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唐朝小白领 > 第五百九十八节 京兆牧和长安(212)

唐朝小白领 第五百九十八节 京兆牧和长安(212)

作者:樊笼13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2:18:14

第五百九十八节 京兆牧和长安(212)

“竟然大家都没有统一的意见,那么,有两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魏征第一次没有说出问题,然后就不管了,而是提出了建议了,这个就不错了,让李世民的心中微微舒服了不少,这个人还算是凑合啊。

“玄成有什么办法,快说,快说。”

李世民赶紧问道,这个时候,真的是不能多想了,还是赶紧糊弄过去吧,自己也是郁闷的不行啊。

“谢陛下。”

应该有的面子和规矩还是需要的,所以呢,魏征就躬身施礼之后,才说道。

“第一个办法就是下旨让叶檀来一趟长安,将事情说清楚了。到时候大家都有了看到的话,就好了。”

这个问题让李世民一愣,这个问题不行啊,自己用什么办法下旨啊,难道说自己想他了?那是不可能的,否则的话,人家正常的业务,你用什么理由拉回来啊,不太可能的。

“第二个呢?”

李世民接着问道,这个时候,真的是无奈啊,让一个提问题的人给自己解决问题,好累啊。

“第二个的话,就是陛下带着满朝文武去一趟蓝田,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这个办法倒是可以,如果是真的可以的话,李世民是不会不同意的,他也不想在皇宫里一直都在啊,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但是呢,很明显,这个想法是不切实际的,皇帝怎么可以随意地离开皇宫呢?

“启禀陛下,臣弹劾魏征,怂恿陛下以及文武大臣在这个时候出去,现在朝廷上有多少的大事情要处理,而他却让陛下带着大家出去玩耍,这样子下去的话,怎么得了?臣请陛下免除他给事中的职务,以儆效尤。”

听听,御史台的老大竟然被人给弹劾了,真的是天大最大的笑话啊。

“玄成啊,你这个主意不错,不过呢,朕和满朝的大臣还是没有时间啊,现在大事还是有不少的,这个如何出去啊?”

看着李世民宛如一个孩子一样,魏征早就知道了。

他看了对方一眼,然后继续说道,“启禀陛下,陛下是天子,自然是日理万机,没有时间来处理这样的事情,不过,最近太子殿下处理事务已经有了几分火候了,可是没有见过民间疾苦,这样子下去,对于未来的太子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不如让太子殿下去一趟?”

老子不去,儿子去?

这个倒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李世民都觉得可以的时候,之前的那个人再次跳出来道,“启禀陛下,太子殿下乃千金之躯,如何能够踏入贱地呢?此事万万不可。”

大家都知道这个叶檀和太子殿下都是一条裤子的人,这样的人要是混合在一起的话,自己等人说的话,还有一个什么用处啊?

“这个……”李世民也在犹豫啊,之前李承乾参加了一次狩猎,就差点瘸腿了,这样子的事情可不能胡来啊。

“启禀陛下,玉不琢不成器,太子是今日的太子却是明日的天子,难道说一个天子担心危险就不去了解百姓的疾苦了吗?再说了,大唐的土地都是宝贵的,没有什么地方是贱地的,只有一些不做事的人才是贱人。”

魏征的话够狠啊,让那个人顿时一愣,这个是骂自己呢。

而李世民点头道,“爱卿说的在理,太子。”

“儿臣在。”李承乾虽然保持的很安静,却是手都在抖,自己终于可以出去了,终于可以出去了,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会有一次啊,自己在这里比皇帝都要郁闷,皇帝虽然出不去,在皇宫里却可以为所欲为,自己呢,到处都是盯着自己的人,稍微有点不好的地方就要被骂。

“今日,朕就命你去蓝田走一趟,看看情况。”

“多谢父皇,儿臣一定不辜负父皇的期许。”

