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征服者 > 第两百九十二章 和稀泥

大明征服者 第两百九十二章 和稀泥

作者:酒老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2:49:29

第两百九十二章 和稀泥

“这就是大明朝的读书人!”朱厚炜的目光在满朝重臣的脸上一一扫过,怒斥道:“生员不得议政乃是祖制,先前有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砸了朕亲书之匾,如今更有上千监生围于承天门外,朕倒想问问满朝公卿,此事当如何处置!陆完你来说!”

左都御史陆完硬起头皮出列道:“臣以为当驱离之……”

“首辅的意思呢?”

“臣附议。”

“臣等附议。”

朱厚炜冷笑道:“好一个附议,满朝上下一条心,那么先前砸匾的那个监生,朕是不是也要因为群情激愤,就这么放了?”

杨廷和叹道:“臣以为当剥夺马慎之功名,遣散回乡,终身不得科举出仕。”

对于读书人而言,剥夺功名,不得科举已经算是极为严厉的处罚,就和当初唐寅被牵连进徐经舞弊案之后,处罚结果也就是如此,可叹一代才子,最终穷困潦倒,落魄而终。

杨廷和此举完全是为了保住马慎一条命罢了,怒砸天子亲书之匾,这罪要是真定下来,马慎被满门抄斩都不稀奇。

朱厚炜脸色阴沉,他当然知道这是杨廷和在和稀泥,是想要把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说白了,他要保的其实不是马慎,而是承天门外的上千监生!

监生就算再怎么不被正统的进士看在眼里,人家终究是读书人是名教子弟!

皇帝若是因为马慎的事迁怒上千监生,那么对于儒林而言,肯定是重大损失。

而且杨廷和最担心的还是皇帝会借题发挥,利用此事刻意为燕京大学造势。

至于祖制,杨廷和已经无力吐槽,嘉靖天子什么时候把祖制放在眼里过?现在竟然拿出早就名存实亡的生员不得议政出来,当真是让人无语。

“看来诸位臣工都觉得,朕的颜面不值一提,也觉得如今堵在承天门外的监生无错,还有朕设燕京大学,广招天下孩童和读书人入学,在诸位的眼里也是不知所谓吧。”

“臣等不敢……”

“不敢?”朱厚炜离开御座,径直而去,留下满殿的大臣面面相觑。

皇帝就这么走了?

马慎怎么处置?围堵在承天门外的监生怎么办?

就这么听之任之,大明的体统何在?皇家的颜面何存?

“首辅大人觉得此事如何善了?”陆完忧心忡忡问道。

杨廷和摇了摇头道:“圣威难测,今上是什么样的脾性,难道还不知道?想来这心里面早就有了定计。”

“首辅的意思是陛下打算杀了马慎?”

杨廷和叹道:“马慎砸了天子御匾,本身就是大不敬,杀了他并无不对。”

“可如今国子监群情激愤……”

“没用的。”杨廷和摇头道:“众监生以这样的方式本身就不妥,他们想干什么?想以此来要挟君王,以为今上会法不责众?那本辅只能说这些监生当真是想多了,只是没想到段光远也是个糊涂人呐。”

杨廷和说的段光远乃是国子监祭酒段浩,马慎事件爆出以后就托病在家,明眼人都知道,段祭酒不过是在避责罢了。

其实马慎死不死真没多少人关心,因为他确实该死,死也是死有余辜,他不死,天家的颜面就必然会受损。

可杨廷和等重臣依旧想要保他一命,无非是因为燕京大学罢了。

天子兴学天下,如今已经成了大势,想要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但是京城……

京城是天子脚下,达官显贵云集之地,更是天底下读书人最多的地方,而燕京大学却要招收满天下的读书人入学,还把校址建在了国子监的对面……

这算啥?

这是天子要在京城撬动儒家的根基!

这如果都能忍,大明的文人还能说自己是历史上战斗力最强悍的名教子弟?

所以这是一次不见刀兵的较量,那些敢堵承天们的监生背后难道就没有人挑唆?

难道这些监生不知道马慎的事是自己咎由自取是在作死?

他们都知道,但是都想利用这次的事件和皇帝较量,掰一掰手腕!

“本辅去见见陛下。”杨廷和无奈,身为首辅,这个时候他如果再不站出来,只怕真的是要失去满朝官心了……

“陛下,杨首辅求见。”

“让他进来吧。”朱厚炜押了口茶,似乎早就料到杨廷和一定会来,甚至让张永替其准备好了茶水。

“臣……”

“杨爱卿无需多礼,坐吧。”

杨廷和还是恭恭敬敬施了礼,对于儒家而言,礼法大于天。

“杨爱卿这是来为马慎求情来的?”

杨廷和道:“马慎死不足惜,甚至可以说是罪有应得,臣只是想问问陛下打算如何处置承天门外的监生。”

朱厚炜冷哼道:“国子监本身是为国家储备良才之地,里面的学生日后大多也会步入仕途,为大明效力,然而他们今天有上千堵在承天门外,是想要朕网开一面?错!他们是想让朕屈服,屈服于天下读书人这个群体!”

“陛下打算如何处置?”

“首辅对燕京大学如何看待?”朱厚炜反问。

杨廷和苦笑道:“陛下要开民智,此乃大善之举,然陛下这燕京大学主要教授的乃是杂学,自然不为读书人所容。”

“首辅也是读书人,也是儒家子弟,想来也不容吧。”

杨廷和摇头道:“臣乃大明首辅,看的乃是这个天下,若是对天下有利,臣不会反对。”

“燕京大学有小学部、中学部、高中部和大学部,小学和中学无需多言,学的儒学、算学和格物与儒家理念并无太大的冲突,然而自高中部起将会根据学子的兴趣进行划分。

设立工学院、商学院、农学院、医学院、法学院等专业学院,这些学院学习的确实不是儒家经典之学,但是杨爱卿不要忘了!

朕要培养的不是官员,官员有官员的途径,你觉得自己四书五经学的好,你就走科举出仕的路,学不好四书五经,那就走不了仕途,那么改学其它有问题?

朕要培养的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是想要毕业的学子能够造福于整个大明,这样的理念其他人不明白,你们这些去过通州的阁臣难道也不明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