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征服者 > 第两百零一章 春闱开始

大明征服者 第两百零一章 春闱开始

作者:酒老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2:49:29

第两百零一章 春闱开始

嘉靖元年二月初九,恩科会试。

天南地北,六千多位举子云集京城,参加春闱。

这倒不是说天底下就六千多举子,而是永王从监国突然间继位成了皇帝的过程,委实过于突然,原本准备正德九年再来京城的举子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得知消息的举子们,还是纷纷入京,离的太远或者消息得到太迟的举子,自然只能郁闷无比的放弃,等待嘉靖三年的会试到来。

科举乃是国家伦才大典,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

二月初八,内阁次辅梁储和礼部尚书蒋冕就进了贡院,与两位主考一起的便是从翰林院选出来担任同考官的翰林,换成后世,那就是两位中央常委担任主考,十八名两科院士成为同考,规格之高,毋庸置疑。

夏言和张骢二人先后进入考场,在贡院门口,自然要先排查是否夹带私货,也就是检查举子是否准备了作弊的小抄。

后世考场也检查作弊,可要是和如今这个年代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在这里要脱衣、搜身,所有携带的物品会被仔细搜索,吃的甚至会被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毛笔会被查看是否空心,甚至谷道都会被检查。

一旦发现夹带私货,那被取消功名,终身不得科举都是轻的,严重一点甚至会被满门抄斩!

检查的兵丁搜寻的极其细致,因为一旦进了考场,要是被发现夹带作弊,那谁检查的谁直接完蛋,下场不会被作弊的考生轻。

为了身家性命,谁敢不尽心?

不过有真才实学的,自然不屑作弊,比如被分到丁字二十九号房的夏言和分到丙子一百零九号房的张骢。

等到所有的学子检查结束,贡院大门便直接关闭,三天内,这里只出不进!

可以说在封建时代,为了考试的公平性,为了让寒门士子有一个步入政坛的机会,当权者们已经做到了极致。

当然,这不可能完全杜绝作弊,古往今来都不可能杜绝。

考生们可以和考官串通,比如在第一段最后用什么字结尾,最后一句话用什么字结尾,甚至某一段的第几个是什么字。

如此一来考官只要看到这样的卷子,立即就会知道是谁写的,这种手段简直防不胜防。

杜绝不可能,唯一能做的只是做到最好,相对公平罢了。

那边梁储和蒋冕带着一众同考官拜祭孔圣人的画像,然后在圣人像面前,取下装有考题的卷筒,众考官确认卷筒火漆完好,并没有被打开过后,当众打开卷筒,抽出试卷,然后负责抄写考题的书吏开始抄题。

考房就是一个个带门的小房间,门上面有个方洞,用来收卷和交卷,考生进去之后,考房落锁,不交卷是出不来的,考生期间,吃喝自带,方便有便筒。

一张张卷子从方孔中递进考舍,轮到丁字二十九号的时候,夏言接过写有考题的卷子和答题的白纸,深吸一口气打开。

第一题:‘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第二题:‘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第三题:‘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夏言的脸色轻松了些许,很中规中矩的考题,第一题出自《大学》,完整的句子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意思也不难,是说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

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

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

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天子摘取这段话的第一句作为考题,无非是想让举子们知道如何处理好家和国之间的关系,然而契合圣人的注释来做文章。

这个圣人不是孔孟,而是朱熹!

明清两代的八股文考的就是朱熹作过注的四书五经,你不服,那你可以滚蛋。

夏言看向第二题,这一题出自《孟子》,是孟子见梁惠王时候的一段对话。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

……

同样中规中矩的一道题,夏言目光落在第三题上面。

这一题出自《论语》,是一句对话。

‘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三道题,题题都与家国有关,夏言心中自然有数,略微沉思了一小会,便拿过卷纸拟写草稿。

御书房里,朱厚炜手里拿着一小块糕点逗弄着怀里的小小婴儿。

小孩子现在倒是不抗拒朱厚炜抱了,因为老爹总是会弄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出来逗弄他开心。

玉姐儿的脸上浮现出母性的光辉,看着父子俩,思绪也不知道飘到了什么地方。

薛后已经有了身孕!

这对于皇家对于整个大明而言,都是了不得的大事!

想想看,正德皇帝那么多女人却没有一个诞下皇嗣,如果不是正德无后,皇帝会跑?

他会毫无负担的把皇位扔给自己的弟弟永王朱厚炜?

肯定不可能。

如果薛后诞下皇子,那就是皇帝的嫡长子,天生的太子命,只要不谋反,那就算是个傻子也会成为下一代的皇帝!

这是国本,大臣们最喜欢较真的事之一!

身为后宫还有儿子的女人,不管是谁都不可能不想自己的儿子成为皇帝,不过历史上血淋淋的例子实在太多了,谁都想自己儿子成为皇帝,可谁也不想自己成为戚夫人第二。

所以玉姐儿满足了,自己的儿子是皇长子,是定王,此生足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