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九百六十三章 郑经抵达泉州 第二更!求订阅

第九百六十三章 郑经抵达泉州(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终于到泉州了!

这是郑经到闽之后的第一站。

原因无二,这里是整个福建最大的海港。

泉州港最繁华的时候,整个港口里船只络绎不绝,色目人、佛郎机人,甚至是波斯人都汇聚于此。

说其是天底下最繁华的港口也丝毫不为过。

可是因为倭寇的肆虐,如今的泉州港已经变得十分的萧条,不但港口里见不到几艘商船,甚至连泉州城都跟着变得气氛肃然。

毕竟倭寇一来可不仅仅是抢劫商船那么简单,而是会上岸抢劫城池中的普通百姓的。

如此一来气氛可就大不一样了。

基本上就是家家关门,关窗户以防止倭寇肆虐时候自家遭殃。

至于别家会不会跟着遭殃他们根本就不在乎。

郑经入城后立即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毕竟郑经乃是堂堂忠王世子,也算是天潢贵胄了。

区区一个泉州知府在郑经的面前根本就不够看。

再加上郑经乃父郑成功的威名,别说是泉州知府了,就是泉州全城的百姓都把郑经当做了救星。

人们争相传颂着,说国姓爷的儿子到了,这下倭寇再也不敢来了。

郑经对此自然是受宠若惊。

他没想到父王的声望竟然如此之高。

说句大不敬的话,这等声望便是皇帝陛下也不一定能够比得过。

对此郑经还是很自豪的。

当然,初来乍到他总归还是要先了解清楚情况才是。

要了解清楚情况,最好的渠道就是官府。

所以郑经顾不得休息,直接叫来了泉州知府。

泉州知府姓梅,名单春。

他是浙江人,也算是福建的邻居。

自打被任命为泉州知府以来,这梅知府也算是兢兢业业,想要把泉州治理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但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很快梅知府就意识到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因为整个泉州府上下基本上都遭遇了倭寇肆虐。

倭寇来如影去如风,根本没有任何的踪迹可寻。

他们生性歹毒,抢了就跑,直是让人绝望。

最可怕的是梅知府寻了一遍,泉州府上下竟然没有抵抗之力。

唯一有战斗力的还是梅知府府衙中的衙役。

至于那些所谓的官兵都是一些老弱病残,用来充充门面还行,指望他们剿灭倭寇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痴心妄想了。

梅知府是个老实人,但也知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所以他几番上书向朝廷陈说泉州遭遇的倭患有多么的严重,以期望可以引起朝廷的重视。

但他一连几封奏疏递上去却似乎是石沉大海,这让梅知府困惑不已。

怎么着,难道说朝廷对倭寇肆虐不重视?

这当然不是,而是因为朝廷几乎同时接到了沿海各州府送来的奏报。

大明海岸线何其辽阔,奏疏像雪片一样飞到了京师,内阁忙的鸡飞狗跳,皇帝陛下也累的焦头烂额。

不过好在朝廷任命的人选最终定下来了。

郑经!当梅知府得知这个消息后,直是兴奋的手舞足蹈。

郑经是谁?那是国姓爷郑成功的嫡亲世子。

在闽地还有谁不知道郑成功的?

那简直是百姓们的再生父母啊。

当时清军南下,几乎所有闽地官兵都投降了,唯独郑成功不信邪,单是拉出一支军队抗清,最终保留下来希望,成功的逆境翻盘。

闽地百姓是把郑成功当神看待的。

如今郑经来了,别的不说至少给百姓们带来了希望。

所以得知世子爷召见后,梅知府立即前去拜见。

“下官泉州知府梅单春拜见世子殿下。”

郑经摆了摆手,示意梅单春不必多礼。

“梅知府坐吧,本世子今日找你来,是想要了解一下泉州一代的倭患究竟是什么情况。”

“谢世子殿下。”

梅知府行礼后遂小心翼翼的移到下首在椅子上坐定。

他坐的十分小心,可谓是慎之又慎,仅仅坐了小半边屁股。

他的腰杆笔挺,就像是当初参与科考时那样。

“世子殿下,是这样的,最近半年泉州遭遇倭患情况严重,倭寇肆虐不仅袭击海港,还敢登上陆地劫掠村社、城池。百姓们苦不堪言,所幸世子殿下来了,百姓们有希望了啊。”

郑经听得直皱眉。

他想要听得可不是这些片汤话,而是一些实际有用的东西。

“梅知府你先别着急,慢慢说。方才你说倭寇肆虐严重,这么说来他们应该在附近有据点了。你且说说看,他们有没有占据附近的一些岛礁?”

郑经可算是问到了梅知府了。

他皱着眉头苦笑道:“世子殿下,您也知道,这下官乃是一文官对附近岛礁的情况不甚了解。实在不清楚倭寇们有没有盘踞在附近啊。”

郑经这下听明白了,这个梅知府虽然人不错,但是个糊涂蛋啊。

身为一府知府,竟然连倭寇盘踞在哪里都不知道,还谈何打仗,谈何反击啊。

到头来,还得郑经自己亲自策划。

“罢了,你找几个认路的,本世子会亲自派人去附近岛礁查看。”

郑经顿了顿道:“最近切莫要打草惊蛇,一切如初即可,就像是本世子从来没有到过泉州一样。”

郑经担心自己的到来会引得倭寇的警觉。

若是如此,那可是太得不偿失了。

首先明军必须要摸清楚倭寇的老巢在那儿,之后郑经才会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决定接下来该怎么做。

如果适合主动出击的,明军不会犹豫。

如果适合守株待兔,等着倭寇来送死的,那郑经也耐得住寂寞。

总之现在的未知数实在是太多了,郑经也不好下决断。

不然很容易被误导,作出错误的决定。

这个时候决断不仅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也是对明军不负责,对泉州的百姓不负责。

若是放在三年前,郑经真的有可能一拍脑袋就下决策了。那个时候的他血气方刚,做事靠着一股勇劲。

但是这些年郑经经历了很多,成长了很多,再也不会像是愣头青一样了。

他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所以会尽可能的把所有问题都考虑到,最后再做决策。

未必要尽善尽美,但求无愧于心。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