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征服者 > 第六百二十九章 利益链

大明征服者 第六百二十九章 利益链

作者:酒老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2:49:29

第六百二十九章 利益链

看着眉头微皱,显得有些不解的儿子,朱厚炜笑道:“知道倭寇为何屡剿不绝,就算是成立军区,面对那么强悍的大明军队,倭寇也只是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便又死灰复燃吗?知道太祖皇帝为何要实行海禁吗?”

朱载垣很实诚的摇了摇头。

“倭寇也分真倭和假倭,真倭自然就是流浪的日本武士,而假倭则是沿海的百姓,真倭登陆沿海,可人生地不熟,就算抢掠,能造成的破坏力也有限,但是有土生土长的假倭配合,那可就不一样了。

对于假倭,父皇更愿意称他们为汉奸,汉人中的奸人,最是该凌迟灭族的存在,他们甘心为异族之犬,成为带路党,躲避军队的围剿,从未造成的破坏力简直恐怖!

太祖皇帝为了不让汉奸和真倭勾结,故而下旨沿海百姓片板不得下海,否则以谋逆论!

然而,此禁令也就是治标不治本罢了,漫长的海岸线永远也不可能阻挡百姓的步伐,这些汉奸都给真倭做狗了,他们还会在乎大明的律法?

他们比真倭更狠,更毒,更残暴,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背叛了民族,背叛了自己的祖宗,他们比谁都清楚一旦落在官府的手里会是什么下场,那肯定是生不如死!

所以这些汉奸尽情的宣泄心中的恶,想着是活一天算一天,哪一天真死了,至少也快活过了,死也值了。

历代君王,这么多年的朝臣难道不知道海上运输比漕运更便捷,而且还不会产生那么多的漕运之弊,他们难道不知道海上贸易能够富国,不,都知道!

但是海禁长禁,就算偶尔一开也不过就是昙花一现罢了,究其缘由,不过利益罢了。

南边的世家大族根深蒂固,他们培养的官员遍布天下,朝臣不知道多少人为他们张目,地方上他们和官府沆瀣一气,和各地卫所将领勾连甚密。

这些世家豪族牢牢把持着商道以及各种各样的利益途径,而海上贸易就是其中很大的一块!

父皇给你举个例子,假设一斤好茶在大明能卖一两银子,一匹丝绸卖它个五两,可要是运到海外去卖值多少?

一斤茶叶就能卖五两甚至八两,十两,一匹丝绸就能卖十两二十两!

这是多大的利润,这就和晋商一样,晋商明知道往草原上贩卖违禁品是杀头诛连的大罪,可是依旧不管不顾,铤而走险!

海上贸易如此丰厚的利润,世家豪族自然需要把持在自己的手里面,可要是朝廷开了海,那么就会有数不清的中等商人,想方设法的将货物贩卖到海外去,如此一来,利润必然锐减!

对于世家豪族而言,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自家的利益被侵害,所以他们肯定不希望朝廷开海。

另外还有漕运,漕运千年,早就形成了一整套的利益链,那些运河沿线的官府谁不从漕运利益当中大捞特捞,那些底层的小吏,谁又是善茬!

至于被盘剥的商贾,最后也肯定不会甘心自己的利益受损,那么他们被盘剥出去的利就会转嫁到寻常百姓头上,说来说去,最终受损的倒霉的也就是无权无势的百姓罢了。

有这样的利益链存在,他们当然也不愿意开海,否则走了海运,只要有些能力,谁还愿意走漕运来忍受盘剥。

久而久之,这就形成了一条约定俗称的潜规则,不管是谁在朝堂上面,谁拥有话语权,就一定会极力去反对开海,想方设法的去鼓吹开海的严重性,深宫中的天子能知道什么?于是被忽悠是必然的。”

听到忽悠这个词,薛后与长公主掩嘴轻笑,朱载垣想笑却不敢笑。

“为了不让朝廷开海禁,官员和豪族们也算是煞费苦心,毕竟皇帝也不是傻子,皇帝还有锦衣卫和东厂去调查,可要是真的呢?

倭寇不断肆虐,今天杀了多少人,明天抢了哪个乡,这个月破了一座县城以至于生灵涂炭,下个月又杀的什么地方血流成河。

这些都是事实,是地方官府和地方卫所不作为甚至是放任自流造成的事实。

甚至于地方豪族和倭寇勾结在一起的例子其实都不算是少见,如此一来,倭寇岂能被剿灭,岂能不越演越烈,倭寇不灭,海禁如何能开,海禁不开,这利益自然而然也就得到了保证。

嘉靖八年正式解除海禁,利益受损的地方豪族自然不会甘心,然而地方军区剿杀倭寇的同时,找到证据,直接诛杀几个沿海世家豪族,让这些南方豪族见识到了父皇的狠辣、手段还有决心,他们也只能认命!

毕竟和利益比起来,命显然更重要一点,然而如此被动剿贼,治标不治本,非父皇之所愿,因此父皇决意亲征,但亲征决不仅仅是为了消除倭寇之患!

区区倭患还不值得大明兴师动众!”

“那陛下为何还要御驾亲征?”薛后难得插了句嘴。

朱厚炜冷肃道:“因为朕知道日本这个民族深深刻在骨子里面的狼性!

他们孤悬海外,岛上如地震、海啸、暴风、火山喷发这一类的灾害层出不穷,所以这个倭国人无时不刻都在想着有一天能够离开海岛,找到一片富庶肥沃的繁衍之地。

在其周边,还有什么地方比华夏大地更合适?

所以这群饿狼早就将目光看向了华夏,他们为何要派遣遣唐使,是因为他们入侵朝鲜,被大唐狠狠教训了一顿,所以意识到了大唐的强盛,于是想着吸取大唐的一切来强化己身。

为何要派遣遣宋使,甚至恬不知耻的让无数的女人来宋朝借种,是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这个种族不行,更是为了学习大宋先进的经济文化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他们一直在学习,在孜孜不倦的汲取华夏文明,而华夏王朝开放包容,不管是大唐还是大宋都没有人意识到这个国度真正的用心!

更不会切身体会到倭人的狼子野心,在他们看来,倭国向自己称臣纳贡,那么就和安南、暹罗或者朝鲜这些附属国没有什么两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