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带血的麻糖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前进机场

带血的麻糖 第一百二十二章 前进机场

作者:宁河晚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14:23

第一百二十二章 前进机场

民国二十五年夏季的一天,巨大的喧闹声音打破了扬州西北郊的宁静。在扬州西门城外,有一个清朝扬州营演武练兵的大校场,在这个大校场上聚集了上千名民夫。他们挑抬泥土,推车拉磙,平整场地,一组组的民夫头顶烈日拉磙打夯,挥洒着汗水,号子声音此起彼伏,一人领号众人和,众人喊号齐声唱,领者调子高扬舒展,和者深沉有力,号声震天,声传数里之外。伴随着高亢激奋、沉稳有力的劳动号子,巨大的石夯一次又一次砸向地面,巨大的石磙碾过一块又一块土地。

这个正在平整的场地就是扬州前进机场。民国二十一年,上海爆发“一二八事变”,暴露了国都南京以东防卫极其薄弱的突出问题。两年后,鉴于上海是全国经济中心,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为了防止日本帝国主义再次从上海入侵,防范日军西进侵犯国都南京,在沪杭一带构筑国防工事提上了国民政府的日程。经由德国顾问经过实地踏勘,提出了一个“京沪杭设防方案”,但是,德方顾问提出的建设方案标准过高,所需天量经费非国民政府财力所及,未被完全采纳。此后,由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几次实地勘察和研究,提出了一个相对合理的方案,这个方案就是“京沪杭国防工事建设方案”。与这个国防工事建设同期筹划和建设的还有扬州前进机场。

为防备日军航母机群溯长江而上侵犯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在扬州建设前进机场。配置战斗飞机拱卫南京空防,同时担负对上海、长江口方向对日展开空中打击的任务。扬州前进机场选址在扬州西郊司徒庙附近的原清朝扬州营演武练兵的大校场。上海“一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为加强战备,这个平坦的大校场自然是快速改造成简易机场的首选。机场占地近千亩,是一个边长800米的正方形场地,东始葛庄以西,西起经家圩以东,南起谢庄,北至大烟墩之下的蒋家庄,油库设在扬州瘦西湖附近,军火库设在卜家桥边,机场东面有一条马路直通扬州城。

这个机场建设征用附近县、乡民夫一千多人,拆迁十三个村庄民房数千间。民国二十五年夏季,扬州机场破土动工。北平“七七事件”爆发后,中日关系不断恶化,战争形势日益紧张,来自上海、长江口方向对国都的威胁越来越突出。为防患于未然,扬州机场加紧施工,紧赶慢赶,仓促之中在民国二十六年初夏竣工,草草交付使用。

七月二十四日晚,上海日军以一名水兵失踪为名,在城中大肆搜查。在天通庵、横浜路等相关交通要道,在坦克车的支援下,荷枪实弹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士兵设卡盘查。这一事件与七月七日的北平事件何其相似。从这一事件,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看到了日军驻沪海军的阴谋,看到了日军企图在上海挑起战火的阴谋。于是,加快了国都南京向东防卫的部署。

八月四日,扬州西郊的空中传来震天的轰鸣声,一架架飞机盘旋在天空,继而有序而平稳地降落在扬州机场。扬州人第一次看到大批飞机凌空而降的阵势,第一次感受到**空军的震天军威。

北平战事一开,激起了小小扬州县城的抗日热情。尽管抗日热情高涨,尽管北平战事持续将近一月,但是北平距离扬州太远,扬州人自然觉得战争还远。即使是看到成批**飞机降落的阵仗,但扬州人仍然没有多少战争临近的感觉,民众仍然一如既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为,这里除了飞机,一般民众哪里能够从这些飞机的到来看到战争的踪迹。

