直到死都没能兑现,3月初,他终于下决心放弃恢复君主制的野心。同月22日,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重新起用段祺瑞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企图依靠段团结北洋势力,支持他继续担任大总统。

但为时已晚。

起义各省不承认他有再做总统的资格,段祺瑞也逼他交出军政实权。广东、浙江、陕西、湖南、四川纷纷通电宣告独|立或与袁世凯个人断绝关系。

失势之时最能考验人心。只有张作霖,待人不失诚恳。对他还像过去那样,让他大为感动,也明里暗地向袁世凯报告了多次。

袁世凯也曾要求冯德麟协助出兵湖南,可冯以各种借口搪塞。不像张作霖,直接果断,不谈条件,这样的忠臣不用用谁?这样的忠臣,怎能忍心让他“流血又流泪”?

当然袁世凯也知道张作霖的用意,这是趁机向他要官呢,不过他的话也不无道理。同城为官,同为师长,张作霖担任有名无实的奉天将军封号,名义上既不能对冯德麟有任何驱遣,实力上也未有半点优势。离开据点奉天,张作霖是冒着一定风险的。冲着老张的积极与服从,如果不能给张作霖较满意的安排,自己也说不过去不是?又怎能让张作霖入彀呢?

其实老袁不知道,他早已入了张汉卿的彀了。

张作霖能够痛痛快快答应,与张汉卿的建议不无关系。张汉卿认为对中|央不妨虚与委蛇,利用袁世凯还在台上的机会,捞得最大好处是上策,张作霖深以为然。这是父子俩早已定下的决策,只是这次表演者是张作霖而已。

张作霖就使用了哀兵必胜的策略,既不讨价还价,以一付忠勇的大老粗形象让老袁感动,又委婉地点出了自己的担忧,却没有一丝逼宫的意思。这说话的技巧,真的是一门学问。

张作霖答应出兵后,要解决出兵的技术问题。袁世凯特别关照陆军统率办事处,对他的需要优先解决,补充饷械,尽量方便;为解决二十七师离开后防区的空白问题,张作霖提出新增十个营的兵力,袁世凯一口答应,安排王揖唐注意优先照顾;为让张作霖安心,袁世凯还决定晋升张作霖为奉天督理,至少在名义上压倒冯德麟。

督理就是代理将军,相当于给个甜枣,让张作霖更尽心尽力为他卖命。尽管是代理,至少在名义上,张作霖可以就奉天的大小事务管着冯德麟了。

张作霖也不负重望,开始迅速地动员、训导部队。参谋部向袁世凯列了作战计划;辎重部向老袁要了许多装备;作为先期部队,二十七师54旅旅长孙烈臣的先头部队已兵出山海关,前锋抵达天津,开始领取给养做战前准备。为给出兵造势,张作霖还发了一封洋洋洒洒的电文:“…直下云贵,指日可待。君子一诺,义无反顾…”

老袁对张作霖一诺千金的“义气”十分欣赏,张作霖又回电说唯恐奉军整编对战局不利,先期派遣孙烈臣为关外奉军总司令先行,待自己安顿好奉天事宜后再行率大军后发。两军将一前一后直奔湖南前线,请大总统放心云云,更让老袁对他赞叹有加。若不是孙烈臣因为水土不服,在天津突然患病,大军就该南下了。

不过张作霖的表演却让外界产生一个错觉,认为他已经充当了袁世凯的打手。联想到在老袁称帝时张氏父子的表现,讨袁军们都对张作霖口诛笔伐。蔡锷是知情者,但顾忌着张汉卿的安危却不敢说出来。在闹得最烈的2月底时,国民党上海党部还秘密组织了一个除奸团,准备北上拿张汉卿的人头祭旗。

这个传闻让老袁和小张都大吃一惊。老袁是真心实意的,因为现在能指望得上的就张作霖一家了,他的儿子自然不能再有半点闪失,前段时间已经很对不起这位老张的“友好使者”了。所以,为了张汉卿的安全,他在原先一个班警察的基础上再划拨了一个中队的军警,专门负责张汉卿的安全。

如此厚爱,怎么能够承受得起啊!张汉卿心里有一万个草泥马奔腾而过。自己呆在虎穴等待的就是父亲拿到好处,现在一切顺利正想来个金蝉脱壳之时,却弄巧成拙地多了这么些大头兵好不容易有计划能摆平之前一个班的人!

怎么办?想偷跑是不行的了,他可不想做倒在黎明前的烈士。但是孙烈臣的军队已经到天津,再不和他汇合,孙部立刻就面临着是进是退的难题。后果就是要么撇下他退回关外,要么硬着头皮南下,然后被忠于袁的北洋军包了饺子。原定的孙烈臣生病就是双方约好的信号,是时候离开了。

没办法,张汉卿只能大打亲情牌。他买了许多礼物,秉明大总统要去探望孙烈臣。他面呈袁世凯说:“大总统对家父提携之心,学良看在眼里,殊为感动。现在二十七师已开拨至天津,前线孙烈臣司令向待学良亲如子侄,听说他身体有恙,此去湖南相隔万里,不知何年何月再得与他相见。学良想亲赴天津探望,并与孙司令临别再续叔侄之情,请大总统恩准。”

袁世凯有心拒绝,但又不好说出口。左手还绑着绷带(亏他干得出来,就是骨折也不需要养这么多天!)的张汉卿,语意诚恳,思念之情跃然纸上,令人不忍说个“不”字。联想到张汉卿一贯的忠诚表现:鼓吹称帝时尽力尽心、为此小小年纪竟遭暗算、在蔡锷变节时毅然抛弃朋友之义成全谋国之忠,这种表现,作为长辈,自己怎好不同意?

作为质子,张作霖业已兑现了他出兵的诺言,并已实际付出行动,想来价值已失。在此多事之秋,雅不欲因此再寒志士之心。不过经历蔡锷之事,他还是有些患得患失。他一面痛快答应,一面安排“京师执法处”安排人手,就近监督之。

不像蔡锷还要先把家里弄得鸡犬不宁再要借病离京,张汉卿却是在袁大总统派人“护送”下进的天津。陪同他一起的,是朱三小姐的父亲朱启钤,临时挂的职务是劳军使。以老朱和张家的交情,怎么说也能起到监督和调整风向的作用罢?只是这种交情,对一心要保命的张汉卿来说就显得有些不够看的。老袁虽然贵为一代枭雄,却看不透这个年轻人的心啊。

劳军是要下血本的。伴随张汉卿一同前行的,是陆军统率办事处从库房里新提的一万支崭新的汉阳造仿毛瑟步枪和两百万发子弹、五十门机关炮及上万发炮弹,还有白花花的大洋。

张汉卿的私人卫队自然跟着,不过红牡丹却被留在家里料想老袁不至于无聊到拿一个女人解气,蔡锷和他翻脸后,小凤仙都没被骚扰过。

自然,京师执法处的几位密探也混在其中,他们接到的命令是须臾不得让张汉卿离开视线。可是在数千人的奉军先头部队中,“京师执法处”的人员再牛叉,也无法光明正大地干涉张汉卿的动作啊!所以尽管前后左右都是手持暗枪可以随时结果其性命的特务,张汉卿仍然淡定地带着“劳军”的礼物进了孙烈臣的司令部。

已得到消息的孙烈臣亲自出迎,在与张汉卿对视的一刹那,两人会心一笑,心里同是庆贺平安着陆。至于那些特务,真不够上台面的,孙烈臣有一百种方法支开他们。只要他们无法第一手威胁到张汉卿,在54旅的军营里,只能是任人宰割的份。

黄鹤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黄鹤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