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手眼通天 > 第287章 最晚

手眼通天 第287章 最晚

作者:暗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12:47

第287章 最晚

大朝试历来由礼部负责,对于每一名考生,他们都会进行详尽的身份核查,再把相关信息造册在案,以备过后查察。

身为礼部侍郎,任真要提取牧野的档案,是在职权范围内,轻而易举,无需向任何人请示。

不一会儿功夫,那名下属返回殿里,将一份公文袋递给他。

他从里面抽出一张纸,开始阅看起来。

“姓名:牧野

性别:男

年龄:二十八

祖籍:天南道,丹青城

……”

任真静静读着,眉头渐渐皱起来。

据密档记载,牧野是丹青城牧家的旁系子孙,修行天赋过人,曾在方外之地修行,刚回家不久,便被牧家破格举荐,进入大朝试。

纸上的叙述文字并不复杂,寥寥数行,若让旁人来看,察觉不出异常,只会认为这是一个望族子弟的寻常轨迹,缺乏亮点可陈。

任真也没有太多收获,只是有一点,引起了他的警觉。

“丹青城……如果我没记错,吴道梓的老相好,那位丹绝,好像是叫牧云吧?”(第8章)

牧云,牧野,看来是一家。

那么问题就来了,吴道梓引狼入室,献城叛国,丹青城已被南晋占领,夫唱小三随,牧云没道理不一道归降。

既然如此,牧野还敢光明正大地来应试,这又是怎么回事?他是真不知情,还是不怕被抓?

放下密档,他心里的疑惑不仅没解开,反而越来越重,于是闭上眼眸,开始静静思忖。

“最好别跟吴道梓有关,否则就没法查下去了!”

……

半个时辰后,陆续有考生交卷。

参加武试的考生,卷子题目明显简单很多,只要提前认真备考,通过测验的问题不大,因此,他们率先离开考场。

文试的考生就倒大霉了。今年的题目太难,难度远超前些年,让他们措手不及。他们还不知道,为防止有人泄题,这份试卷是由主考官大人亲手所出,煞费苦心。

任真过天眼不忘,学识渊博,他出的题目涉及到的知识面,当然会很广。不仅如此,他奉行学以致用,知行合一,重在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他打破陈规,出了很多应用题。

用死记硬背的经典名言,临场来解释剖析案例,这还是大朝试历史上头一遭。再加上刚才牧野的纠纷,大家看热闹浪费不少时间,情急之下,就更难作答出来。

考生们翻动卷子,越往后看,越心灰意冷。只要缺乏真才实学,连生编硬套都费劲,今年还怎么蒙混过关?

刚才还嘲笑牧野交白卷,这下倒好,报应立即就来了。

很多人起身,交上空白一大片的卷子,黯然走出考场,在殿外留下绝望的叹息。

“这题目也太变态了吧?”

“就算把所有经典丢给我,我也不知从何抄起啊!”

“命题者肯定是在家怕老婆,只好把气撒到咱们身上……”

任真听力极佳,当听到怕老婆这句抱怨时,豁然睁眼,恨不得立即冲出去,将那人暴打一顿。

你才怕老婆,你全家都怕老婆!

他狠狠咒骂一声后,目光扫视向殿里,发现只剩下最后十余人,文试步入尾声。不管怎么说,能坚持到现在,还提笔有话可写,就足以体现他们的学识。

任真比较满意,起身走到堂下,负手穿梭在考场的走廊间,不时驻足俯身,从后面旁观一些考生作答。

“如何看待醇儒和儒修两者的优劣?”

醇儒,意为学识精粹纯正的儒者,这类人只研习儒家道德学问,不治修行之道,在世人看来,是真正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儒修,带了一个修字,顾名思义,兼顾儒家的学问之道和修行之道,是儒者,同时也是修者。

任真凝眸细视,只见这名考生答道:“窃以为,此题本身便有谬误,两者并无优劣之分,唯侧重不同耳……”

他读完这句,情不自禁地咧嘴,好家伙,这年头的学生都会开放性作答了嘛!

后面继续写道:“《大学》开篇,便言三纲,后更有八目,道尽儒家精髓。无他,唯三不朽耳。醇儒所求,在于立德、立言,成就道德文章,启蒙世人;儒修者,养浩然正气,为除暴安良,报效家国,此立功也……”

三纲者,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目者,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纲八目,构成儒家的宏观框架。无论醇儒还是儒修,都必须遵循这个纲目。

所以,此人的观点深中肯綮。既在规则之内,大家向往的理想彼岸,又有何优劣之分?

只是为达成目标,各自采取的手段不同而已。

看完全部答案,任真神情变得凝重,目光望向卷首那个名字。

邬道思?

这个人我要定了!

敢在文试卷子上直抒胸臆,乃至指责题目本身就错了,又见识如此高远,这份气魄和才情打动了任真。

他知道,自己想找的,正是这样的大才。

但是他不知道,这名叫邬道思的考生,此时看似在专注答题,其实心里紧张至极,生怕惹得座师不悦,愤愤离去,让他名落孙山。

他敢如此作答,是见出题者不拘一格,题目新颖,似乎真想考察学生的眼光和见识,所以,才刻意剑走偏锋,有点哗众取宠的想法,希望博得考官认可。

见任真站在身旁,迟迟没有离开,邬道思意识到,鱼儿上钩了,窃喜之余,暗暗打起精神,继续往下作答。

这时候,他已写完前面所有题目,只剩最后的压轴大题,而时间也不多了,考场上只剩他最后一人还没交卷。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交卷者都能写满卷子。恰恰相反,而是所有人都没有写最后一题。

不仅因为他们不会写,更因为不敢写。

这道题目是——南晋犯我疆土,前线告急,请拟出退敌之策,多多益善。

这是再实际不过的应用题。

此题无人敢答,因为谁都知道,北唐形势严峻,各方面落在下风,并没有万全的退敌之策。

连当朝的父辈臣僚都一筹莫展,无计可施,他们又岂敢信口开河?

更关键的是,万一随手写的建议被陛下看到,甚至被采纳,导致北唐大败,到时候,这就是万劫不复的大罪!

邬道思读完题目,心脏怦然一跳,睿智如他,也迅速意识到妄议朝政的后果,眉关不由紧皱起来。

任真把他的神情看在眼里,却误解了他的心思,开口鼓励道:“不用担心时间,我等你做完再收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