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 > 第一百九十八章 互联网大数据 电影?

第一百九十八章 互联网大数据 电影?

麻花铁三角:王拧、艾伦、常远…

其中王拧是最早开始影视剧就表演的。

早到什么程度?

沈林那版《神雕侠侣》,他演郭靖的弟子武敦儒,甚至演过《赤壁》的汉献帝!

按理说王拧也应该出现在《西虹市首富》演员名单里!

沈林之所以没想到王拧,原因很简单:他不记得这个人了!

原时空,麻花其实很捧他的,你想想,《欢乐喜剧人》第一季沈藤带队,第二季按理来说应该艾伦带队,但是换成了王拧!

但他自己选择了解约,然后越来越不行了…

你没有给大林子留下记忆,那就没你了呗!

没办法,开心麻花确实人才济济!

这也是沈藤牛逼的地方,能在这么多人才里面装十年的逼,没点才华根本不可能…

不过,这个事落在麻花头上,就要讨论一下了,毕竟王拧也算麻花的招牌之一…

……

《西虹市首富》开启筹备工作,吴孟达客串了二爷,金先生则找了廖启智——把背景从台湾换成了香港!

至于王拧…

沈林压根不知道麻花内部的事情,根本没人跟他说!

对了,《西虹市首富》定档明年春节档,制作周期还挺紧张的,所以,找了闫飞、彭大魔担任副导演…

让他俩组建项目组,大概三月份正式开机。

沈林这在公司跟陈婧算账。

字面意思。

《阳光依旧凶猛》的总票房是26.7亿,院线结账,片方获益12.4亿,扣除成本,净利润超过10亿!

按照投资比例,时光传媒、嘉禾、邵氏、中影、星辉影业五大出品方,分别是5:1:1:1:1的比例,还剩一成比例这是沈林个人投资…

帐不能这么算!

还有补充的分红条款,海外发行扣除2600万美元的宣传、发行费,宣发投入接近1.6亿,沈林导演费500万,但是分红高达25%…

这么一算账,嘉禾盈利只有不到4000万…

这只是票房啊分红,还有网络版权以及海外分账呢!

网络版权卖了7000万人民币!

为什么开价这么高?

这是头部资源啊!

因为电影已经在院线有过一轮发行,新媒体渠道(网络版权)只是补充,所以电影新媒体版权价格相比电视剧来说较低,也没有哪家视频网站有独占电影播放权的布局,一般是由第三方版权运营方来进行版权分发。

插一句,这个第三方版权运营方就是时光视频…

时光视频开价7000万买断,然后版权分发,通过腾讯视频、PPTV、爱奇艺、乐视视频、优酷、百视通等8家平台收回了6156万的成本…

考虑到二轮及多轮售卖,收回成本不成问题。

时光传媒的大部分电影新媒体版权都交给时光视频处理,它们开价非常合理!

这也是时光视频一项收入来源。

原时空,国产电影的新媒体版权分销大都交给华视网聚,人家是广电系统的亲儿子!

不过时光视频从成立之后就一直有做版权分销,跟各大下游分发渠道关系良好,算是抢占了先机…

电影的海外分账不高,最多也就几百万美元…

所以,沈林在《阳光依旧凶猛》这个项目,最终盈利‘只有’不到两亿!

算完账,陈婧让工作人员端来咖啡,沈林喝了一口,还行。

有苦味,也有香味…

突然想到了《一点就到家》,三个伙伴一起合作卖咖啡,这个电影跟《中国合伙人》很像,但整体核心不一样,《中国合伙人》有点美国梦,是往外走,往上走,到城市去,去华尔街上市,《一点就到家》这是中国梦——回到家乡,扎根农村,把东西卖出去。

这个项目可以做一下…

正想着呢,陈婧忽然开口:“你现在有多少钱?”

沈林看了她一眼:“…你问这个干嘛?”

“好奇!”

“反正我应该能随时调出来50亿以上的现金…”

“你说你赚这么多钱干嘛?”

“搞投资啊!”

“然后呢?”

沈林愣了一下:“哪怕心里有个高举高打的浪漫主义,觉得那才是毕生所求,不过往根上刨,纯洁的梦想还得是拿恶臭的钱堆起来的…赚钱当然是为了梦想!”

“你知道就好!”

陈婧满意的点了点头:“你可不要成为金钱的奴隶!”

“放心,我不会的!”

陈婧拿出院先的排片表,然后道:“我们以前以为做电影要么做高概念的大制作,要么老老实实按照电影创作基本功打造一部作品…”

“不对吗?”

“你自己看看五一档的电影!”

沈林看了一下,《归来》、《催眠大师》…

还有一部《同桌的你》!

“真没想到一首歌居然也能改编成电影?”

“现在糕小松可有名了,《晓说》每期的热度、点击量都超过2000万,按照百度给出的数据分析,《同桌的你》票房至少5个亿!”

“数据分析?”

“百度出的大数据分析…”

陈婧接着道:“百度还推出了百发有戏认筹平台…第一个项目是《黄金时代》,说了不仅《黄金时代》片方提供的套餐权益,投资还能获得固定保底收益的回报——不低于8%。《黄金时代》的票房越高,消费者能获得收益率越高,最高收益率将高达半年期16%…”

沈林皱眉:“这不就是基金炒作嘛!”

“对,”陈婧叹了口气:“他们说这是互联网大数据 电影,新玩法!”

“哪有什么新玩法…如果电影这么容易做,它就不叫冒险行业了。”

陈婧犹豫一下:“我们不管?”

“…陈姨,你以为时光电影aPP里面的票房预测都是瞎预测的吗?我们也有大数据支撑的,只不过我们只做票房预测,而且是基于市场反馈得出判断…”

陈婧叹了口气:“《纸牌屋》带来的效应太明显了!”

“陈姨,这么跟你说吧,我是奈飞最大的个人股东,《纸牌屋》这个项目完全就是奈飞押注成功,跟大数据没有什么关系…而且,奈飞第一部原创剧集并不是《纸牌屋》,而是《利勒哈默尔》,只不过这个剧集没法跟大数据扯上关系,所以,被刻意忽略了…”

《纸牌屋》能成,主要源于它的故事形态、编剧的高超以及导演的能力,这些都不是用数据做得出来的。

国内一堆媒体为什么热炒大数据这个概念?

高级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