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八百零二章 李定国谋划 第一更!求订阅,求

第八百零二章 李定国谋划(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刘兴明沉着应对道:“僧格可汗,我这是帮理不帮亲。谁有理我就帮谁,而现在显然是准噶尔有理啊。”

僧格心道这汉人真是能说会道,黑的能让他说成白的,白的也能让他说成黑的。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 号 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很显然,刘兴明是想要倾向于准噶尔一方的,要不然也不会在进入西域后直接朝准噶尔的方向而去,而不是叶尔羌。

这么看来,他说的话倒是有几分可信。

但有几分可信并不意味着完全可信,毕竟汉人肚子里的弯弯绕同样很多。

僧格可不打算冒着巨大的风险跟刘兴明合作,他还是要先探一探刘兴明的底子再说。

“这么说来,特使倒真是我的贵客了。不过,不知此番特使带来了多少人?”

“一百人。”

刘兴明毫不犹豫的答道:“都是我的随从,他们带来了一些中原的特产,是大明皇帝陛下赐给可汗的。”

一百人?

这下僧格有些懵了。

这个汉人,不会是在搞他心态吧。

“特使说笑了,只带了一百人,你怎么让叶尔羌那边低头归还相应的牧场?”

刘兴明作出吃惊状:“叶尔羌也是大明的藩属国啊,既然天子有旨他们理当归还,难不成他们还能抗旨不尊不成?”

僧格心道这个刘兴明是在装傻还是真的傻,在这里胡搅蛮缠的。

“特使有所不知,并不是所有的西域部族都像准噶尔这样对朝廷忠心耿耿的。叶尔羌那边一直对中原不服,若是旁的事情还好,让他们归还牧场,他们是万万不会做的。”

“僧格可汗的意思是,叶尔羌那边要抗旨不尊?”

刘兴明作出一副愤怒的表情,沉声道:“要是这样的话,那我确实得写一份信命人送回中原去,交到京师由陛下圣览。”

“西域距离中原路途遥远,一来一回不知要多久,特使这样做的话,恐怕得等到几个月后才能得到援兵了。”

僧格作出一副无奈状。

“如果想要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的话,特使不妨以大明朝廷的身份写一份文书责斥叶尔羌方面占据我准噶尔的牧场,并责令其归还。他们肯定是不会还的,届时本汗便可以理所当然的起兵攻打叶尔羌。”

可以说刘兴明在僧格的面前立了一根杆子,而僧格也毫不犹豫的顺着杆子向上爬。

双方都很配合,这是刘兴明没有想到的。

“这简单,陛下本就是命我调和矛盾,算是授予了我临时决断的权利,这份文书我来写。”

刘兴明生怕僧格反悔,连忙板上定钉一般的拍死了。

“西域有准噶尔这样忠于朝廷,忠于皇帝陛下的部族,真的是一件大喜事。事后我肯定会向天子禀告清楚,替僧格可汗请功的。”

“那就多谢特使了。”

僧格微微颔首致意。

...

...

敦煌。

李定国已经是收到刘兴明派人送来的第三封信了。

这封信上明确的交代了刘兴明即将前往准噶尔的王都,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送信的频率会更慢,时间间隔会更久,请晋王一定要有心理准备。

李定国当然是有心理准备的。

西域之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都说望山跑死马,这放在西域是在合适不过的。

刘兴明本人作出如此大的牺牲,不惜孤身潜入敌人内,李定国自然也不能待在敦煌享清福。

事实上他已经派人四处查探,把西域的背景摸了个透。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西域诸国的实力基本上和向导描述的差不多。

只是有一点向导没有讲清楚,那就是准噶尔和叶尔羌之间积怨很久。

双方争夺草场资源争夺的十分激烈,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双方互有胜负,谁也不能稳稳压过谁一头。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肯定是有火药味的,只要那么一点就能燃起熊熊大火。

在刘兴明出发前,李定国曾经特意嘱咐过绝对不能轻易的表露出想法,而要根据准噶尔方面见招拆招。

只有这样才不容易引起准噶尔方面的怀疑。

毕竟明军大军集结在了敦煌,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恰好是准噶尔的盲区。

只要准噶尔不怕大量的哨探来敦煌,是不可能发现这一布置的。

李定国原本的打算就是等到准噶尔和叶尔羌双方打起来之后,再率领明军主力从敦煌杀入,接管西域之后再实行军屯制度,通过百十来年慢慢的把西域的认同感恢复。

如此一来,丝绸之路畅通,西域回归大明治下,李定国也能够和皇帝陛下交代了。

现在的问题是李定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西域太大了。

从准噶尔王都往返敦煌时间实在太久了,这就决定了刘兴明跟他之间的沟通不可能有时效性,李定国得根据信来的时间进行反推,才能判断现在刘兴明大概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刘兴明也是同理,他接到李定国的回信时,这封信肯定已经送出去一个月以上了。

这就十分考验彼此双方之间的默契,不管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出现不可估量的后果。

李定国当然给了刘兴明临时决断之权,但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

他必须算准叶尔羌和准噶尔开战的时间,然后提前派兵进入西域。

这样才能在双方激战之时占据足够多的城池,获得场面上的优势。

都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但也很考验渔翁入场的时机啊,早了晚了都不行。

李定国虽说是身经百战的名将,但毕竟没有在西域打过,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他只能暗暗在心中告诉自己,只要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一个月,一个月的时间足够刘兴明说服准噶尔出兵了吧?

如果是这样的话,大约半个月后李定国出兵时机是最合适的。

在这件事上李定国不打算跟夔东将领有太多的商议。

一方面他是怕刘体纯因为担心儿子安危而做出一些盲目的事情,另一方面李定国也不希望在这种关键的时候有旁人影响到他的判断。

该大伙儿建言献策的时候就畅所欲言,该一人决断的时候李定国也会很果决。

这就是他李定国,这就是大明战神。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