这批空军部队是原驻扎江西青云浦机场的空军第五大队。大队长丁纪徐奉命率本大队第二十四中队、第二十五中队二十四架美制霍克三式飞机进驻扬州机场,划归扬州机场指挥。

扬州机场本是简易的前进机场,加之仓促建成,投入使用伊始,条件极其简陋,只是一个边长800米的正方形平整的场地,划出了几条跑道线,还有停机坪。机场没有住房,这里除了部署机场警卫部队,甚至连飞行员的住房都没有,飞行员落地后,被临时安排在扬州城西门外一座小土地庙里居住。由于空军这次布防仓促,加之前进机场刚刚建成,连飞行员居住的地方都没准备。这座小土地庙里甚至没有床铺和桌椅,又没有被子和褥子。好在是夏季,飞行员们点起了蚊香,席地而睡。飞行员的伙食也只有派人进城,将就着买些大饼、油条裹腹。几天后,飞行部队才被安排居住在城里绿杨旅社。

绿杨旅社和机场相隔约模五六里地,距离太远,飞行员投入战斗却又成了问题,好在扬州县政府先行安排好交通工具,这交通工具就是黄包车。这些黄包车夫都是县政府统一从全城黄包车夫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个个年轻力壮,拉车如飞。为加强战备,车夫的伙食由县政府统一就近安排供应。没有警报的时候,黄包车在绿杨旅社门口两旁呈一字形整齐停放。警报一响,飞行员们便对号入坐乘上黄包车。从旅社到机场抄近路,精壮的黄包车夫需要十来分钟,最多一刻钟左右就可到达机场。

扬州机场是一个简易的战备机场,也是国都南京的一个前进机场。在修建时,仅仅是填平夯实地面,没有联络降机信号。白天以一根高标杆为号,夜晚以烟火为号,没有无线电联络设备,没有机场设备。机场中心稍微高于四周,机场内可停歇飞机30架左右,停机坪设在机场的西北角、西南角。

扬州的平静,随着日军轰炸邻县仪征县十二圩镇被打破。八月十三日,十二圩镇依然和往常一样平静,而就在这一天,日军在上海率先开战,同时派出水上飞机三架轰炸南京,遭到**飞机拦截,被迫在十二圩镇投下重磅航空炸弹4枚。

十二圩的民众,听到飞机的轰鸣,纷纷驻足观望着天空的激战,而在屋里的人们,闻声也从屋里跑了出来,跟着观望天空中的热闹。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来自空中的危险。出人意料的是,那画着再上太阳的飞机机身下坠落几个黑影,谁也没有见过这种阵仗,谁也没有料想到这就是夺命的炸弹。随着惊天动地的声音传过来,繁忙的十二圩小镇市民才知道日军飞机投下的是炸弹。所幸的是,这4枚炸弹并没有坠落到镇中人群密集的地方,有人担忧,有人庆幸,还有人茫然。这次轰炸,普通民众遭受无端灾厄,横死当场,炸死民众1人,炸伤4人。这次轰炸,首先向十二圩这个集镇传达了战争到来的信号。

十二圩原本是一块滩涂之地,自从清朝同治年间淮盐总栈的设立,十二圩迅速崛起,便由一个无人知晓的江边荒滩成长为一个繁荣的大镇。产自两淮各盐场的食盐经过通扬运河或是海江联运到达十二圩,在这个小镇掣验、解捆,重新打包后发往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扬子江四岸”。繁忙的盐运,让这个小镇水运和商业极其发达,兴盛了足足一甲子,小镇商铺云集,来往于这个小镇的商贾不知有凡几。

因为便利的交通,因为忙碌的客流,“十二圩遭到日军飞机轰炸,民众横死当场”的消息,还有那航空炸弹爆炸惊天动地的恐怖,如长了翅膀一般,从运河、从长江、从陆路,当天就经过商人们、船夫、车夫传到了数十里之外的扬州,一些消息灵通的扬州人,第一时间第一次感觉到日军的战火烧到了家门口,烧到了眼前,听到这令人惊骇的消息,他们除了满脸惊愕,还有满心惊慌,还有满眼的茫然。到十二圩遭到日军轰炸的第二天,加上报纸上的新闻,扬州民众才算是真正地感觉到上海又打仗了,与几年前的淞沪战争不同的是,这次上海的战火已经烧到了眼前。

因为没有南京方面的命令,扬州机场没有对轰炸十二圩的日军飞机作出反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