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带血的麻糖 > 第四百二十七章 颓然落座

带血的麻糖 第四百二十七章 颓然落座

作者:宁河晚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14:23

第四百二十七章 颓然落座

素有国内“钢军”之称的桂军开进淞沪战场,给第三战区陈诚左翼战场的坚守与反攻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但是,随着桂军反攻的重大失利,这支“强心剂”带给左翼战场及至整个淞沪战场的积极影响也随之消散。相反,桂军的失利,让整个淞沪防线真正到了再也无兵可援的地步。

第三战区这次反攻的决心出台并不顺利,桂军到达上海之初,第三战区仍然采取了第三套“取守势待机”的保守方案,即使是白崇禧亲自到前线,也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想法。但是,因为美国总统罗斯福总统希望中**队能够在上海战场坚守到明年春天,再加上国民政府高层期待已久的国联会议即将于10月30日在布鲁塞尔召开,随着10月16日,蒋委员长一行抵达苏州张家花园,这个保守的方案便被否定。这样,外交策略的期待与白崇禧桂系的想法出现了一致的需要,便决定了第三套“取守势待机”的保守方案流产,取而代之的便是坚守与反攻。

其实,在上海战事爆发后,身为**副总参谋长的白崇禧多次到第三战区,甚至是到一线部队督战并了解情况,他早就知道中日军队之间巨大的实力差距。从8月下旬,中日双方围绕罗店、新镇等要地展开了争夺战役,一直到9月中旬,**伤亡重大。面对兵力上的巨大消耗,白崇禧认为在上海战场地形平坦,由于上海地区经济发达,即使是水网密布,但交通仍然比较发达,更加适合日军机械化作战。同时,加上日军海空军绝对性优势,**完全在日军火炮射程范围之内设防,根本没有必要在这场战争中消耗大量有生力量。对此,他在9月中旬便向蒋委员长建议,上海的作战应当适可而止,及时将部队撤离,按照最高统帅部早先制定的梯次阻击的战略执行。然而,他的这个建议被拒绝了。当桂军开进上海之后,白崇禧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那当然就是希望桂军在这场战争中建立功勋,打出桂军更加响亮的名头。

在10月16日的作战会议上,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的幕僚张世希等人提出了一个进退两便的作战方案,就是把反攻的主要方向定在大场方面,这样万一突破失利,可以退回闸北原阵地,依托现有阵地坚守,不至于动摇整体防线。但是,白崇禧认为从大场出击,敌我双方阵地一样坚固可守,不易取胜。因此,他极力主张从南翔、真如两镇之间出击,以桂军排山倒海之攻势压迫日军入海。

白崇禧早有“小诸葛”雅号,桂军也素有“钢军”之名。白崇禧和桂军的成名,还是在国内军阀混战的时期,桂军以敢死突击的作战方式屡战屡胜,那是因为对手的火力太过弱小。

如果,不考虑双方火力打击情况,**副参谋长白崇禧的主张并无不妥之处。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白崇禧多次到前线却对淞沪战场以及中日双方交战的情况缺乏真正的了解,这就给桂军的反攻埋下了重大隐患。因为蒋委员长期待一场像样的胜仗,可以拿到布鲁塞尔会议上展示中**队的实力与意志。蒋委员长一样期待桂军能够取得胜利,在军事会议现场他便默认和迁就了白崇禧的主张。因为蒋委员长的沉默,顾祝同也跟着迁就了白崇禧的主张。

可怕的是,因为地图并不十分精准,再加上白崇禧并没有认真地考虑到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在作战会议上划定的出击面过于宽大,这样在后续的作战中,陈诚左翼战场便不得不将整个桂军同时投放到战场上,造成刚刚开赴到上海的桂军,并没有留下可以机动的预备队。此外,由于桂军刚刚到达上海,加上地形平坦,部队各级指挥官没有时间也没有便利条件勘察地形,熟悉战场地形,这也同样为反攻失利埋下了祸根。

在反攻的第一天,桂军三个师在天亮前发起总攻,部队一线平推,遭遇日军炮火打击。混乱之中,因为地形不熟和天色黑暗,部队不辨方向,错误地向敌我空隙间的浏河方向突进。拂晓后,部队侧背暴露在日军面前,遭遇日军炮火打击和飞机轰炸,伤亡惨重,少将旅长谢鼎新阵亡。这一战,被打散的桂军部队为数不少,战斗到当天夜晚,大部分桂军官兵才退回原来的阵地,仍然有不少人被友邻部队收容。最令人齿寒的是,因为桂军被打散,一些营连不得不抛弃行动不便的伤兵战友,这些伤兵只能留下断后,与日寇同归于尽,这也让这场战斗氛围变得异常悲壮。

在极其不利的现状下,桂军凭借着“钢军”素有的勇猛与坚韧,仍然重创了当面之敌。可惜的是,在岌岌可危的淞沪防线,**上层都在期待桂军来上一场命像样的胜利。面对桂军失利,唏嘘伤亡惨重之余,却鲜有人提到桂军的战绩。

远在苏州的白崇禧接连收到来自前线的战报,说有身着黄色军装、头戴钢盔的桂军被收容。想到装备精良的桂军又是被打散又是被收容,白崇禧感到自己和桂军颜面大失,颓然落座,连日不思饮食。

桂军攻击出现了方向偏差,好在胡宗南的第一军及时赶到战场支援,填补了防线空隙,这才稳定了前沿阵地。但是,这种稳定并没有持续多久。

在桂军反攻的同时,第11师也按照陈诚左翼作战军统一部署遂行作战。

10月21日19时,第11师第31旅、第33旅,在炮兵第16团第1营及师山炮营、重迫击炮营的支援下,由北朱宅南北渡过杨泾河,在白沿、新宅附近击破日军第3师团所属部队的顽固抵抗。

10月22日凌晨1时许,叶佩高第33旅逼近中心阁、苏家宅,日军依托现有工事固守,伺机组织猛烈反扑,双方陷入对峙。看到这种困局,旅长叶佩高命令第66团第3营由中心阁正面对敌强攻,吸引日军兵力和火力,亲自率领第33旅主力由中心阁南面向敌后迂回进攻敌后要地长浜站。

杨安回归五连后,五连重新调整了军官的职责。副连长马春生不再兼任三排长,协助连长负责全连军事,唐家保卸任一排长接任二排长,杨安接任一排长,秦卫华仍然担任二排长。

在这场战斗中,第66团二营担负主攻,杨安带着五连一排身着日军雨衣,化装潜入长浜站。这样,里应外合夹击长浜站日军,一举攻占了敌后要地长浜站。第66团占领长浜站,切断了罗店至刘家行的公路,使占领中心阁和苏家宅的日军侧背受到威胁,面临被包围的态势,日军战斗意志受到极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第66团陶达纲第3营和第31旅乘机组织突击,先后攻占了中心阁和苏家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