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征服者 > 第一百八十二章 食禄者不与民争利

大明征服者 第一百八十二章 食禄者不与民争利

作者:酒老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2:49:29

第一百八十二章 食禄者不与民争利

“朕要建大铁厂……”

大铁厂?那是什么东西?

“大明铁矿资源丰富,然而每年生产出来的纯铁只有几千万斤,百炼钢的产量更是低到发指。”朱厚炜叹道:“民间的生活用具,军队的武器甲胄,还有火器的锻造,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铁和钢,因此朕要建这大铁厂,目的自然是为了提升钢铁的产量,至少要在现有的层次提升十倍。”

还有不少朱厚炜没说,比如铺铁轨,当然铺铁轨不是说要造蒸汽机,这玩意朱厚炜不是太懂,只是知道简单的原理,所以他交给几个匠人去研究,也没怎么放在心上,估摸着就算三十五年弄出来,他都等得起。

但是铺铁轨谁说一定要蒸汽机?没有火车头带,难道铁皮车厢在轨道上就不能走了?

哪怕需要不少人力和畜力,相比起现在的运输效率也是天翻地覆的质变。

这玩意和内阁这几个老头说,他们能听懂?听不懂不就是对牛弹琴……

大铁厂是一定要兴建的,这关系到国计民生,容不得一丝的含糊。

杨一清对炼铁锻钢不懂,于是问道:“敢问陛下,这大铁厂兴建需要多少银子?”

“朕不打算征徭役,因此连工钱都算上的话,前后大概需要三五百万两。”

七老尽皆倒抽凉气。

“另外,朕还打算在京城建大学一座,名字朕都想好了,就叫水木清华或者燕京大学,至于以后朕还要在各府各州乃至各县兴建学校。”

建大学?七老顿时心生警惕,今上在湖州的时候搜罗了不少贫苦之家的孩童,入王府学堂教授杂学,仅仅一个藩王,几千学生倒算不得什么,可现在永王是皇帝!

当今天子要兴学,自然是好事,可兴的如果是杂学,那就要另当别论了。

这涉及到道统,道统之争儒家向来是寸土不让,哪怕死谏都不能让!

“陛下,京师有国子监,各府州县也有学舍,乡野还有私塾,陛下要兴学,臣以为多此一举,毫无意义!”杨廷和豁然站起。

其余六老也起身,异口同声道:“臣等附议。”

七老的反应在朱厚炜的意料之中。

他要兴杂学开启民智,很显然会威胁到儒家在士林的霸主地位,七老要是不反对不抗争才叫有鬼。

“朕知道你们担忧的是什么,但是朕觉得你诸位爱卿多虑了。”

七老面面相觑,很是不解。

“你们是担忧朕会大兴杂学是吧?”

七老没吭声,形同于默认。

“科举出仕,乃是读书正途,但是这天底下有多少贪官污吏?区区一个盐案,就有五百多官员落马,这还是朕不打算牵连太广的缘故,否则这朝堂这京城空上一半不过分吧?

朕不是屠夫,所以也不喜欢大开杀戒,但是贪赃枉法不能不受惩戒,读圣贤书,求的是治国安邦平天下,不是为了千里当官只为财,所以朕会严惩官场贪腐,一旦查处,只要没到丧心病狂的地步,朕不会杀人,但朕会让他们丢掉头上的乌纱帽。

可官员若是开革的多了,自然就要补充,光靠三年一次的会试外加举子可不够,所以朕要兴学。”

“陛下是要兴儒学还是杂学?”杨廷和又问了一句,不过这话问的极其失礼,可为了道统,他义无反顾。

“儒学为主,杂学次之。”朱厚炜回应,儒家传承几千年,可谓是树大根深,更是撑起了严密的官僚体系,想要轻轻松松连根拔起,完全不存在丝毫可能性。

更何况儒家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维持皇权稳固,儒家还是很靠谱的。

所以朱厚炜没打算一棍子把儒家彻底打死,更何况也打不死,真要野蛮去干,天下不大乱才怪。

朱厚炜的话让七老眉头紧蹙,于是杨廷和再问:“敢问陛下,如何以儒为主,以杂为辅,杂学为何杂学?”

朱厚炜淡笑道:“以启蒙看优劣,是读圣贤书,走仕途之道的学生就专攻儒学,以后科举应试,为大明治天下,不适合的便去学杂学,比如商学,学商的毕业之后可从商,可兴商,如此一来可让大明商业繁盛,国家增加赋税,又或者如匠学,学有所成之后便能潜心研究,开发匠道,推动大明匠作水平的提升,又或是医学,成才之后救死扶伤让民间百姓不至于因区区小病便魂归九泉等等。”

七老松了口气,如果是皇帝说的这样,倒是不会对儒家产生冲击,也就不是不能接受,但是杨廷和能成为首辅,智商岂能差了?他还是敏锐的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陛下要兴商,是不是要更改如今的商税税率?”

“是。”

杨廷和脸色微变道:“三十税一乃是祖制,岂可轻易改之?”

朱厚炜冷哼道:“又是祖制?又是祖制!朕早就说过,这天底下没有万年不变的成法,任何制度只要不适合当下,就有改变的必要,朕连藩王制都改了,区区一个商税改不了?

太祖制定三十税一,是因为天下初定,万业疲敝,为了恢复民生,为了繁荣商道,故而定下这几近于无的商税,如今天下兴盛,商道早已复苏,商贾一掷千金者比比皆是。

商人能挥金如土,能过奢靡无度的生活,大明为什么不能征商税?大明每年财政吃紧,赈个灾、修个殿的银子都拿的扣扣搜搜,这样的现象正常否?

很不正常,如今朕只是要将本属于国库的赋税给拿回来,难道不应当,商税征收上来,民间百姓少一些苛捐杂税,如此一来民生安定,大明富庶,商人也损失不了多少,大利之事,杨首辅身为宰执重臣,却出言反对,岂非可笑!”

“圣人言,食禄者不与民争利!”杨廷和平静的说出这句话,没有退让的意思。

“好一个食禄者不与民争利!”朱厚炜冷笑道:“天下百姓皆是朕之子民,商人是民,小农难道就不是民,大明的人头税和土地税有多沉重,诸位阁臣也在地方上任过官,是否心知肚明,百姓喜欢将自己名下的土地投献出去,目的何在?长此以往,损国而废农,难道就是诸位愿意看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