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征服者 > 第两百三十章 丁忧

大明征服者 第两百三十章 丁忧

作者:酒老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2:49:29

第两百三十章 丁忧

“好!好!好!”朱厚炜将奏报拍在御桌上面,哈哈大笑。

皇兄当真是盖世猛将,就凭此战足以媲美冠军侯!

去年十一月,宣府总兵,威武大将军朱寿于乌拉特马加河寻找到鞑靼小王子主力,一场干脆利落的夜袭之战,阵斩小王子部近万兵马,俘虏六千降卒,俘虏蒙古小王子部族四万余妇孺孩童,俘获战马、牛羊无数!

鞑靼小王子逃窜,不知所踪。

如今朱寿大将军已押解所有蒙古人和牲畜返回,进驻于固原。

大捷!

足以媲美永乐帝的大捷!

新兴而起,对大明九边造成巨大威胁的鞑靼人,如今就像是一条被打断了脊梁的野狗,只能夹起尾巴,灰溜溜的逃亡。

有此战果,至少三十年内草原将再也不能对中原构成威胁,要是再决绝一点,草原百年之内也将再无大患!

“陛下,首辅杨大人求见。”

朱厚炜眉头一皱,杨廷和的来意他清清楚楚。

嘉靖二年三月初,杨廷和的母亲过世,按制,官员当回乡守孝三年。

这个制度对于任何官员都不例外,也就说别管你是首辅是朝堂第一人,还是压根没有什么话语权的九品小官,一旦遇到父母丧,就必须要回去丁忧守孝。

否则就是毫无人性,丧尽天良,基本上仕途也就彻底玩完了。

要是朝中重臣不丁忧,那言官一定会把你喷的连你祖宗都认不识……

不过也有特殊情况,就是夺情。

夺情的意思是朝廷夺取孝廉之情,是在守丧期未满的情况下应皇帝的要求重新任职,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

也就是说皇帝要你在忠孝之间选择尽忠。

大明历史上最著名的丁忧、夺情事件当属张居正时期。

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期间,父亲去世,按制,张居正得要回江陵为父亲守丧,那个时候的张居正正值如日中天时期,和李太后、冯保形成的铁三角,压的万历皇帝连气都透不过来,至于外朝更不用说。

什么吏部天官,什么六科十三道的言官,全他么唯张居正马首是瞻。

太祖皇帝废除了宰相,是不想让相权制约皇权,而永乐帝设立了内阁,是为了给他分担政务,等于是把相权给分化掉了,自那以后内阁首辅名义上是相,可离真正的宰相实权差了不知道多少。

但是张居正做到了,他以内阁首辅的身份做到了权倾天下,做到了压制皇权,做到了压服外朝,乃是大明唯一一个当之无愧的超级权臣!

但是没用……

张居正在首辅位子上面对大明做出了太多的革新,其中最重要的两项举措就是清丈田亩和清查隐户,而这两样得罪了满天下的士绅。

但是那个时候的张居正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四海蛟龙,谁敢挡在他的面前,他有一百种办法让你死的不能再死。

父亲死了,他如果回江陵,那么至少在他丁忧期间,内阁首辅得要换人,那么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出来的新政,随时都会面临人走政息的局面。

位高权重,贪恋权位也好,真心实意想为大明革新鞠躬尽瘁也罢,面对父丧他不想离开,却不得不走。

于是李太后让万历皇帝下旨夺情,叛逆期的小皇帝不愿意,却根本做不了主,于是下旨。

张居正婉拒,再下旨,再婉拒,再下旨,接受了……

君臣之间,把三辞三让的戏码做了个足。

然后张居正回家奔丧,朝廷的政务还源源不断的送给路途中的张居正做主批示……

不过张居正终究还是离开了权力中枢,那些被其权势压制不得不屈服的官员,在其离开之后,终究还是开始宣泄自己的不满。

而理由是现成的,夺情!

灭绝人伦,不孝之人,岂能忠君!

随后便是轰轰烈烈的倒张运动,只可惜铁三角太过稳固,有后宫、有内廷、有军队、有外朝支持者的张居正终究还是屹立不倒。

但是种子已经埋了下去。

复仇的种子也彻底种在了万历皇帝的心里。

终于张居正死了,没过多久,皇帝就撕下了伪装,轰轰烈烈的清算运动正式拉开了序幕,而倒张最严重的一条就是夺情!

没了张居正,铁三角缺了一角,于是万历皇帝联合外朝将冯保赶去了南京,太后从此也幽闭深宫,再无身影。

如今杨廷和的老娘死了,朱厚炜也打算夺情,但是他也知道杨廷和肯定不会愿意。

杨廷和不知道张居正,但是他知道如果他夺情,这辈子的名声必然是彻彻底底毁于一旦!

已经位极人臣,也该是为自己身后名考虑的时候了,为了权柄葬送身后名,委实过于不值。

所以朱厚炜已经决定让杨廷和返乡守丧,那么杨廷和走了以后,内阁首辅的位置就该由次辅梁储接任。

梁储老成持重,可身为次辅在内阁当中却没有什么存在感。

杨廷和不是张居正,他不可能独霸内阁的话语权,可梁储依旧不显山不露水,那说明什么?

朱厚炜也不知道说明什么,但是他觉得杨一清接任内阁首辅更加合适。

杨一清和梁储的年纪差不了几岁,但是前者精通军事,虽然已是六旬老人,可身上似乎还残留着年轻人的一丝丝热血。

而梁储是真的老了……

要是让杨一清绕过梁储接任,估计梁储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告老还乡。

“让杨首辅进来吧。”朱厚炜叹了口气。

杨廷和迈入御书房,正要施礼便听皇帝问道:“杨爱卿这是来和朕辞行?”

要求回乡奔丧的折子,杨廷和昨日便递进了宫,但是朱厚炜一直没批复。

拖字诀在这件事上是肯定行不通的,于是杨廷和直接入宫请辞。

“老臣正是此意,还望陛下恩准,让老臣回乡丁忧,为亡母尽最后一点孝心。”

“孝乃纲常之始,大明更是以孝治天下,朕能体谅杨爱卿的悲痛之心,却也只能说一句节哀顺变。”

“老臣谢陛下圣恩。”

“朕不会拦你,只是爱卿这一走就是两年多,回来的时候也快六十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