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带血的麻糖 > 第三百七十九章 反刍

带血的麻糖 第三百七十九章 反刍

作者:宁河晚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14:23

第三百七十九章 反刍

听到众人的谈话,杨安这才慢慢得知从战场到上海,自己竟然经历了这么多的波折。

这一次,从战场上捡回一条小命。对他来讲,是真正的九死一生,内心感觉到已经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病床边,小海子没有说话,他掰扯着杨安的手指,一会儿看看小安叔叔,一会儿看看这个那个说话的人。

杨安饶有兴趣的听着大家的说话,不觉之中隐隐感觉到疲倦,眼皮都有些抬不起来。

无意之中,赵剑眉看到了杨安的疲倦,便说道:“杨安昨天刚刚苏醒,现在还需要静养,我们还是让他多休息休息。”

尽管大家谈话的兴头正足,但是赵剑眉是医生,她的话大家当然认为最具权威的,便都一致轻声附和。

赵剑眉一行和杨安打过招呼,轻声喊道:“小海子,跟妈妈走了。”

“嗯,我还想和小安叔叔呆一会儿。”

“海子,小安叔叔的伤还没有好,过几天我们再来。”

“嗯,我还想和小安叔叔呆一会儿。”林海可怜巴巴地看着妈妈说道。

赵剑眉说道:“海子,小安叔叔好了,就可以到家里陪你玩,好不好?现在就是让他好好养伤,早一点好起来。”

林海有些不情愿地点了点头,转身拉着杨安的手说道:“小安叔叔,你可要快一点好!我在家等你!”

看到小海子依依不舍的眼神,杨安心生感动。

众人离开后,病房里安静下来,杨安很快又闭上了双眼。

第二天,林小诚、赵剑眉从新民医院出来,带着两罐中药药膏来到病房。和杜医生一番商量,决定每天让杨安两次口服林家的膏方,同时每天外用敷药改用林家的药膏。

赵剑眉敷好外用药膏后,杨安便感觉到创口一阵清凉,继而感觉到微微的火辣,最后又慢慢复归平静。

以前,在扬州杨安就曾经看到过爷爷用这药膏给人医治外伤。现在,感觉到创口用药后的变化,杨安不由地想起了扬州的小院。

想到林小诚曾经回家给自己办理后事,杨安内心百感交集。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一次“牺牲”给林家上下带来了如此巨大的悲痛。而自己也因此成为扬州小有名气的抗日小英雄,也让他哭笑不得。

为了让杨安安心养伤,林小诚并没有告诉他母亲因为失子之痛一夜白头的事情。

昨天,林小诚已经发出了“杨安轻伤在沪治疗”的电报。杨安不知道家里有没有收到这份电报,但他希望林家小院早点收到这份电报。

扬州,林家小院。看到邮递员进门,林老爷子内心又生起了一份担忧。然而,这份担忧,很快就随着看到电报上的内容而烟消云散。

看到电报上的几个字,林老爷子脸上绽开了笑容,不由地喃喃:“老天有眼呐!老天有眼!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太太看到电报上的内容说道:“快!快!快去告诉桂花。”

说罢,俩老直奔海棠门而去。

“桂花,杨安还活着!桂花,杨安还活着!”

过了海棠门,老太太一边快步行走,一边喊话,唯愿李桂花早些听到这难得的好消息。

活着,对于战争期间的人们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奢求。

听到喊声,李桂花跑出厢房,满脸质疑地问道:“奶奶,杨安还活着?”

老太太眼睛里噙着泪花,点了点头答道:“对!还活着!小诚从上海发来电报,电报上说他只是受了轻伤,在上海治疗。”

李桂花接过电报,认真地看着电报。虽然她不识字,但是“杨安”这两个字却是认识的。看到这两个字,犹如看到了儿子。

这一份电报,是天降之喜。不知道是因为欣喜,还是因为激动,眼泪如泉涌一般,簌簌落下,那“杨安”二字顷刻间在泪花中变得模糊,儿子的模样也一样如这电报一般在视线里变得模糊不清。

此刻,李桂花多么希望能够看到儿子,多么希望他的身影在眼前变得清晰,多么希望儿子在眼前触手可及。尽管电报上说是轻伤,但母子血肉相连,那份担忧也随之溢于脸庞。

“桂花,别担心!小诚说只是轻伤,应该没有什么大碍的。”