李承乾还是有点年轻了,这句话一出来就让人看出来了。

李世民也觉得不合适,就继续说道,“孔爱卿,跟随,同时呢,派遣二百护卫跟随。”

“是。”孔颖达站出来了,而李承乾则是脸色一变,拜托,这是什么意思啊,让他跟着去,还不如让一个木头跟着去呢。

“退朝。”

李世民说完转身就走,这个时候,自己还是算了吧。

而李承乾则是直接躬身施礼,一直等到李世民离开了之后,才慢慢地起身,然后转身看着刚刚说蓝田是贱地的人,脸色很难看地说道,“刚刚给事中说的不错,天下的土地中中原的土地从来都没有任何地方是贱地,可是呢,却有人不干活,这样的人不是贱人又是什么,还请以后用点脑子上朝,父皇的脾气和忍耐是不错的,可以容忍你们,但是呢,天下的大事和人心却是填不满你们的内心的话,本宫也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你们是什么人,本宫清楚的很。”

说完这句话,就走到了孔颖达的身后,不说话了。

那些人想要说点什么,比如说太子殿下这样子合适吗?

但是呢,看到李承乾身边的两个人,一个是孔颖达,人家是至圣先师的后人,一个是魏征,御史台的老大,你以为他的脾气是好的吗?

还是算了吧,只能低头离开,不过呢,这些人的样子看着就知道不会善罢甘休。

很快这里就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几个内侍和他们三个。

“哎,太子殿下,这样子得罪人对你以后是不利的。”

孔颖达自然和叶檀还有颜之推之间聊天了之后,和当初的那个和于志宁一起糊弄的人,不一样了,他开始将李承乾当成了一个人来看待的,这样的事情,不得不说,是一种进步。

而李承乾还没说话,就听到魏征冷声道,“太子做的没错,就应该如此。”

“哦?为何?”孔颖达看着他问道,在他的印象里,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做的有规矩的。

“为了不让他被换掉,一个太子不和百官为敌,就得和陛下为敌,他有这样的心智吗?”

魏征说完这句话,就看着李承乾道,“殿下去了蓝田,问问叶侯,到底是真的建设地方还是为了躲避那些事情,但是呢,不管是什么事,都是需要一个度,过了就出事了,不过了,随意折腾就好,只要是他不违反国法,老夫挺他,若是犯了国法,天王老子,我也不会放过。”

“多谢大人指点,李承乾受教了。”

李承乾直接给了对方施礼,而孔颖达总是觉得如此不合适吧,但是呢,却没有继续说话,一直等到魏征离开了之后,他才跟着李承乾回到了东宫。

东宫本来有三个牛人,孔颖达,于志宁,张玄素。

一个比一个像是一个家长,将李承乾当成了牛了。

而现在呢,除了孔颖达,其他的人都去地方推行一些学政的事情的,大唐的江山需要的读书人的支持,所以呢,大唐境内的不少地方其实都是有书院的,但是呢,科举如果不能快速地整理出来,那么,这样的事情以后都是没用的。

依旧是那么破旧,依旧是那样子的看着就像是鬼屋。

孔颖达叹了一口气,然后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这个出发的话,自然是下午了。

“臣,臣不知道,他这么做到底对不对。”

孔颖达和李世民这一家的关系是很好的,当初就是天策府里的人,你说关系如何呢?但是呢,对于李承乾,还是有点像是我们小时候,父母的教育,听话,节俭,就好了,但是呢,实际上,历史上所有的皇帝成为了明君之后,都和这两个东西没有任何的,这关系,这就是现实。

这几天,叶檀不去找他了,而李泰却是去了,他为了更好地了解樊笼书院,和他聊了不少,樊笼书院将寓教于乐的行为做到了极致,这个是当初自己的老祖宗提出来的一个办法啊,如果只是硬塞的话,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呢,他也对于叶檀将樊笼书院地抓本源的东西有了其他的看法,因为,有的时候,有些事情不能乱说的,否则的话,天下之大,就容易出事,很多时候,就算是知道了说错的,我们也没办法改变的。

