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征服者 > 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年

大明征服者 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年

作者:酒老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2:49:29

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年

嘉靖二年。

一年过去了,嘉靖元年对于大明的官场而言,简直无法形容。

正德七年,不靠谱的皇帝跑了,满朝对朱厚照已经失望透顶的大臣们怀着一颗期盼明君的心,将嘉靖帝扶上了帝位。

然而谁能想到,登基之后的嘉靖帝明的有些过头了,不是简简单单脱离了群臣的掌控,而是亲自撸袖子下场,进而压服整个朝堂。

大明的文官是倔强的,不过中期时候的官员还没有明末时候的文臣那般不要脸,但是以臣权制衡君权的思想自始至终都没有变过。

他们以指责君王的过失为荣,为此甚至不惜鸡蛋里面挑骨头,只要有借口喷皇帝,那么六科十三道的言官一定会铆足了劲冲锋陷阵。

得罪皇帝不是个事,被打了廷杖乃是荣耀,被撵出朝堂也没事,因为得罪皇帝而下野,只会博取一个忠直之臣的好名声,然后在民间博取巨大的声望,积累出雄厚的政治资本,迟早有一天可以卷土重来。

但是满朝的重臣,六科十三道的言官谁都没想到,他们迎来的会是这么一位主。

这就是一位权力掌控欲无比强烈,强烈到任何臣子敢于挑战君权,都会被他死死的压制。

可同时他又懂得放权,比如现在的内阁。

但是嘉靖帝真正厉害的是手段,手段狠辣,经验老道的根本不像是二十来岁的少年郎。

他可以为了银子,厚颜无耻的骗了全天下的藩王,还能丧尽天良的将成本不过几千两的王府卖出几十万两!

为了银子,他砍了几十名大小官员的头颅,抄了数家大盐商的家产,然后死死的将盐政的银子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

他也可以为了银子,不惜触动勋贵的利益征收矿税,不惜得罪满天下的士绅来征收商税。

为了银子,他开钱庄,做各种各样的生意,甚至还在御书房这样的地方两次召见浑身铜臭的商贾。

为了杜绝贪腐,他设立天眼,号称天子之眼无处不在的天眼,直接盯住了满天下的官员。

面对官员的抗争,嘉靖帝和你摆事实讲道理,怼的本就理亏的官员根本无从反驳。

面对言官的口水,他高坐龙庭,不训斥,不廷杖,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完全没有打压言官的意思,却我行我素,把言官的谏言当成了放屁,让言官的拳头好似打在了棉花上面,难受的要命。

皇帝有钱了,对于朝廷而言不算是坏事,要知道大明的财政从来都没有宽裕过,皇室也从来没有富裕过。

皇室不富裕,皇帝就会伸手跟户部要银子,比如永王就藩的时候,正德帝就朝户部伸手要了五十万,也就是说永王就藩的五十万两全都是户部给的,正德皇帝一钱银子都没出,大臣抗议就耍无赖,说来说去就是没钱。

永王前脚刚走,正德皇帝又要户部给五十万两银子修殿,最后吵了小半年,户部才抠抠搜搜的拿出了二十五万两,这才有了豹房。

现在嘉靖帝不差钱,不但将盐政得来的银子每年拨五百万两给户部,还自己承担了每年高达两百多万两的军费支出,还有商税……

商税这玩意触及到了士绅的利益,士绅的利益说白了就是官员自身的利益,那么官员肯定是不同意的,但是不同意的官员当中没什么有份量的……

有份量的大佬诸如内阁首辅杨廷和,户部尚书杨一清等等,混到他们这个位置,要考虑的问题层次比寻常官员要深的多了。

如果在自己执政的时期,大明财政空前良好,民间富裕,国家强盛,那么毫无疑问,他们这些嘉靖朝的重臣就是史书上的大明中兴之臣,也必然会名垂青史!

和这些比起来,些许的利益损失又没动到儒家的根本,满朝重臣自然不会太和嘉靖帝玩命的对着干,更何况还不一定能干的过。

可以说嘉靖帝以一己之力彻底扭转了财政危机,让贫明成了富明。

这样的君王自然值得朝中重臣倾力辅佐。

当然这也是时代的原因,要是明末朱厚炜没准都能非正常死亡。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朱厚炜难道不知道他一登基就急吼吼的要改革,必然会触及很多人的利益?

他知道,而且他也知道大明朝文官的强悍,比如为什么正德皇帝、天启皇帝落个水就嗝屁,比如宫女为什么要勒死嘉靖?比如红丸案中的泰昌帝为什么死的那么蹊跷。

朱厚炜绝对不是阴谋论者,也不是一定要往儒家的头上死命的去泼脏水,而是他本着质疑的态度去揣测事情的真相,免得自己重蹈覆辙。

所以朱厚炜一直都在提防儒家狗急跳墙,你要说宫里面没人被外朝收买,这种事就算说给鬼听,鬼都未必会相信。

现在还没真正触及到利益的核心,外朝还不至于孤注一掷,可小心才能使得万年船,防备是必须要防备的。

比如宫中宿卫的中高级将领都是永王卫里的对他忠心不二的老人,比如内廷,他信任的人和极力培养值得信任的人。

这世道就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但是没办法,至少在把外朝收拾服服帖帖之前,防患于未然是必须要做的事。

外朝的官员要是知道皇帝防范他们到了这等地步,估计得要伤心欲绝,然后一个个在大殿上把帽子摘了……

不过外朝腹诽的事也不少,皇帝拼了命的捞银子,怎么看都不像是个仁君,可事实证明他们是错的,因为皇帝虽然铆足了劲赚钱,和花起钱来简直骇人听闻。

天下兴学、大炼钢铁、修建船厂、今年开始给官员涨两到三倍的俸禄,每年拨给通州工业园用于什么研究的经费,还有用内库的银子来养军。

一笔笔银子花的跟流水似的,外朝光是想想都觉得肝胆皆颤。

可你要说当今皇帝是个败家子,那也是胡扯,皇帝生活很是节俭,日常膳食每顿也就五六个菜,颇有太祖遗风。

至于宫里面也有不少的宫殿年久失修,但是皇帝从来没考虑过要修殿。

皇帝年轻,血气旺盛,正是对女人最感兴趣的时候,然后他的后宫只有寥寥几个女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