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明第一狠人 >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二王归朝 第二更!求订阅,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二王归朝(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国姓爷可真威风啊。”

“晋王殿下难道就不威风了?”

“你看看这些将士们,哪个不是咱们大明的好男儿啊。”

王师班师回朝之际,无数的京城百姓在大街两侧围观。

在他们心目中,这些是绝对值得敬仰的英雄。

正是因为有这些英雄的存在,使得他们能够安然无恙的居住在温馨的家中,正是因为有这些英雄帮助他们顶住了这个天,他们才能够挺直脊梁。

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

在老百姓的眼中,明军就是最可爱的人。

“阿爷,我想当兵,我也想像这些军爷一样光宗耀祖,封妻荫子。”

“你小子想当兵也不是不行,但你好歹也得先娶一个婆姨回来给咱们家留个种不是。不然咱们家三代单传,若是折在你这里,你对得起咱们祖宗吗?”

“爹,我就随口一说。”

渐渐的,民间对于从军的态度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从一开始的畏惧如虎,到现在的态度软化甚至倾向,这都是因为明军也就是王师总能够取得胜利的缘故。

当然这也有朝廷有心引导的缘故。

在当今天子的眼中,重文轻武也好,重武轻文也罢都是不好的。

唯有文武平等才是正途。

所以天子对于文武是平等看待的,也希望良家子弟不仅仅能够从文,从军报国也是个很好的前途。

相信再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大明的军队会成为更令人钦佩的存在。

按下这些且不表,却说李定国与郑成功在进入京师后不久就入宫面圣。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毕竟如果到了京师却不面圣,难保天子心中不会生出别的想法。

即便天子不多说什么,那些御史言官们也难免不会嚼舌根子。

这些家伙最是喜欢见风使舵,兴风作浪。

为了保险起见,郑成功和李定国当然是要把自己做到最好,做到让人无法指摘的地步。

这样即便御史言官们蠢蠢欲动,也奈何不了他们。

却说二人入宫之后径直被内侍带到了皇宫深处。

乾清宫之中,朱由榔正在批阅奏疏,得知李定国和郑成功来了立即下旨宣召。

如今他有许多话想要和郑成功、李定国说,毕竟有些信息通过奏疏传递太过于不妥,还是面对面的讲清楚更好一些。

李定国与郑成功平复了心情之后,一前一后进入了乾清宫暖阁之中。

照理说他们出入宫殿的次数也不能算少了,可每一次进入的时候还是会觉得很紧张,仿佛嗓子眼悬着一颗石头一样。

或许这就是天威浩荡吧。

绕过屏风来到暖阁之后,二人看到了身着一身大红色团龙袍的天子。

天子头戴乌沙翼善冠,显得十分的英挺。

“臣拜见陛下。”

二人一齐行礼。

“平身吧,来人啊,给二位王爷赐座。”

朱由榔面上带笑,面容显得十分的平易近人。

随后朱由榔屏退左右,想要和郑成功以及李定国拉一拉家常。

这让二人陡然间觉得压力增大了不少。

天子如此恩宠于他们,让他们觉得受之有愧啊。

他们不过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何德何能,让天子如此的恩宠于他们啊。

“陛下,臣等...”

“哎,你们先别说,先听朕说。”

朱由榔双手向下压了压,示意二人暂且先噤声。

“这些是弹劾你们的题本,朕这几日看的头疼,皆是说你们在东南沿海飞扬跋扈,目无法纪的。”

朱由榔这话刚刚一说出口,郑成功和李定国皆是大惊,连忙站起身来。

“陛下,这一定是有人存心构陷。”

虽然李定国与郑成功在东南沿海的时候已经十分的谨慎小心,但是难免仍然会引得苍蝇往身上扑。

有的时候不是你不做就没事了,御史言官们闲的无聊,就是喜欢炮制出来一些所谓的子虚乌有的事情,来找存在感。

但是突然出现这么多的题本,难免会让人惊讶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一本两本还好理解,同时出现这么多本,只能说明要么是有人牵头预谋要搞李定国和郑成功,要么就是陛下自己的意思。

前者的话还好说,后者的话...

李定国与郑成功简直不敢去想。

在这个时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狡兔死走狗烹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无数有功之臣,有功将领在天下太平之后便被君王清算。

这简直是再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远的不说,就说大明立国之初,太祖朱元璋炮制了多少大案。

胡惟庸案、蓝玉案...这些案子牵连甚广,无数功勋将领被下狱论死。

虽然现在几百年过去了,可是当今天子毕竟是朱家子孙,身体里毕竟流着朱元璋的血液。

若说当今天子有心清除权臣那也是说的过去的。

但是二人不愿意往这个方向去想,因为他们相信天子不会这么做,他们相信当今天子和历史上的那些君王还是有不同的,或者说当今天子或多或少带着那么一点人情味。

就是这一点人情味,让许多的事情变得不同寻常,让许多的将领愿意为之出生入死。

果不其然,在顿了一顿后,朱由榔沉声道:“这些奏疏朕都留中不发了。朕相信二位的忠诚,你们肯定不会做这种让人指摘的事情。朕的意思是,你们可知道是谁人有意与你们寻仇?”

“臣不知。”

郑成功和李定国直是一头包。

“其实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是你们得罪的士大夫阶层,或者说是读书人。”

朱由榔叹声道:“晋王你还记得在西域的时候被你责罚的那些读书人吗?至于忠王,你是不是说过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话?”

二人不禁愕然。

天子说的都是实情。

当年李定国奉旨前往西域,好不容易平定西域,百废待兴之际,本以为可以靠着这些读书人大干一场,谁知道这些家伙在背后使坏,李定国只能打人立威。

至于郑成功,则是当年抗清的时候发出的感慨。

这句话甚至有着不少自嘲的成分。

谁知道这两句话会得罪读书人和士大夫阶层,让他们疯狂的撕咬二人。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