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手眼通天 > 第441章 礼

手眼通天 第441章 礼

作者:暗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12:47

第441章 礼

北方是很美的。

北方的美,往往不止于鸟兽虫鱼,草木花香,更蕴藏在这些点缀之外。如果说风景是一幅画,那么,北方的山水墨色,则是被尽情泼墨,率性延展开来。

单单轮廓本身,辽阔大气,不须雕琢,就透着一种浑然的美。

尤其是到了秋天,万木凋零,那些缤纷的色彩褪去后,天地恢复到最原始的面目,大自然这位画师的功底,就被淋漓极致地崭露出来。

白山黑水,大漠雪原,或一望无垠,或跌宕起伏,这些线条无不充斥着粗犷的韵味,令人身处其中,纵情狂野,不再受局促框架的约束,说不出的舒畅。

所以,在这天地间生长的北方人,往往不需说什么,站在那里,便自有一种豪情。

任真两世为人,都生活在烟雨江南,领略不到北方的雄壮气象,也享受不了烈酒肥肉的醇香。

但是,率领数万骑兵,在寥廓荒原上跃马狂奔,无疑是很酣畅的体验。出了龙城,大军一路向北,极目望去,尽是这种苍茫景象,骏马在撒欢驰骋,人的心境也随之放飞,再无羁绊。

三千里路云和月,美妙的路程过后,这支奇兵渐渐逼近北海郡。

邬道思是土生土长的北海人,这次充当了向导的角色,跟任真介绍了附近州郡的兵力情况,并且提出,应从防御薄弱的西北角突入。

果然,军队悄无声息地潜入境内,在清晨时分,顺利包围北海城,随时可以发起攻城。

按邬道思的推测,叛军主力已南下,城内守卫应该不超过两万人,在兵力上弱于任真,要想强攻,并非不可以。

然而,任真和邬道思不谋而合,都认为不能靠蛮力硬拼,必须智取。

北方人性情刚烈,尤其是北海一带,民风剽悍,习武之人众多。为了坚守忠义,他们敢于公然反对武氏,联名上万人血书,铮铮铁骨,青史留名。

如果真把城内居民逼急了,众志成城,誓死守卫家园,任真即使能获胜,局面也会很惨烈,近乎屠城。届时,北海叛军回援老巢,那将是大麻烦。

况且,他们此行的意图,并非攻陷北海,剿除旧皇族高家,而是带小高攀认祖归宗,争取对方的认可,成为名正言顺的皇族后裔,乃至皇位继承人。

因而,以武力叩城断不可取。

一番商议过后,邬道思主动请缨,愿意进城谈判,向主持北海的高家道明来意,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他以前深受高家信任,可以说是心腹,若非如此,高家也不会把檄文重任交给他,派他去京城大闹朝堂。由他出面谈判,更容易让对方相信诚意,毕竟,他已经在朝试上证明过自己。

清晨,邬道思坐在小车上,被推进城里。

整整一昼夜,他都杳无音讯。

次日清晨,就在任真以为谈判破裂,准备大举进攻时,北海城的大门打开,邬道思带着口信返回。

高家愿意避免开战,接受进一步谈判,但条件是,最多只能有三人进城。换言之,任真必须以身犯险,闯这龙潭虎穴。

任真没有犹豫,答应了这个条件。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果能避免一场战争,冒点风险是值得的,而且,北海以信义著称,既肯以死报国,想必也不会做出龌龊行径,惹天下人耻笑。

他没再让邬道思进城,此人腿脚不便,难以全身而退。有他和李慕白联手,带着小高攀逃脱,应该问题不大。

临行前,他焚香沐浴,换上一身极少穿的青色儒衫,以儒家小先生的身份,去会会北海文人。

大门缓缓打开,任真拉着小高攀的手,昂首挺胸,阔步前行。

“小不起,咱们马上会见到一大群人,很可能是坏蛋,你怕不怕?”

“不怕!”小不起一脸坚定,手心里的汗水,却无法骗过任真,“师兄,你不是说,他们是我的亲人吗?亲人怎么会是坏蛋?”

任真走进城门,望着里面的亮光,沉声解释道:“因为他们害怕你抢走糖葫芦,想假装不认识你呀……”

小孩子哪能听懂大道理,一听说抢糖葫芦,小不起就明白了,嘿嘿笑道:“他们是亲人,我会跟他们分着吃的!”

任真莞尔一笑,摸了摸他的脑袋,“待会记住,把这句话也告诉他们。”

李慕白走在旁边,听到这番对话,蹙眉问道:“得到高家认可,真的这么重要?只要夺走江山,皇位还不是咱们说了算。”

任真踏步前行,摇头道:“名不正,则言不顺,无故拥立一个娃娃当皇帝,跟篡位有什么区别?礼乐崩坏,人心不服,今日他们群起伐武,明日就能再讨伐咱们,生灵涂炭,何苦折腾?”

今日之行,是为了让北海作见证,证明给天下人看,小高攀是货真价实的襄王独子,皇室后裔,他才是最正统的皇位继承人。

这就是儒家奉行的礼。

日后再有人觊觎皇位,便跟武清仪无异,天下人皆可群起伐之。

说完这话时,三人已走进城,停下脚步。

迎接他们的,是北海书院的儒生。

这群人峨冠博带,衣饰整齐,分列在街道两侧,至少有上千人,场面非常震撼。

儒家最重视礼仪,又恪守忠孝之道,当师长来临时,他们理应出门迎接,以示敬重。任真虽率军压境,毕竟是儒家小先生,又身负儒圣遗命,执掌儒家,名份最为尊崇,无出其右。

北海书院以正宗自居,门下弟子若连这点礼仪都不懂,不止是怠慢,更会损失自身清誉,让其他学院笑话。即使是数年前,儒圣亲临,大开杀戒,北海文人仍慷慨赴死,未曾有损仪态。

见任真出现,上千名儒生纷纷行师礼,整齐划一。

任真微微颔首,请大家平身,心里暗道,“当初,邬道思力劝我来北海,说是让我见识醇儒风范,如今我来了,希望北海都是真君子,别叫我失望……”

他扫视众人,朗然说道:“今日幸会北海诸君,果然风度翩翩,不失我儒家仪节。请你们随我同行,前去祭拜三师兄英灵。”

众人闻言,神情骤凛,这位吹水侯刚进城,还没到高家会面,竟然就要去祭拜三先生魏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