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征服者 > 第三百五十章 我信你个鬼

大明征服者 第三百五十章 我信你个鬼

作者:酒老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2:49:29

第三百五十章 我信你个鬼

“没什么敢与不敢的,爱卿身为内阁首辅,朕也知道爱卿代表着天下官员的利益,有很多事做起来也是畏首畏尾,朕之所以说这些,只是让你知道,既然朕没有让你卸掉户部尚书的职位,那么爱卿便还是大明的财政部长,那么就有必要为了国富民富做出自己的贡献。”

财政部长……好新鲜的名词,杨一清苦笑道:“陛下说的这些老臣知晓,不过该如何去做,还请陛下示下。”

“商路商途在于货物的快速流通,商品流通的速度越快,产能自然也就会发展的越迅速,那么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路修了,运输便捷自然能促进商品的转运和流通,很多转运成本巨大的,以至于得不偿失的货物也能够快速流往各地。”

“臣明白了,以后每年都会拨出一些银子给工部,让工部……”

朱厚炜摇了摇头道:“工部官员督造官道不是不行,但是朕觉得有些慢了,朕对于道路的最初规划是要将这天下间的所有府州之间的官道进行一次大修,摒弃掉原先坑坑洼洼的土路,改为水泥路或者柏油路!”

杨一清倒吸一口凉气!

皇帝的口气大的能冲破苍穹!

所有府州之间的官道全部重修,还用水泥!

那个什么柏油路杨一清不懂,但是听皇帝的语气这柏油路的造价肯定不会比水泥路便宜,简单点来说,这得花多少银子?

估计就算把户部卖几十年都未必够吧?

这哪里是败家,这已经是败国了……

“杨爱卿是觉得花费太大?”

杨一清苦笑道:“难道陛下觉得不大?臣知道陛下的雄心壮志,但是陛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治大国如烹小鲜,岂能一蹴而就?”

“朕什么时候说过要一蹴而就?”朱厚炜笑道:“修路兴学乃是百年大计,可不是脑袋一热就能办成的事,至于这代价确实是大了些,不过朕觉得以当今大明的国力是能承受的住的,而且朕也说过,目光要放的长远,今日所做的一切花的代价,为的是以后的收获,这个急不得,但是什么都不做,注定一事无成,就好像农人种地,他们在田里面劳作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收获,这两者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杨一清默然不语,皇帝就算说的再有道理,画的饼再大,他也不可能为之所动,穷人思维就穷人思维,还是那句话,既然他现在还是户部尚书,那么就不能让户部财政刚刚好转没多久的时候再次陷入危机。

“这样吧。”朱厚炜也知道让杨一清拔毛没那么容易,于是笑道:“让户部以一己之力整修天下官道不现实,杨爱卿也不会愿意,那么朕和杨爱卿打个赌如何?”

“怎么赌?”杨一清本来准备说不赌,因为他感觉这是皇帝再给自己挖坑,不过读书人有读书人的傲气,话到了嘴边却又变了。

“简单!大明两京十三省,杨爱卿可以随便选一地,交给工部去督修,朕也选一地,我们一起修路,看看是朕修的快还是杨爱卿修的好。”

杨一清都快郁闷吐了,这哪里是打赌,这分明就是皇帝换一种办法让户部掏银子修路,而且他连问都不用问都知道自己输定了。

都是官僚,杨一清在官场上打滚了一辈子,官场上的污秽他比谁都清楚,让工部督造任何建筑,工部官员要是不从中贪墨掉三四成,那除非日夜颠倒,乾坤混乱……

当然,这绝对不是说工部的官员从上到下都是一群贪官污吏,事实上是天下乌鸦一般黑……

官员贪墨,自古至今都没有断绝过,皇帝要高薪养廉,在杨一清看来纯粹就是白费心思,不过这种事他不可能质疑,否则得被口水喷成筛子。

对于内阁来说,嘉靖帝是从骨子里面不信任官员的,但嘉靖帝是个绝顶聪明的皇帝,他知道如何避重就轻,更知道如何跟外朝官员做斗争。

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嘉靖帝抓军权和财权却不限制官员自身的权利,如此一来,天下官员就如同温水里面的青蛙,尽管难受却不是无法忍受。

满朝上下最难受的是六科十三道的御史言官,在大明言官风闻奏事,不管弹劾谁,不管对还是不对,他们都能不管不顾的冲上去狂喷,因为喷的是政治资历!

所以言官才位卑而权重,甚至有给个侍郎都不换的说法,因为就连各部尚书都不会对各科的给事中假以颜色,言官也成为攀升青云路最快捷的官位之一。

然而在嘉靖朝,言官算是彻底栽了,因为嘉靖帝采取的是不争不辩,完全无视言官诉求的态度,言官上的折子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一概不理,你在大殿上开喷,不管你喷什么,嘉靖帝都当没听见……

皇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皇帝要靠文官去治理天下,而官员同样需要皇帝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诉求,两者之间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现在皇帝把言官当成屁,言官岂能不绝望,现如今的情况是翰林出了翰林院以后不想成为言官,而言官已经开始积极的谋求外放或者准备升官,进而脱离言官这个群体了……

现在皇帝提出皇家和户部加工部进行一次赌约,很显然就是明确的告诉他杨一清,指望工部督修官道,最后肯定是贪腐横行,届时会如何?

以皇帝惩大贪放小贪的性子,估计又有一批官员的人头要成为祭品。

但是皇帝明知道后果如何?为什么要这么做?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其实还可以说仁不掌国,然而官员都希望自己伺候的皇帝是宋仁宗,因为只有宋仁宗那样仁慈的皇帝,才是文人的盛世。

如洪武大帝那样让百官上朝如同上刑场的皇帝,肯定不是官员心目中的圣君,但是洪武帝驱逐鞑虏,恢复汉家河山,官员就算再不喜欢,也无法否定洪武皇帝的功绩。

“如果朕说这烟草能产生的利润足以修遍大明天下所有的道路,杨爱卿可信?”

杨一清哑口无言,我信你个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