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征服者 > 第六百二十六章 平衡

大明征服者 第六百二十六章 平衡

作者:酒老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2:49:29

第六百二十六章 平衡

朱厚炜哈哈大笑,很显然,太子的回答让他非常满意。

“陛下为何这般高兴。”薛后款款而来,三十出头,育有一儿一女的薛后,这岁月似乎没有在她身上留下丝毫的印记,和身边的皇嫡长公主朱亦瑶站在一起如同姐妹一般。

“父皇圣安……”娴雅公主微微一福。

朱厚炜淡笑看着母女两个道:“听说你们在御花园散心,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薛后笑道:“御花园就那么点大,这些年都走遍了每一个角落,还有什么好看的,臣妾和瑶儿荡了会秋千就回来,陛下来,也不让人告诉一声。”

朱厚炜笑道:“深宫似海,别说是皇后,就是朕待的都有些厌烦,不过你们倒是可以去大明园去玩玩,那里可比御花园好看多了,可以说这座大明园乃是集合了全天下的园林艺术,乃是集大成者的皇家园林,更是整个世界的万园之园!”

薛后噘嘴道:“不去,那园子还不知道哪天能修好,到处都是灰扑扑的,唯一能玩的动物园也被太武皇占了,臣妾这妇道人家,去了作甚……”

朱厚炜也不勉强,说道:“最近天下无事,那么有些事我呢就打算提上日程,不过终究还是放心不下,所以来坤宁宫来看看垣儿的学业进展如何。”

“陛下打算御驾亲征了?”

朱厚炜笑道:“就知道什么都瞒不过你,不错,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半年内,我打算提兵三十万,亲征倭岛!”

朱载垣明白了……

父皇亲征,那么大明就必须要由储君监国,但是父皇还是不太放心他,所以来了坤宁宫……

朱厚炜看向朱载垣肃声道:“皇儿乃大明之储君,是大明帝国未来的皇帝,如果让皇儿执掌这片江山,皇儿打算如何治理?”

朱载垣知道真正考验他的时刻到了!

“儿臣会以百姓为念,将父皇这嘉靖朝推行的大政继续贯彻执行下去,发展工商,促进农业,鼓励民间向学之风,整饬吏治,强化军队,发展经济,督促基础建设,务必让大明国富民强,国泰民安!”

非常中规中矩的回答,没有什么新意,但是也挑不出来半点毛病。

“皇儿的回答,朕说不上满意和不满意。”朱厚炜苦笑道:“但是父皇知道皇儿说的这些,说起来容易,但是想要一直保持下去,并不简单。”

朱载垣俯身做倾听状,他太了解自己父皇了,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其中的分寸他还是能拿捏的轻的。

“治理国家不是泛泛其谈,更不是喊上几句口号,就能治理的好的。”朱厚炜叹道:“父皇登基至今十八载,之所以事必躬亲,甚至不成体统的亲自撸袖子下场和满朝的大臣博弈,不是父皇愿意,而是不得已……

因为大明等为父继位的时候,看起来是歌舞升平,可实际上呢?实际上早已千疮百孔!

皇儿或许心里面会觉得父皇说的这千疮百孔有些夸张,但是父皇告诉你,一点都不夸张!

君王之道在于平衡,大明的权力博弈平衡吗?不平衡,甚至是严重失衡!

对于平衡,无非就是从外戚、宗室、勋贵、武将、文官还有宦官当中找到平衡点,让他们相互牵制,相互掣肘,任何一方都需要都想要得到皇帝的支持,如此一来,君王才能坐稳江山。

但是在大明……外戚是不存在的,大明的皇后大多出身小门小户,如你母后的父亲也只是位秀才,极少数是如永乐帝的徐皇后那样出自于中山王府,但是永乐帝靖难成功之后也限制了魏国公和定国公府的权力。

至于太祖皇帝则更狠,为了给建文帝扫平障碍,直接掀起蓝玉大案,前后珠连淮西勋贵多达数十人,故而大明从未听闻有外戚乱政之事。

至于宗室,皇儿想必也清楚,永乐帝不想后世子孙也走他的老路,所以对宗室采取的乃是荣养,圈禁于封地之内的政策,剥夺宗室藩王的统兵大权,只允许保留少量护卫,还派锦衣卫和官吏时刻监视,如此一来即便藩王造反,也很难威胁到皇权统治,因此宗室可以忽略。

大明的勋贵……太祖皇帝杀了一大批,等到永乐帝继位,靖难功臣又上来一批,可惜的是土木堡之变,大明的勋贵彻底被打断了脊梁,老一辈能和文官当面较量的勋贵几乎尽数凋零,而袭爵的勋贵,哪里会有祖辈的血勇……

也是自土木堡之变以后,文官势力彻底崛起,他们把控了朝政,限制了皇权,甚至还和将门勾连,皇帝最终能够倚仗的只有宦官!

皇帝想要做什么事,也只能依赖宦官,于是东厂应运而生,靠着忠犬锦衣卫和行事毫无顾忌的东厂番子,皇帝才在两者之间寻找到了平衡。

于是大明的平衡出现了奇特的三角平衡,也就是文官为了限制皇权可以不顾一切,而宦官的出现则是无所顾忌的去压制外朝,然而皇帝只需要一句话就能把权倾天下的宦官给送上断头台,刘谨就是最好的例子。

正德朝刘谨威风了四年,死于图谋造反,这样的罪名至少父皇是不相信的,因为一个人不管去做什么事,首先要分析得失利弊,刘谨为何能压服天下,让全天下九成以上的官员在其面前瑟瑟发抖?

是因为他仗着皇帝的势,如果没有了这股势,他刘谨算个什么东西,所以这个天下,最不可能谋反的就是他自己才对,因为谋反对他而言半点好处没有,也连万分之一成功的可能性都不存在,他为什么要谋反?

然而刘谨死了,很显然是被外朝联合内廷陷害,因为不除了刘谨,外朝官不聊生,内廷还被其死死打压,而这个结果是两方都无法接受的。

皇兄乃是性情中人,最受不了的就是被身边人背叛,于是在所谓的证据面前根本没去考虑逻辑和合理性就下旨凌迟了刘谨!

然而刘谨一死,这三角的平衡关系便再次被打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