“孔师,叶侯是什么样的人,您我都是知道的,说真的,读书,我不如他,做事我不如他,统军,我不如给他,练武我不如他,除了一点小聪明和一些柔和的性格,我是样样都不如他的,可是呢,他这个人却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哦?什么缺点?”他是真的没有看出来啊。

“守规矩。”李承乾说完这句话,加了一句,“已经有了的规矩。”

“他还守规矩?”孔颖达觉得吧,自己活了这么多年,最不守规矩的人就是他了,如何是守规矩的呢?

“是啊,您看啊,他做的任何事,是不是都符合大唐的律法,然后除了这个之外,符合不符合至圣先师的的要求?”

“这个,这个……”

有些是不能过分的思考,否则的话,你就会发现你的日子不好过的。

“他提倡了提高了工匠和商人的地位,这个也算是守规矩?”

孔颖达思考了好一会之后,才想到了这个,就问道。

“在至圣先师的时代,他们的身份如何?”

李承乾的话让对方一愣,随即想到,在过去的话,真正意义上将这两个职业弄的不好的地方来自的是汉朝的汉武帝时期,这样的时间里,都是为了将无数的人都变成了奴隶了之后,才会如此,而之前,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商人的地位是很高的,就连工匠都是如此,比如说商人里的一些白圭,工匠里的墨家,这样的人难道就不能被人给拿出来了吗?

只是呢,随着读书人真正意义上被人重视了之后,这一块才开始慢慢地变化了,这就是现实哦。

“身份同等。”孔颖达虽然不想说,却还是说出来了,有的时候,将一些东西压榨了很多年之后,你如果将这件事反驳的话,就会被人给折腾呢了,认为你不应该这么做,为什么呢?因为当初压迫他们花费了多少的力气,现在就需要你将这样的力气将人给挖出来,否则的话,岂不是丢人现眼了吗?

“不过,从汉朝开始,已经变了。”

孔颖达说的不是一种真理,而是一种真相,这样的真相有的时候,很无奈的现实,让你不能直接地痛苦,而是现实的接受哦。

“孔师,您说,工匠的作用大不大?”

要是过去的话,李承乾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一定训斥,将这个人说的很惨,这样的想法就不应该有,而是应该读圣贤书,就可以做一个好的太子了,未来就可以当一个好的天子了,不够很奇怪的地方就在于此处,一个没有当过皇帝的人写的书,能让你当一个好皇帝吗?叶檀表示不知道,这就是现实哦。

“大。”

他和李泰聊天了之后,就想要去松洲,可惜,现在去不了,事情很多啊,但是呢,虽然是去不了,也是知道的,现在的松洲可以说是天堂的感觉,那里的土地,人口,房屋,以及相关的教育,虽然这个医学院他表示不太能了解,但是呢,其他的方面,简直就是所谓的至圣先师提出的一些想法都实现了,而且实现的非常的好,这就是现实哦。

而这一切的根基不是因为读书,而是因为工匠和商人,同时呢,松洲采用的是贡献和努力两个方面来搞一下,否则的话,这个日子如何过,从叶檀当了松洲的刺史开始,那么,吐蕃人想要来长安的话,只能走其他的地方,因为松洲人是不会让人走的,就算是皇帝下旨都不行,因为松洲有一个律法叫做,如果这样的人来,不只是要缴税很多,而且还不能带武器,否则的话,就视为袭击,毕竟,都是吃亏的人啊,这个也算是一种文化吧。

“如果没有了工匠的话,我们现在应该就躺在野地里,烈日如火一样地照射我们,让我们不能好好地休息吧,衣服也是没有的,就连这个茶水和杯子,桌椅都是他们的,所以呢,我认为工匠是厉害的角色,虽然不能和修心的儒家相比,可是呢,他们的用处不能被人忽视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