听到这话,李桂花双手颤抖着把电报捂在胸前,就犹如抱着襁褓中的杨安一般。

“这下好了,等杨安治好了伤,就让他们把杨安送回来。”老太太说道。

听到老太太的话语,李桂花用衣袖擦了擦眼泪,眼睛里充满了期待。

“哎,这老天,这回总算开了一回眼。这一次,杨安也是当过兵、打过仗、受过伤,伤好了就让他回来。”老太太谈天说地地叹道。

“他现在是中士军衔,伤好了怕是还要上战场。”老爷子担忧地说道。

“上什么战场,他已经上过了战场,也已经打过仗了。再说,他是杨家的独生儿子。家里只有一个儿子,可以不当兵的。”

“你怎么知道这些?”老爷子问道。

“裁缝铺齐家那小子就是独苗,上次听他们家的那个说的。上次办过杨安的‘丧事’,维民那孩子想当兵,一个人偷偷地去报名,被人赶了回来。”

“哦,还有这事。这小子还真不赖!”老爷子微微惊讶,旋即赞赏道。

“桂花,这下你不用伤心啦。我们这就来发电报,让他伤好后回扬州。”老太太安慰道。

听到这话,林老爷子、李桂花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想到林修、周兰、林小荷三人离开了扬州,还不知道这个消息,李桂花叹道:“哎,要是电报早到两天就好了。”

林老爷子、老太太听到这话,当然知道是什么意思,都不由地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为了让杨安静养,上过药,林小诚、赵剑眉、杜医生、珍妮、紫苏、周树声等人就离开了病房。

一时间,病房安静下来。看着洁白的天花板,杨安不由地想起了这段时间的事情。

想到日军的残暴,杨安的身体不由地起伏起来。因为日军登陆后的大肆屠杀,那天在罗店早已作出了人生的选择。尽管这一次是死里逃生,杨安仍然觉得要和小鬼子拼到底,直到他们从脚下的这片土地上离开。

安静,让杨安的思绪无边无际。忽然,他想起了当初的伤兵转运,中日双方在城市里的较量再一次浮现在眼前。

不知不觉中,他想到了第三十六师李增营全营三百多官兵的壮烈牺牲与全军覆没。这一次战斗,让他真正知道了城市巷战的无情与惨烈。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三百多个人的性命便丢在了那一条不知名字的里弄,留给杨安的不仅仅是震撼,还有沉重的思考。

杨安无法想象数百人怎么会被堵在一条死胡同里,但他仍然感觉到这不是一种巧合。对于那些烈士,都是值得敬仰的。但是,在这些烈士中间,作为一线的指挥员,在城市巷战的指挥上,必然犯下了指挥上的大忌,否则不会出现这样极端的事件。但至于是什么大忌,杨安和第三十六师的兄弟们都无从得知,自然也无法分析这场战斗中的教训。

苦苦地思索,仍然难以得到答案,都让杨安感觉到头痛,索性便放弃了对这场战斗的回顾。

想到了与彭狗子班长一起的战斗,杨安多么希望他们能够在这场战争中幸运地活着,多么希望能够有再次见面的机会。

想到一次次的巷战,杨安总感觉险象丛生,呼吸都不由地急促起来,仿佛又置身那危机四伏的城市战场。

回顾一次次的城市苦战,杨安发现手榴弹、迫击炮在巷战中所发挥的火力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巷战、近战,手榴弹、迫击炮有着无可替代的火力优势。手榴弹既可以火力突破、掩护进攻、掩护撤退,也可以有效杀伤敌人,这已经在他的内心形成了印象,但真正认真思索,得出这个结论,还是从现在开始。

然而,对于巷战、近战来讲,步枪在火力上的持续性与连续性上来看都有着先天的不足,而半自动的南部十四手枪却有着步枪无法替代的优势。而全自动的驳壳枪,持续的火力与突出的杀伤力,还有短枪的灵活性,对城市巷战来讲,更是让小鬼子闻之胆寒。

不得不说,杨安是一个爱学习爱动脑筋的孩子。就在这短暂的思考里,关于城市巷战与近战,杨安想到了武器的问题。继此之后,他慢慢地想到了战术层面的问题。

他的思绪漫无边际,一会儿想到了如何利用城市废墟与建筑掩蔽和保护,一会儿又想到了一个战斗班在巷战中的分组,一会儿又想到了如何在城市中选择观察哨,……。

突然,杨安又想到了李增营主力的覆没。他隐隐地感觉到,李增营主力的覆没,或许就是因为没有安排好观察哨,战场情况不熟悉,让部队陷入了盲目的战斗,或许是因为没有条件选择制高点设置观察哨,或许是因为战斗分组的问题,或许是因为……。

尽管,杨安仍然没有能够找到准确的答案。但是,现在他能够隐隐猜测到这次战斗中出现的作战大忌。

这一次思考,杨安觉得似乎找到了接近的答案,顿时感觉压在心底的那块石头被掀开,心神也霎时轻松起来,不觉之中又陷入了伤后的休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