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六百七十二章 天子北上 第二更!求订阅,求

第六百七十二章 天子北上(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张煌言和礼部安排好一应事宜后,朱由榔便在虎贲军的护送下起驾北上前往京畿。

护驾的将领乃是虎贲军指挥使赵旭,至于副将李石头则留在了南京保护太子朱慈煊。

老实讲,朱由榔在北伐一开始的时候就想御驾亲征,只是群臣们极力劝阻才没有成行。

毕竟那个时候大明已经是一片大好形势,乃至是盛世。

朱由榔仔细一想确实没有必要以身犯险。

这种时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他真的有什么三长两短,年幼的太子能否担起重担犹未可知。

现在好了,三军用命,诸将勇猛替他打下了这大好江山,朱由榔移驾北上总归是不会有人反对了吧?

天子圣驾先渡江换船,再经运河北上。

一路上见运河两岸渐渐显露出生机,朱由榔的心情很欣慰。

虽然眼下还是萧瑟的很,但总归让人看到了希望。

一个太平稳定的朝廷对于百姓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驱逐鞑虏之后朱由榔首先要做的就是轻徭役、薄赋税,恢复民生,让百姓们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深知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总归得有人尝试去做。

朱由榔愿意做这个先行者,若能开万世之太平,也不枉他这几年的努力。

...

...

却说郑经山海关前饮恨后无奈之下选择和甘辉汇合,折返回京畿。

进入京畿后他发现父王郑成功已经先一步控制了顺天府,如今的京畿地区治安十分有序。

虽然不能说百姓们夜不闭户,但至少不会出现乱兵在街上行凶、贼寇祸害坊市的情况。

郑经拜见了父王之后也得知,天子即将北上进京,大明朝廷也会以最快速度完成迁都。

这总归是个好事情。

能够完成迁都说明王朝的秩序趋于稳定,一旦如此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恢复民生了。

当然,北逃出关的清军绝对不能宽恕。

有道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郑经相信皇帝陛下一定会犁庭扫穴,以绝后患的。

却说这日郑成功把郑经叫到身边来悉心吩咐道:“经儿,为父一直有句话想对你说,但一直没有机会。”

郑经见父王如此郑重,连忙抱拳道:“父王尽管吩咐,儿臣自当聆听教诲。”

郑成功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我儿应该知道皇帝陛下之前说过一句话,不平东虏不祭太庙。”

他稍顿了顿,继而接道:“如今虽然东虏尚未彻底平定,但也算是平了大半。天子既然迁都,必定会找个机会祭太庙。”

郑经直是愣住了。

父王对他说整个做什么?

“父王,陛下祭太庙自然会有礼部的官员去操持,我们担心什么啊。”

“傻孩子!”

郑成功摇了摇头道:“为父手握重兵,虽说在北伐的过程中立下不小的功劳,但天下评定后势必会引起天子的猜忌。这是历朝历代都证明的事情。权臣要想得到善终,要么得学会自污,要么得学会放权。”

“父王的意思是?”

“为父自然会放权,但仅仅如此怕还是不够。只要你在军中天子势必不会心安啊。咱们父子要放权就都放权,离着军队远远的。”

郑成功叹了一声,顿了顿道:“为父可以当个闲散王爷聊度余生,但你毕竟还年轻,为父不忍看你荒废了大好时光。所以这次陛下进京,为父便是豁出去这张老脸,也会为你求一个礼部的官职当当。”

“为什么一定要是礼部?”

“傻孩子,为父就知道你会这么问。若论六部之中的重要性,肯定以吏部为尊。吏部尚书又叫天官,是为百官之首,吏部又掌握官员任免考评,讨好他的人不计其数。可你有没有想过,身处吏部便是等于身处舆论漩涡之中,稍一不留神就会身败名裂。即便谨小慎微,别人背地里也指不定会朝你吐吐沫,戳你的脊梁骨。”

郑成功很认真的讲解道:“所以吏部你是一定不能去的,以你那直肠子去了吏部非得碰的头破血流。”

知子莫若父,郑成功对郑经实在是太了解了,毫不犹豫的点破到。

“除了吏部,就是户部最重要了。户部管钱,是朝廷的钱袋子,非心腹不能居之。为父也想过让你去户部,但你要知道户部也是纷扰最多的一个地方。去了户部,很难保持出淤泥而不染,与其被人浸染同化,还不如根本就不进这个大染缸。”

郑成功毕竟是国子监出身,对于清廉还是看的比较重的。

倒不是他不信任郑经,而是觉得没必要冒这个险。

“除了吏部、户部。其他几个部门都差不多。别看兵部、刑部是实权衙门,但戾气沾的太重,为父不希望你去。剩下的就是工部和礼部了。两者虽然都是清闲衙门,可地位却是大不一样。或者说工部是清闲,礼部是清贵。”

“这个儿子知道,大明有不少阁老都是从礼部出来的。”

郑经找到机会插话道。

“你啊,倒是个鬼机灵。”

郑成功点了点郑经道:“其实呢,为父也是存了这个心思。礼部清贵,但礼部出身的官员将来没有混的差的。以你的资历和为父的影响力,要想保你将来入阁也不是没有可能,但前提是你得争气考个功名。”

大明官制又分荫官和科举入仕。

前者靠的是老子,后者靠的是才学。

以郑成功的身份,要想给郑经在礼部讨要一个荫蔽官自然是动动嘴皮子就行的。

但要真相混到高位,没有科举出身的不可能的。

郑经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可他疑惑道:“如果父王真的希望我走科举这条路,又何必让我现在就去礼部任职呢。本朝可从未有过先做荫蔽官,再考科举的先例啊。”

郑经这话说的不假,能混荫蔽官的多半是纨绔子弟,有几个愿意再去考科举的?

换句话说能够躺着赚钱,为啥还要努力呢?这不是跟自己找罪受吗?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何况为父觉得这最多只能说是惯例,还不能说是规矩。”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郑成功的态度却似乎很坚决,他稍顿了顿道:“经儿,别的事情你不用去想,只要按照为父说的去做就是。”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