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带血的麻糖 > 第八十七章 杨安的选择(二)

带血的麻糖 第八十七章 杨安的选择(二)

作者:宁河晚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14:23

第八十七章 杨安的选择(二)

楼上,杨安教授林小荷练习枪支的使用。在楼下谈论话题的这一段时间,林小荷已经学会了双手持枪、验枪验弹、装退子弹、开关保险、瞄准击发等基本操作要领。想到今天下午面临的凶险,想到杨安当时持枪威风凛凛的样子,激起了林小荷练习的热情,她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尽管只是空枪,她没有丝毫觉得乏味。看着林小荷认真的样子,杨安心中涌起怜爱之情。

正在走神,赵剑眉上来喊道:“杨安、小荷,你们下去一下吧。”

杨安回过神,和林小荷来到了客厅,在桌子上坐了下来。赵怀远把大黄鱼、小黄鱼、银元推到了杨安的面前。杨安当然知道这是下午他留下的,看着赵怀远一脸的认真与诚恳,又看了看坐在桌上的赵益清、林小诚、赵剑眉,只见林小诚、赵剑眉点了点头。接着,听到赵剑眉说道:“杨安,这本来就是你和小荷的战利品,他来还你,收下吧。”

杨安看了看眼前的金条、银元,又看向剑眉姐,点了点头。

看到杨安收下金条和银元,赵怀远窃喜。

赵剑眉接着说道:“有件事情,怀远哥想听听你的想法。”

赵怀远真诚地说道:“杨安,今天下午的事情,对不起。”

看着赵怀远,杨安没有吱声,赵怀远说道:“我现在来还东西给你是一件事,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希望你加入我们的组织。我和张一浦明着是在上海市教育部门工作,实际上我们隶属于国民政府一个秘密的组织,主要负责对日情报、秘密军事行动以及清锄汉奸等秘密任务,战时我们就是国民政府军队的眼睛,在当前的抗战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看到你冷静、大胆、果决,还有精妙的枪法,另外你还精通日语,我们都觉得你是做我们这行的好材料。因此,上级专门安排我晚上来征求你的意见,我个人也真诚地邀请你加入我们,来为当前的抗战大业共同奋斗。”

杨安一直注视着赵怀远的双眼,他从这眼神中看到了真诚、看到了热忱。

赵益看着杨安对自己儿子的注视,眼神里露出了深深地担忧。

林小诚看着杨安,面露担忧之色。福伯临终前有两个遗嘱,一个是将他的骨灰带回扬州安葬,一个是把杨安、小荷带回扬州。如果杨安选择了加入这个组织,那么他将会留在上海。这样,林小诚则难以向家里交待。

赵剑眉心中是一片纠结,一边是自己弟弟要从事的事业,一边是自己希望有着美好未来的杨安,杨安没有做出选择,她的内心都是纠结的,杨安做出了选择她都会支持。

林小荷眼睛明净,静静地看着杨安,因为她早已知道了他的选择。

杨安又看了看桌上的其他人,淡淡地说道:“谢谢你们这么看得起我!我现在在医院帮忙本身就是抗日,本身也是杀鬼子。我想在医院帮忙也许更适合我自己。”

这时,赵益清、林小诚舒了一口气,赵剑眉也不再纠结。

杨安的话是一语双关,说完眼睛又继续看着赵怀远。赵怀远说道:“是的,我尊重你的选择,也知道你现在的行为是抗日。但是,好钢用在刀刃上。你现在就是一块好钢,如果加入我们,你将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的组织在上海成立了特别行动队,将直接参与一线作战。你加入我们的组织,可以随你选择哪种方式进行抗日,这样也能充分发挥你的特长。”

杨安听着这话,耳朵也觉得非常享受,但他心中一片清明,想着怎么拒绝才好。

客厅里一片宁静,过了一小会,杨安说道:“记得七月中旬蒋委员长公开宣布对日作战时曾说过‘和平已到绝望时期,牺牲已到最后关头,人不分男女,地不分南北,均应奋起抗战’。在来到上海后,在剑眉姐这儿看到登载的张治中将军的中说‘智者尽其能,勇者竭其力,闻风而起,共舒国难,此其时矣’。在上海抗战的紧要关头,前面有拿枪打仗的,后面有后援会、服务团,还有工人、农民,不管在哪条战线都是抗战。我们一家人都到医院服务,本身就是竭尽全力。今天上午你也看到了,这种凶险甚至堪比前线。在你来之前,我还和家里人商量,将那批金条的一半和一批药品拿出来捐给医院用作抗日。好了,我也不多说了,我想我的决定已经告诉你了。”

桌子上的人没有想到杨安记性这么好,把报纸上的内容都记得这么清楚。赵怀远也是非常吃惊,上午和张一浦都以为这小子有些贪财,眷念着物质财富。没有想到,他倒是如此大气,一下子拿出一半用来抗日,还有一批价值不菲的药品。想到这里,赵怀远连连点头称赞,与在坐的人打过招呼离去。

赵剑眉和吴妈一起把弟弟送到了小院门外,回到了客厅,还未落座就问道:“杨安,你还没有告诉我们你打枪怎么这么厉害?”

这个问话也一直闷在林小荷心里,林小荷知道杨安该说的时候一定会说的,但她仍然期望早点知道答案。对这个问话,赵益清、林小诚也是十分感兴趣。

杨安看着桌上的人,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道:“其实,会打枪这件事情,我也不是有意隐瞒。在去年离家出走后,流浪到汉口,有幸遇到了师傅。‘九一八事变’时,东北军北大营遭到日军进攻,张学良下达了不准开枪的命令,师傅他们三人因为不满东北军一贯畏惧日本的做法,在掩护主力撤退后,私下逃到汉口,估计在当年北大营的失踪人员中有不少就是这种情况。师傅上过东北讲武堂,到日本军校留学过,我就是跟着他学的日语、步枪和手枪射击。这一年多时间里,每天上午拉黄包车或者是在码头扛包,每天下午和晚上学习日语,还要抽时间学习英语。从去年‘九一八’纪念日后,开始练习射击,每天下午打数十发子弹,到今年7月上旬,我都打了近万发子弹,相当于当年东北军精锐部队十来名士兵一年训练的消耗量,师傅买子弹都不知道花了多少钱。和福伯一起回扬州,怕家里人担心,所以没有告诉家里我会打枪,还有师傅送我手枪的事情。”

听着杨安这么平淡地说话,桌上的人都知道这学习日语、射击、拉车、扛包,无论哪一样,怎会他说得这么轻松,这背后的都不知道要付出多少辛劳、流下多少汗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