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带血的麻糖 > 第四百六十五章 势如破竹

带血的麻糖 第四百六十五章 势如破竹

作者:宁河晚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14:23

第四百六十五章 势如破竹

日军第十军柳川平助中将将预定登陆地点依次由东向西划分为甲、乙、丙三个地区。

11月5日,在金山卫城东西一带的甲区、乙区并没有受到什么像样的阻击,日军便登陆上岸。在丙区,由第二船队的6艘船只搭载左侧支队第18师团一部受到了强大的阻力。

当天上午8时,日军第十军登陆部队左侧支队第18师团124联队在全公亭附近登陆,遭受中**队第63师所属一部顽强阻击,**以微弱的优势与日军在登陆和反登陆战斗呈现对峙状态,一直持续到当天下午日军海军军舰重炮火力支援才被慢慢打破,日军才慢慢在滩头站稳脚跟,继而夺取**阵地。直到下午6时,日军才开始向纵深方向新仓镇搜索前进。至此,日军全线突破了中**队在杭州湾的海岸岸际防御阵地。

11月5日上午,军统上海站第二行动小组张一浦一行四人从上海南市出发,一路向南越过黄浦江,还没有等他们赶到金山卫,迎头便赶上难民潮,很快就被难民潮所湮没。

听到远处的炮声,看到眼前的难民,张一浦停下车,抚胸长叹。

日军在金山卫的登陆,**并没有提前得到情报。因为情况不明,也没有引起第三战区上层足够的重视。这天晚上7点以后,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向南京蒋委员长、军政部长何应钦密电上报当日战况,只是在电文最后上报敌情研判中粗略地提到“本日敌由金山卫一带上陆,企图与苏州河沿沪杭线南下之敌主力相呼应,以切断我军与上海之交通”。

南京。蒋介石委员长看到第三战区的密电,双眉骤然蹙在一起,内心的震惊无以复加。在这一刻,这个优秀的军事战略家首先意识到中**队即将面临腹背受敌,甚至会陷入被强大敌人包围的困境。

没有准确的情报支撑,对日军登陆行动,第三战区仅仅作出了对所部右翼作战军局部不利的判断。这种战略预判上的失误,首先在战略上已经败于敌手,意味着一场失败的开始。

面临极其复杂危险的敌情报告,蒋介石委员长立即要通了第三战区司令部的电话,指令立即找顾祝同接电话。而此时,顾祝同却在苏州附近的吴县,面对蒋委员长的追问,却对日军在金山卫一带的登陆行动语焉不详。

听到对方的回答,蒋委员长心焦如焚,严令第三战区迅速查清情况再行报告。

抗日北线战场不容乐观,宋哲元部控制陕甘川,拒绝中央军退入西北,而在这个节骨眼上,东线上海战场却又面临重大变故。最糟糕的是,日军在金山卫登陆,战斗已经打响了十几个小时,第三战区却仍然情况不明。

在这个时候情况不明,那就是犹如下一局盲棋,而敌手日军却是在下一局明棋。

这天晚上,顾祝同和南京方向来往电话20多次。得到第三战区一次又一次补充报告,蒋委员长这才基本了解了金山卫方向的战斗情况,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因为海防的薄弱,日军已经势如破竹,金山县城丢了,日军兵锋已经抵达亭林镇、松隐镇之线。

蒋委员长想到了陈诚,他在电话里征求了陈诚的意见。陈诚认为应该迅速后撤,调整战线,但蒋委员长仍然决定让第一线各集团军再坚守三天。

蒋委员长对国际会议的调停和抑阻还存有一种厚望,但是他却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个决定,就因为这期待国际会议结果的短暂三天,将会葬送多少**官兵的性命,将会给接下来的抗日带来怎样的变数。

这个变数,就犹如一着胜负难料的盲棋,多少**将士的生命和中国人的命运就由这场棋局来决定。

与蒋委员长通过电话,安排好手头的工作,想到蒋委员长的坚持,第三战区前敌总司令陈诚内心忐忑不安,担忧地写下了当日的日记:“今日得知敌登陆后,即定左列之处置(笔记纵向书写,由可至左):一、第26师由青浦开松江,沿黄浦江警戒;二、61师开赴闵行,以上每师均仅一百余兵;三、第107师、第108师由白鹤港经青浦向金山县、松隐前进;四、第79师即由嘉兴枫泾下车,占领国防工事,并派有力一部先占领金山县;五、第62师折回向澶泾、金山咀登陆之敌攻击;六、第63师除以一部就国防线工事外,主力即沿海边向敌侧击。以上各部均归黄(琪翔)代总司令指挥。此次未能歼灭登陆之敌并率动全局:一、部队(战斗力)太差;二、敌机活动使我各部均失联络;三、刘建绪未能令第79师照规定占领金山县。”

日军第十军司令官柳川平助中将原系台湾驻军司令,参加过日俄战争,惯用迂回战术。第十军登陆后,根本没有采用松井石根上海派遣军平推硬打的常规战法。

11月6日上午,日军第十军先头部队进抵米市渡附近,黄昏时分强渡黄浦江,击退正在少数中国守军后即向松江前进。第18师团左侧支队进抵广陈镇附近,与第62师、第63师一部发生战斗。

6日晚,第九集团军代司令黄琪翔赶赴松江,当即命令第61师在闵行东西之线沿黄浦江占领阵地,命令第67军第107师在得胜港至西家浜间据守阵地,命令第26师尽力歼灭已从米市渡北窜之敌,然后在得胜港至孙家角间据守阵地,命令第79师已到达之部队立即向龙摆渡、金山县城之敌人攻击。

7日晨,第62师攻克亭林镇,进攻叶谢镇受阻。第79师一部进攻金山县失利,退守枫泾镇以南的兴塔镇。

第九集团军代司令黄琪翔接到各部报告,为避免黄浦江南岸的第62师、第79师和独立第45旅为敌各个击破,当即命令上述各部在当天夜间撤退至黄浦江北岸,在闵行附近集结。此外,命令第108师至松江西南李塔汇镇阻击日军,激战至7日中午,遇敌增援,战况危急。

日军杭州湾登陆成功后,为统一指挥,11月7日,日本参谋本部下达“临参命”第138号令,将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临时组成“华中方面军”,由松井石根任司令官(仍兼上海派遣军司令官),赋予“以挫伤敌之战斗意志,获得结束战局的机会主目的,与海军协同,消灭上海附近敌人”的作战任务,规定作战地域为苏州至嘉兴一线以东。

7日,第6师团第13联队则在黄浦江北与**第107师展开激烈战斗,几经拉锯战斗,双方形成对時。但是,日军一个中队控制了松江以西的吉洋甘铁路桥,切断了沪杭铁路。第18师团各部,包括左侧支队则基本在原地与**对峙。崳

11月8日,日军第十军主力在得胜港、米市渡等地渡过黄浦江,日军后续部队第114师团以及军直属部队开始登陆并向金山集中。

接到所属各部的战况报告,第3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双眉紧蹙,他知道眼下苏州河方向战局日趋艰难,而松江方向日军势如破竹,两股日军行将合拢,淞沪战局岌岌可危,自忖中**队决不能坐以待围。当即根据**统帅部既定方针,即向吴县、福山之线既设国际阵地转移,积蓄力量,再图反攻。当即下达《第3战区第3期作战计划》,计划主旨是:战区以巩固首都为目的,先期向平(湖)嘉(善)吴(县)福(山)既设阵地转移,拒止敌人,待后续兵团到达,再以广德为中心,于镇钱塘江左岸方面转移攻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