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征服者 > 第三百八十二章 风声

大明征服者 第三百八十二章 风声

作者:酒老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2:49:29

第三百八十二章 风声

“风闻奏事难道就一定是错的。”陆完冷哼道:“宋仁宗提出风闻奏事,是为了广辟言路,是为了让言官不用惧怕因奏事弹劾而获罪,故而宋廷才有了仁宗盛事!”

但凡不是言官之官员就没一个喜欢言官的,哪怕自己以前做过言官也是一样,因为言官的职责就是弹劾,满朝的大臣谁没被弹劾过?

风闻奏事,无需担责,固然是对言官的保护,但同样也是放任,没有了后顾之忧的言官为了凸显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进而疯狂攀咬,对与错不重要,重要的是咬没咬,没咬就是失职!

“言官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开言路,纠察不法,让天下官员警省自身,然而很显然,今上有更多的途径知道天下事,所以今上不需要言官,陆阁老说的意思,本辅心知肚明,但是没用,今上独断专行,根本不以臣下意志而转移,想要说服今上,殊无可能……”

值房内因为杨一清这句话而陷入死寂,众官很悲催的发现一个他们一直有意识去忽视,却真实存在的事实。

嘉靖帝独断专行,满朝的大臣竟然还无可奈何!

要知道这种现象在太宗皇帝之后就没出现过,想想看,历经千辛万苦才登入朝堂的官员谁不是人杰,他们会斗不过长于深宫的天子?

笑话!

只可惜笑话一点都不好笑,至少在嘉靖朝可笑的肯定不是皇帝,满朝经历过正德皇帝到嘉靖帝这几年间权力交替的官员,赫然发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自嘉靖一上位的那个时候起,皇帝的施政路线就清晰的一塌糊涂,控制财权,摆脱皇家对朝廷的依赖,让皇帝想干任何事都不受外朝掣肘!

有了银子腰杆子就硬,有银子皇帝就可以放开手,毫无顾忌的根据自己的理念去改变天下!

嘉靖帝改变天下的路线很明确,他不在乎宗室、官场、士绅和勋贵这些本来和他利益相当的群体,他在乎的只有银子!

于是皇帝通过种种手段让自己有了银子,有了银子之后悍然褫夺了军队,然后反过来用军队对朝廷施压!

这其中的一切看似云淡风轻,实则极其凶险,满朝的大臣自大惯了,在一开始的那段时间内也没意识到皇帝隐藏的野心,等意识到的时候,想要反压,已然迟了。

短短三年时间,嘉靖帝凭借一己之力让大明让整个天下完成了不可思议的蜕变,也正是这种蜕变,让满朝官员终于发现嘉靖帝真正看中的是什么!

不是银子,银子只是嘉靖帝去实现自己施政目标的工具,所以嘉靖帝挥金如土,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两银子扔出去的时候连眉头都不带皱的。

嘉靖帝的心里面装的是军队和百姓!

在读书人的眼里,武人是厮杀汉,是贼配军,是导致社稷不稳,国家动荡的潜在威胁,所以他们看不起武人,想方设法的去限制武人。

至于百姓……

那不过就是泥腿子罢了,是可以随意盘剥、酷虐的对象,他们对小民不屑一顾,当民是水能载舟这句话是放屁。

但是嘉靖帝真正做到了什么是‘君为轻、民为重、社稷次之’,也真将这句话落到了实处!

要知道当初洪武皇帝将孟子牌位移出孔庙,就是因为这句话让太祖不爽,当然太祖皇帝出身民间,经历了无数的磨难才登临绝巅,他体民恤民,但是他不能忍受说他轻……

而嘉靖帝则完全不在乎这些虚名,他对军队做出的一系列举措,在短短时间内获得了新军的效忠,以商行币,又迅速恢复了大明纸币的信用,还废除徭役,承包做工,快速在民间建立了无比巨大的声望!

一桩桩事细雨无声却又雷霆万钧,嘉靖帝就好像是一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无敌军师,走一步算三步,眼花缭乱的手段让满朝官员只能疲于应付,他么的想抗争,大道理还说不过年轻的皇帝……

儒家官员韧性极强,当他们发现无法抗争的时候往往就会选择逆来顺受,这就好像当初刘谨势压全朝的时候那样,满朝上下恨不得把刘谨千刀万剐,可依旧选择隐忍,直到时机出现才亮出了利刃,一击致敌于死命!

皇帝和太监自然不能相提并论,但是现在的嘉靖帝给满朝大臣的感受就是,比起面对刘谨时候还要无力,既然无法反抗那便只能受着!

陆完难道不知道言官被废除已是板上钉钉?

他知道,但是他更清楚无力改变,他也愿意相信杨一清抗争过,并且争取到了裁撤东厂作为利益交换,至于废除天眼,谁都不会在意,谁也不会当真,因为这本身就是个笑话。

此番官制改动,利益受损最大的自然是身为都察院一把手的陆完,所以陆完很不爽,不爽就要发泄,现在发泄的差不多了,静下心来也开始体谅杨一清的难处。

没办法,谁让他们伺候的君王是嘉靖呢,而且在这看不太懂的世道,在被君王一次次打脸之后,满朝也学乖了。

他们没有长前后眼,所以也看不出来皇帝改官制蕴藏的深意,但是他们知道反对没用,或者说找不到理由反对。

六部不能改?谁说的,千年间改动的官制多了,这个理由反驳,就连他们自己都知道站不住脚。

皇帝要分化权力要玩平衡要集权,这和当初太祖皇帝废除几千年的宰相制何其相似,掌控军队,深得民心的皇帝,现在屁股底下的皇位坐的极稳,群臣要是拼命,难道就不怕皇帝找借口掀起大案?

被召集而来的众官一个个垂头丧气的离开了内阁,皇帝强力改革官制,众臣却束手无策,只能说明抗争皇权的又一次失败,不过失败的次数多了,似乎也算不得多大的事。

杨一清送走众官,自顾喝了口茶,他在回忆今日在御书房奏对的细节,然后陡然间发现自己似乎忽略了一件事!

皇帝竟然打算留武定侯一条命?

以杨一清对皇帝的了解,当今天子为了笼络军心,可谓是呕心沥血,他若是留武定侯一命,难道不怕失了军心?

不大一会功夫,内阁属官进了值房,脸色极其凝重汇报道:“首辅大人,外面传出风声,陛下君前召见首辅大人,随后赐死了武定侯!”

杨一清手中茶盏落地,满脸的惊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