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八百三十章 西域移民 第一更!求订阅,求月

第八百三十章 西域移民(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昨日朱由榔接到了一封从西域发来的急奏。

急奏是李定国发的,但却并不是报捷,而是一封陈书。

李定国在奏报中提出,希望以朝廷的名义大规模的向西域移民。

理由李定国给的很足,仅仅靠二十万大军在西域驻扎,也许可以一时震的住蛮夷,但一旦这支军队主力老了,立刻就会被蛮夷卷土重来,就如死灰复燃一般。

只有通过不断把汉家儿郎移民到西域,在那里扎下根来才能真的有统治力。

换言之,朝廷在西南不还是改土归流了吗?

任何一个大一统的王朝都不可能放任土司世袭罔替的绵延下去,那不成了所谓的国中之国了吗?

所以才有了万历三大征之征讨杨应龙。

如今西域的局面要更棘手。

毕竟西域已经被异族统治了几百年,几百年间汉文化几乎在西域没有任何的影响力。

这出现了很大的断层。

要想把断层修复并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完成的。

或许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

这就需要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才能完成。

换言之大规模向西域移民的效果不会当时就出现,但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当然这就需要朝廷下定很大的决心。毕竟诸如湖广填四川这样的事情要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若非下定决心,基本上很难成行。

如今等于李定国提出了方案,把难题摆到了朱由榔的面前。

如何决断就看朱由榔的了,毕竟他是大明天子,没有人能够代替他做决定。

本能告诉朱由榔,大规模向西域移民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只是可能前往西域开垦的移民本身不太情愿。

毕竟汉家儿郎骨子里是有着很强的乡土情结的,轻易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

许多人一辈子去过的最远地方就是县城,有的人甚至连县城都没去过。

一下子让他们不远万里去到他们完全不熟悉的地方,作为朝廷总该给出一些好处和甜头。

毕竟只有这些人心安,愿意在西域继续待下去,才能把这个政策执行下去。

政策是政策,要想落地,还是离不开人的执行。

朱由榔当即召见了张煌言。

作为如今永历朝的首辅,张煌言在朱由榔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许多大的施政方针都是由张煌言提出的。也有一些是由朱由榔亲自提出,张煌言丰富完善的。

总之,不知不觉间朱由榔已经习惯了有张煌言替他分忧。

很快张煌言就奉召入宫,在乾清宫面圣。

来到暖阁之后,张煌言当即拱手行礼。

这也是朱由榔给到他的特权。

毕竟张煌言可谓是追随朱由榔北伐文官中的元老。除了已经老的走不动路的文安之,就属张煌言的资历最老了。

朱由榔要做出礼贤下士,君臣和谐的表率,自然要选张煌言。

“给张阁老赐座。”

朱由榔轻点了点示意道。

韩淼立即命一小太监把锦墩端到了暖阁正中。

“臣谢陛下隆恩。”

张煌言十分拘谨的说道。

“哈哈,张卿不必拘束,你可是陪伴朕多年的老臣了。”

朱由榔顿了顿道:“朕今日找你来是为了一件要事。晋王刚刚从西域命人送来了奏报,你也看看吧。”

朱由榔话音刚落,韩淼便把奏疏用托盘托着来到了张煌言身边。

张煌言接过托盘上的奏报展开来看,一边看一边频频点头。

“妙策,晋王这真的是一出妙策啊。”

他欣喜之余不忘对朱由榔赞叹道:“其实臣一直也有这样的想法,只是没有说出来。此番晋王可算是把臣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

“这么看来,张阁老也是支持向西域大举移民的了?”

朱由榔眼眸一亮。

“回禀陛下,在臣看来向西域大举移民,百利而无一害。毕竟西域乃是丝绸之路能否通畅的关键。我大明能否实现万国来朝就看西域能否攥在手中。”

张煌言说的慷慨激昂,但在朱由榔听来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激动。

张煌言虽然优秀,但毕竟没有超出这个时代的认知。

其实朱由榔发展西域的想法并不是因为他想要什么万国来朝,而是希望东西方文化可以在一个十分和谐的环境下进行交流。

“既然如此,那朕就下定决心了。”

朱由榔顿了顿道:“拟旨吧,就从各布政司州府抽调民壮往西域移民吧。至于政策,就免税五…十年吧。”

听到这句话张煌言直是吃了一惊。

一般来说免除农税是朝廷给出的最大程度的让步。

一般都是免税一年,能够免税三年的已经是顶天了。

至于免税十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张煌言连忙拱手道:“陛下爱民如子,实乃万民之福,大明之幸矣。”

“哈哈,张阁老什么时候也会拍马屁了?”

朱由榔捋着胡须笑道:“哈哈,不过朕确实被拍的很舒服。”

张煌言是一个直臣,能够说出这种话确实有些出乎朱由榔的意料。

“其实只要西域通过几十年能够稳定下来,能够充分的汉化,那这大规模的移民就是值得的。”

这是朱由榔的心里话,也是他的期望。

朱由榔侃侃而谈道:“朕这辈子不求别的,只希望能够国泰民安。希望在张阁老的辅佐下这一切可以尽快实现。”

张煌言直是十分激动和骄傲。

“陛下请放心,臣便是豁出去也要为陛下肝脑涂地。陛下乃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明君,百余年后世人们一定会争相称颂这盛世。”

盛世?听起来真的很不错,很诱人。

朱由榔也不由得对未来充满了期望。

所谓生前身后名,无外乎功绩这些东西。

具体来说就是文治武功。

朱由榔这一辈子已经做成了太多的事,只希望在未来能够让子孙后代提及永历朝引以为傲,就像人们提起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一样。

这其中固然有美化的成分,但在这种时代能够保证不饿死人不就是所谓的盛世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