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征服者 > 第六十三章 粮价暴涨

大明征服者 第六十三章 粮价暴涨

作者:酒老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2:49:29

第六十三章 粮价暴涨

“你就行行好,卖点粮给俺吧。”老爷子哭诉着用袖子拭眼角的泪水,可怜巴巴的看着正在装门板的伙计。

现在湖州粮价一日三涨,往日里一石粮食只要六七钱银子,现在一斗就要二两,粮价足足涨了十倍!

老百姓强忍着,每日里吃糠喝稀,就想着挨到秋收,然而这一场暴雨,什么都完了。

地里少了大半的收成,官府的税或者主家的租子还得要交,家里面还有那么些张口要吃饭,这是天要绝命呐。

可这些丧心病狂的粮商,每日里就卖那么多粮,一旦卖完立即收铺,才不会去管百姓的死活。

“粮铺的存粮不多,东家也在想方设法筹粮。”米行掌柜的出来止住汹涌的人潮叹息道:“东家也有东家的顾虑,若是一日售尽,以后粮食没了着落,官府那边也不好交代啊。”

“可您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街坊邻居活生生的饿死啊。”

掌柜的摇头道:“湖州等地天灾,官府已经行文朝廷,想来要不了多久就会有旨意下来,到时候府仓赈济,总少不了大伙一口吃的。”

这番话掌柜的这些日子都记不清自己说过了多少遍,说的自己都快信了……

“如今湖州百姓群情激愤,在下只怕粮价再涨,会有莫测之变。”张祈福声音中不无担忧,丰盛米行在湖州也是名列前三的大粮行,可比起将米行开遍浙江地界的常家还差的多。

可以说常正阳就是湖州府粮行的龙头,常正阳定下的粮价,各米行也唯有遵守,否则想要在米行混下去绝无半点可能。

抬价、限量全是常正阳在做,他们只要不想被排挤,不想以后连进货的渠道都被掐断,就只能唯常正阳马首是瞻。

但是张祈福已经嗅到了一丝危险。

“莫测之变?变在哪里?”常正阳冷笑道:“湖州府还在等朝廷的旨意,朝廷一天没有放粮赈灾的旨意到湖州,谁敢开仓?而且就算开仓又能赈济多久,想要熬过这次大灾,官府靠的是咱们粮商,官府对咱们抬高粮价,限量供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官老爷们不是傻子,知道在这个时候动我们粮商,湖州全府随时都要面临断粮的风险,一旦断粮,这湖州上下不知道会饿死多少人,到了那个时候,官老爷考虑的就不会是自己的帽子,而是自己的项上人头是不是能保得住了。”

“可大灾总归有过去的时候……”

“张东家是怕官府事后找咱们的麻烦?”

张祈福也是郁闷,常家在朝中有人罩,常正阳自然不用担心湖州府的找茬,可他在官场可没什么根基,往日里虽然也少不了孝敬,可官府真要找他的麻烦,那他的麻烦绝对小不了。

别的不说,就说现在知府要是让他去府衙,然后勒令他降价卖粮,他该怎么办?

限量倒还好说,可以拿库存不足来搪塞,但是粮价现在涨了十倍,民间已是怨声载道,这对于地方官府而言绝对不是好事,光是考评这一项,就没有哪个官员不为自身的前途去考虑。

届时来自官府的压力还有常正阳这边的压力,他是两头受气,两边都讨不了好。

“张东家、邹东家、刘东家,你们的顾虑常某清楚的很。”常正阳微笑道:“如今诸位面临的局面还有受到的官府压力其实都很简单,要知道越是这种时候官府越是不敢逼迫我等过甚,为何?因为不是罢市的罢市!

诸位各自米行的存粮还有能调集到湖州的粮食最少也不会少于十几万石,官府要是强令,诸位会没有办法应对?若是让市面无粮,百姓就算有再多的银子难道还能当饭吃不成?所以常某料定,这事官府就算想管也不会管,不敢管,更管不了!”

“官府有难处?”朱厚炜听了汇报讶异道。

唐寅无奈道:“属下去了府衙,冯大人说了,此乃民间商贾丧了良心来逐利,府衙无法出面,否则一旦让各大粮行关门歇业,只怕局面会失控。”

“失控?”朱厚炜寒声道:“怕失控就可以不管百姓的死活吗?看看这些日子湖州府涌入了多少灾民,照此情形下去,冯睿就不怕激起民变?”

“冯知府任期将满,他也不愿意在这个节骨眼上横生枝节。”唐寅叹息,这半个月来,湖州府涌入逃难的百姓达五千人以上,府衙虽然游说大户开了几间粥棚,可终究只能度一时之饥,长此以往,这灾民若是再次激增,一旦被有心人挑唆,后果简直难以预料。

一旦民变,被刺激红了眼的百姓第一个就会冲击大户和官府,只怕永王府也未必能被幸免!

当然永王府有永王卫护翼,就算灾民失了心智冲击王府,最后也必然会被尽数格杀!

但是很显然一向以贤明著称的永王,如果让永王卫造成这场杀孽,永王的名声基本上也就毁了一大半。

现在的局势要么靠朝廷要么靠地方粮商,没有第三种解决的途径,哪怕永王府和其他有良心的大户一样开粥棚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但是问题是朝廷一直杳无音信!

这才是最怪异的地方,这次大灾受灾的府州多达二三十,但是湖州肯定是最重的之一,因为湖州在太湖边上,连绵的暴雨导致太湖水位暴涨,漫出的湖水直接将湖州三成以上的田彻底淹没。

大灾救急怎么也得讲究个救急救重吧,也就是说朝廷只要拿出旨意,那么怎么也该先救湖州才是,更何况天子的亲弟弟永王的封地还在湖州,然而事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朝廷派下来的赈灾官员先去了苏州,然后去了杭州……

苏杭确实是一等富庶之地,但受灾情况远没有湖州严重,那么为什么不先赈湖州,很显然朝廷是为了保住江南财赋重地不不至受创过重。

至于永王的折子十有**被内阁压了下去,或者天子也被内阁蒙蔽,根本不知道派下来的官员直到今天还没来湖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