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征服者 > 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臣该有的决断

大明征服者 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臣该有的决断

作者:酒老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2:49:29

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臣该有的决断

“陆运、河运还有海运,乃是最正常的三种运输途径,也各有各的优点和劣势,但这并非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还是民生!”

朱厚炜的脸色此时显得无比严肃道:“大明施行海禁政策是因为倭寇肆虐沿海,为了防止百姓与倭寇勾结,故而太祖皇帝下旨海禁,禁止百姓片板不得下海!

朕不评判海禁政策是对还是错,但是在朕看来,即便是对的,也免不了舍本逐末之嫌。

华夏有句古话说的好,叫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海洋对于沿海百姓而言就是赖以生存的根本,失去了海洋,又没有足够养活全家的土地,朕倒要问问杨爱卿,百姓该拿什么生存!”

杨一清笑了笑,却没开口,因为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脸上变显得很是尴尬。

“百姓为了生存,就只能偷偷摸摸下海,可一旦被抓住就是杀头的罪过,你让沿海百姓怎么办?

于是只能走私,然后跟倭寇裹挟在一起,反过头来劫掠沿海,百姓被劫掠的多了,生存更加艰难,于是越来越多的百姓从了贼,成为海盗和倭寇!

这就是典型的恶性循环,甚至于一支千人的倭寇队伍,真正的倭寇只有几十,其余的都是大明的百姓!

朕不怪这些从贼的百姓,因为朕知道他们是被逼的,但凡还有活路,谁愿意过刀头舔血的日子!”

“陛下说的是……”杨一清沉叹。

“倭寇岛国如今正处于战国时代,那些倭寇匪首只要战败就没了立足之地,于是只能出海,找一处小岛苟延残喘,他们也要生存,于是就会劫掠,这种情况持续了一百多年,但还没有达到顶峰。

在朕看来,最多还有几十年……”

后面的话朱厚炜没说,杨一清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皇帝说的几十年是个什么意思。

“海洋是大自然赠予人类最大的财富,海洋也蕴藏着无比巨大的财富,如何利用海洋,让沿海居民可以活的更好,才是执政官员该去考虑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推诿避责,那朕这天下还要官员何用!”

“臣惶恐……”

朱厚炜冷声道:“大航海时代已然被大明率先开启,满朝上下谁知道大航海对于文明进程意味着什么?没有!

满朝官员只会因循守旧,只知道死守教条,不知变通,海禁,禁的不是倭寇!禁的是我大明百姓的活路!

满朝诸公可曾想过?想过,只是懒得搭理罢了,而卫所兵身为大明不拿军饷却吃着皇粮的正规军,他们连区区倭寇都剿灭不了,反倒让倭寇之势越演越烈,简直就是百无一用,浪费粮食!

现如今沿海军区驻有重兵,新军将士数次围剿倭寇,成效斐然,如今沿海倭寇不敢说销声匿迹,至少也不会如正德年间那般猖獗!

但以军队剿之,终究是治标不治本,海禁一日不开,沿海一日难定,杨爱卿身为内阁首辅,觉得该如何处置?”

杨一清正色道:“其一,开放海禁,让沿海渔民生计有着落。

其二,沿海沿线驻军当时常出动清剿匪贼。

其三,当派遣水师巡弋外海,但遇倭寇立即剿灭之。

其四,明发旨意告知沿海,以前从贼从寇之百姓当立即返乡,定下期限,期限内返乡既往不咎,过了期限一律视为谋反!”

朱厚炜很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才是一位大臣该有的决断。

儒家的大臣并非都是无能之辈,尤其是对于朝堂上这些从政几十年的官员而言,他们当中还是有不少能力、手腕、魄力都相当厉害的人物,只不过整个官场的大环境决定了官员的为官之道,趋使他们成了庸碌之官。

现在朱厚炜就相当于手里面拿着一根鞭子不停的抽打满朝的官员,让他们知道在嘉靖朝当官,想玩中庸那一套根本不可能!

以为混够了资历加上朝中有人就能稳步攀升?那是做梦!

嘉靖帝做不到掌控全天下的官员,但是眼皮子底下的朝臣还想尸位素餐,那不滚都难。

杨一清提出来的四点如果能够完全有效的实施,那么倭寇之患必然会在大明绝迹,但是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却难,其余三点不说,就拿水师来看就很难实现。

大明的水军力量从来不弱,福建、两广的水师本身就肩负着剿杀海盗的重任,然而事实情况是因为倭国战事日烈,导致倭寇越来越多,劫掠沿海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以水师的力量剿灭小股海盗不成问题,但是巨寇呢?

动辄就是数百上千战船出动的海盗,就算是官军看到也只能避其锋芒,大明水师的火力确实远胜海盗,但是海盗要是舍生忘死,四面围攻玩接舷战,就算官军强悍也扛不住……

一般巨寇如此,更不用说后世号称‘徽王’的海上巨盗汪直还有把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都揍的屁滚尿流的郑家舰队了……

想要平灭海盗,在朱厚炜看来,起码要拥有两三支由钢铁巨舰组成的舰队,划定区域来回扫荡,用海军和陆军配合直接灭了海盗老巢!

海盗最常规的作战方式是围攻接舷,但是在拥有高速机动能力的蒸汽战舰面前,他们脆弱的就跟三岁的娃娃没什么两样,还想接舷?能让你跑了都算朱厚炜输!

但是三支舰队,就算每支舰队只有十艘,那也是三十艘钢铁巨舰,按照天津卫船厂如今的生产力,三十艘……起码得十年!

“就按杨爱卿说的四点去办,晓谕福建水师提督还有两广水师提督,浙江水师提督,告诉他们尽最大能力制造宝船巨舰,财政方面,朕会给予各地水师最大支持,朕要拥有足够多的海上战力,剿灭肆虐之倭贼,另外还要为以后移民做准备!告诉他们,剿灭倭寇,朕给他们升爵,倭寇若是还登陆沿海,劫掠我大明百姓,论罪议处!”

“臣遵旨!”杨一清领旨,他能感受到皇帝的急迫,更能体会皇帝的无奈。

皇帝最关注的其实还是移民,按照内阁的初步估算,在皇子成年之后,皇帝就会发动对美洲、澳洲的殖民战争,届时需要多少移民人口来完成殖民统治?

至少五千万!

按照现在水军的规模,想要输送五千万人出海需要多久?

很显然皇帝根本不想等,所以他哪怕不喜欢木船,也决定先以扩建水师规模为主!

皇帝的眼光实在是过于长远了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