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征服者 > 第三百五十六章 力

大明征服者 第三百五十六章 力

作者:酒老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2:49:29

第三百五十六章 力

“水烧开了以后为什么能将壶盖顶开?诸位爱卿都知道能顶开,却从来没有往深处去想,然而朕想了!

在朕看来,这是力,向上的顶力,人在游泳的时候为什么能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有向上托的浮力,苹果长在树上面,为什么成熟了以后会掉在地上?

这是因为大地有牵引它下落的力,朕称之为引力,人的拳头击打出去,为什么会让人感受到疼痛,这是因为被打的人也受了力,是冲击力。

人在走路的时候可以走的很快,可要是被人顺地拖着走就会变慢,为什么?这是因为人体和地面产生了力,摩擦力!

一根筷子可以轻易折段,是因为人自身的力量达到了筷子能够承受的极限,可一百根筷子绑在一起再试试,很显然折不断,这是因为一百根筷子能够承受的力超过了人本身能够达到的极限力量。

这个世界上,力是无所不在的,只要带着一颗求知若渴的心,那么就会发现很多很多奇妙的东西,若是能够运用起来,必能改变世界,造福于天下。

朕小时候就醉心于匠学,这在诸位爱卿眼里,属于典型的不务正业,更不该是一位皇子该去研究的知识。

可众爱卿如何知道格物致知里面的学问如天空一般高远,如大海一般辽阔,学好了格物,这天底下不论走到哪里,何愁没有富贵荣华!”

“臣等受教……”一干大明的柱石之臣已是心悦诚服,尽管被年轻的皇帝当成一无所知的孩童来教有些不爽,可没办法,皇帝说的这些他们本身就不懂。

皇帝说的这些力,他们虽然依旧是一知半解,但也得承认,这些力确确实实,一直都存在,但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即便存在能有什么用?

“燕京大学中学部有专门的力学原理研究,到了高中部,则会研究如何合理的运用各种各样的力,就拿这蒸汽机来说,朕当初观壶有感,就想着一壶水烧开了能够顶开壶盖,却顶不翻壶盖,这说明水烧开之后的力只能顶开壶盖。

那么力如果更大一些呢?如何才能将这个蒸气的力运用到实际当中呢?于是朕开始不断的研究,在诸位爱卿眼里这是胡思乱想,然而朕不这么认为,哪怕是打发无聊的时间,朕也投入了进去。

三年后,朕通过反反复复的观察和实验,终于设计出了蒸汽机的构想,当这个构想闪现的时候,即便是朕自己也觉得有些荒诞。

但是荒诞不荒诞无所谓,因为朕会去尝试,失败了不算什么,可万一要是成功了呢?

于是朕和宫里伺候朕的太监不断实验,又让他们去宫外寻找工匠,尝试打造,失败了无数次,也尝试了无数次,花费十年之功,这蒸汽机诞生了……”

众臣已然是彻彻底底心悦诚服!

不服不行啊,这列火车装载数千人能在铁轨上奔驰如飞,能用半个时辰就从通州跑到北京,这还需要说什么?

铁打的事实摆在眼前,如果你还能反驳格物之学,那就真的是睁眼说瞎话了。

所以现在众臣也都学老实了,皇帝不管做什么,说什么天马行空的话,在众臣看来完全不切实际的构想,他们都不会反驳,被打脸一次两次也就算了,老是被抽,丢不丢人?

火车,人在天上飞……皇帝还说过能亩产数千斤的土豆,还有能亩产上千斤的水稻……

杨一清都不敢想象,如果皇帝说的这些真的能一一实现,那将会意味着什么!

那无疑是意味着百姓再无困顿之忧,人人都能吃饱肚子,能吃饱肚子就意味着国泰民安,而国泰民安则意味着天下大治,社稷大兴!

“众所周知,船之所以能漂浮在水上,是因为木头轻,水的浮力能够托起船只让其不会下沉,可钢铁太重,扔进水里就会下沉,因此造船只能用木头,不能用钢铁。

这个道理很浅显,几千年来造船的船匠都是这么理所当然的认为的,但是朕觉得钢铁可以飘在水上!

很简单,木船能够披上铁甲,能够架设数百上千斤的火炮,这些都是钢铁,为什么不沉?

这说明水的浮力依旧大于船只本体,那么若是打造出的钢铁战舰也能让浮力大于船舰本身呢?那钢铁不就能漂浮在水面上了?

这个世上从来就没有不可能实现的东西,只要敢想,敢去尝试,敢坦然面对一次次的失败,那么朕相信就算是钢铁都能在天上飞!”

众臣觉得如果皇帝说老母猪能在天上飞,或许更靠谱一些……

当然,现在众臣吃一堑长一智,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皇帝自己开心就好。

朱厚炜说的有些意兴阑珊,在这个时代他无疑是孤独的,不过他已经习惯了,他现在最大的乐趣就是诞生出一个新事物,然后看着众臣目瞪口呆的表情,自己再来上一通长篇大论,狠狠科普一下理论科技……

如果说朱厚炜把持财政,众臣无力应对,皇帝掌控军队,让满朝感受到了压迫,可是想要众臣心悦诚服真的很难。

因为到了大明朝,文官的力量几乎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巅峰,他们压制皇权,可以视皇帝的旨意为无物,除了君臣的大义名份外,皇帝基本上在任何方面和文官集团对抗都会落入下风。

朱厚炜利用君臣大义,绕开文官实行自己的政策,以最快的速度把控住财权和军权,这些手段让朝野上下感到害怕甚至惊悚。

然而君臣博弈从来不以一时论胜负,所以在皇帝空前的威压下,尽管屡屡处于下风,可众臣却没有真正从内而外服气过。

嘉靖天子,少年皇帝,没学过治国之道,也不懂帝王心术,满朝的大臣谁不是在官场摸滚打爬了一辈子的老狐狸?

他们凭什么斗不过一个少年郎!

然而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大明就发生了天崩地裂般的改变,种种护民护军之举,让少年皇帝在民间拥有了巨大无比的声望,纸币和信用的挂钩更是一举粉碎了宝钞带给民间的负面影响。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算众臣不愿意承认,也不得不承认这水就是满天下的寻常百姓,嘉靖帝也正是因为获取了无与伦比的巨大民望,掌控了财政和军队,所以即便他侵害了特权阶级的利益,却依然能够稳坐君位,不动如山!

凡此种种,说少年皇帝是一代圣君或许还言之过早,但说嘉靖帝乃大明一代雄主,却已是毋庸置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