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征服者 > 第三百二十五章 包工头

大明征服者 第三百二十五章 包工头

作者:酒老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2:49:29

第三百二十五章 包工头

杨一清略微平复了心境问道:“朝廷并没有收到来自边关的急报,那么威武候草原大捷,想必是圣上告知于首辅,圣上的用意是?”

杨廷和凝声道:“威武候立下此等功勋,就算他自己不在意,可随之出征的将士却不能不赏,如何赏?一旦重赏,威武候的身份怕是要瞒不住了。”

“为什么要瞒?”杨一清不解道:“正德皇帝弃国之事,总不能成为史书上的悬案,按下官的意思,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倒不如借此契机,让天下人知晓内情,也免得胡乱猜测,反而有损圣上名声。”

“本辅也确有此意,因此本辅提议招威武候入京,圣上赐王爵!”

“王爵……”杨一清苦笑道:“凭借威武候的战功,赐王爵略微差些,满朝上下只怕也不会同意,可威武候本是帝君,就算退位也该是王爵,如此倒不算什么,现在主要是要看圣上有没有魄力将威武候的身份公诸于天下。”

“圣上兄弟之间的事,我等外臣无需多言,届时圣上自会决断,本辅之所以和你们说起这事,无非让诸位有个心理准备罢了。

本辅之所以提起这事,是想说说因为此事将会有什么影响,这也是本辅要说的第二件事。

在本辅看来,威武候草原大捷,那么大明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再无北患,那么圣上将会如何实行草原政策,此为一。

其二,北境无忧,那么大明九边也就不需要那么多的驻防兵力,圣上是否会裁撤边军。

其三,圣上一直打算整饬屯兵,此番大捷便是一个契机,此乃天子意志,我等难以改变,但不能无所作为,那么该如何应对?”

杨一清点头受教。

“圣上登基一年多,便折腾了这么多事,本辅可以想象,在未来的几年内,还不知道会有多少让外朝猝不及防的事会发生,一清颇有决断,日后便要靠你操劳了。”

“份内之事,岂能懈怠。”

杨廷和点了点头,然后露出一缕疲态,诸位阁臣自然不会久待,纷纷告辞而去。

嘉靖二年三月中旬,内阁首辅杨廷和因母丧回乡丁忧,杨一清任内阁首辅……

京城一如既往的平静,平静的就像是一潭死水,扔个石头进去都不带起涟漪的那种。

如果换做以前,草原能有这般大捷,估计满京城都会张灯结彩,变成欢乐的海洋。

毕竟对于中原百姓而言,草原就是世代寇仇,是一直亡中原之心不死的蛮夷,对此,南方的百姓感受或许还不太深,但是在北方老一辈的记忆当中,当年于谦北京保卫战的惨烈还有些许印象。

至于祖辈嘴里面口口相传下来,当初蒙古人占据中原时,把汉人当猪狗的事迹,也从来没有断过传承。

然而此番足以震古烁今的草原大捷,别说民间百姓不知道,便是朝臣几乎也都不知道。

知道的内阁觉得是威武候不屑报捷,而天子似乎也无意声张……

而在离京城并不算太远的天津卫,此时却是浪涛汹涌。

澎湃的海浪狠狠的拍打着岸边的礁石,而在离海岸不过百丈的地方,俨然已经成为一座巨大的工地。

被皇帝称之为‘大明海洋摇篮’的天津卫船厂,正在热火朝天的施工当中。

兴王朱祐杬手里牵着王世子朱厚熜,百无聊赖的在工地上转来转去。

皇帝侄子给他们这些承建船厂和铁厂的宗室,起了个不算好听的名字……

包工头……

这名字怎么听都觉得不太雅致,不过左右也就是一个称呼罢了,也当不得真。

在接下承建天津卫船厂的活之前,朱祐杬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建一座船厂需要用一百五十万两白银。

他在接下来之前可是仔细查过案牍,还派人问过会造船的工匠细细盘问过,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最多十万两,节省一点五万两就足以修建。

所以朱祐杬这才兴致勃勃的直接对船厂下手,而且他的几个兄弟似乎也对船厂感兴趣,不过最终还是他接手修建,足以说明兴王这一支更得亲侄子看中。

然而不干不知道,一干朱祐杬才发现,他想的实在是太简单了……

修建天津卫船厂,朱祐杬是承建商,可实际上他就是个负责后勤的……

后勤负责什么?

买东西,雇佣工匠和百姓做工,负责工人们的一日三餐还有劳工费的发放等等……

这他么都是什么事,堂堂亲王竟然干这个?

但是没办法,在如何修建船厂这一块,他朱祐杬说了不算,工匠说了也不算,说了算的是皇帝亲自给他安排的六个人!

这六个人还有响当当,听起来很是牛叉的头衔!

天津卫船厂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

天津卫船厂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

神他么工程师,神他么设计师……

但是就算朱祐杬再怎么腹诽,六人对他也是漠不关心,在他们眼里似乎只有船厂,其它的一切包括他这个亲王都是浮云。

不过最让朱祐杬感到不满的不是别的,而是人工。

这次修建船厂动用人力超过五千!

大明是有徭役的,甚至可以说只要不怕费事,这五千劳工完全可以动用徭役。

但是不行!

这是皇帝侄子三令五申交代的事,不管兴建什么,一律不许动用徭役!

无法动用徭役,便只能选择雇工,雇工是要花银子的!

多少银子?

朱祐杬算过一笔账,一位雇工一个月最低需要二两银子,那些不知所谓,被六人组认为是技术工的每月至少三两银子,折合一下按照二两五一个月来算,一个月就是七千五百两!

另外还有伙食,在船厂做工,一日三餐,包吃包住,这个吃指的可不是粗茶淡饭,而是荤素搭配,白米和白面敞开供应……

这他么同样是六人组规定的!

光是这吃这一项,五千人每月的消耗就至少一万两!

按照工期来算,光是人力消耗这一块,兴王就得支出高达近三十万两白银!

一百五十万两的承建银,光这一块就干掉了五分之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