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我有一个剑仙娘子 > 第五百二十章(刷新可阅!)酒,老儒,墨侠剑,

第五百二十章(刷新可阅!)酒,老儒,墨侠剑,和幽容的字(二)

就在庭院内两个儒生把酒言欢之时。

不远处的西厨内,赵芊儿,芸娘和几位老仆正在忙碌着菜肴。

不过小芊儿大多只是在给芸娘搭把手,聊聊天,偶尔瞧一眼其他老仆做的菜。

不多时,她递给芸娘一个瓷盘后,看了看左右,见各人的下酒菜做的都差不多了,便取出了一根银制小勺。

赵芊儿游走于厨房内,一道一道菜用银勺‘品尝’了起来。

这时,她在那个咳嗽的毁容老仆面前停步,瞧了瞧老仆正在做的一道有点奇怪的菜肴。

“咦,你这是什么奇怪菜?”

赵芊儿忍不住又多瞧了眼。

锅中的菜,一根一根的,像粗面条,呈长条状,两指长度,好像还倒了些辣椒油上去,气味有点辣鼻。

老仆后退一步,行礼道:“小人家乡特产……”

随后,便说出了两字的奇怪名字。

赵芊儿好奇嘟囔了遍,手里抓着银勺,又捏了捏小鼻子,鼓嘴瞪了会儿锅里,片刻后,她还是以防万一的尝了口。

小芊儿桃腮鼓起,嚼了嚼,安静品味片刻,辣的嘶嘶吸气,不过却点了点头。

“咦,还行,有点辣了,不过辣的有味,戎儿哥应该会喜欢这个……这个什么来着……”

她看向老仆。

后者笑着点头,又复述了一遍二字菜名,听到她说院子内那位贵客公子喜欢,残疾毁容的老人很是高兴。

二人简单聊了会儿,小芊儿便又背着小手,去尝别的老仆的下酒菜了。

另一边。

秋风吹拂的院子内。

张会之感叹完后,没有马上把手里的林麓玉璧还给赵戎,而是又专注听赵戎解释了一番。

他轻轻一叹,看了眼东边祭月山的山顶。

两轮与大日争辉的明月,依旧高悬,受祭月山方圆千里内的万民膜拜。

黑衣黑发,面孔刀削似的青年儒生愈发叹息:

“欸,子瑜,为兄早该想到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子瑜认识终南山那位林师弟,还被他赠宝玉,这可不是一般朋友能有的待遇……那场传闻中的儒与道之辩,原来是子瑜在其中帮了大忙。”

“就和……就和眼下这场封禅大典,子瑜一手操办大获圆满一样,小陛下与太后娘娘能请到子瑜帮忙,真是大离之幸,朝廷之幸。”

不知为何,张会之仰望祭月山方向,神色有些怅然起来。

赵戎又喝了口这很辣的酒,想起了某位埋着青山下的故人,高兴情绪也渐渐落下,平淡的摇摇头,“会之兄过誉了。”

榻上,这两位面对面端坐的对饮儒生之间,一时无话起来。

一人仰望远方,一人垂目喝酒。

似是各想各的事。

果然,酒入豪肠,便酿成了‘故事’,欲随酒气一起吐露。

张会之注视明月,轻声:

“子瑜既然是抽这个时候来找为兄,那便是要决定一去不回了,和咱们大离做最后的告别。”

赵戎点点头,又摇摇头:

“若无必要,应该是不会再来了,不过也不一定,若是那天会之兄又想找在下喝酒,自可托鸿雁寄书一封,在下再寻个如今日这般风和日丽的下午,沐浴赴约便是,人生何处不相逢?”

“人生何处不相逢……好个人生何处不相逢。”

张会之呢喃了几遍,突然回头道:“所以子瑜是真不考虑学成之后,来大离辅佐陛下了吗?陛下对子瑜的孺慕,我们这些身边人都是能看出来的。”

他语气复杂。

既有歆慕又有惋惜,还有纠结。

膝盖上的那只不起眼的手,抓住了玉璧,微颤着,似是抓紧。

赵戎也没完全把话说死,只道:“再看吧。况且陛下不是还有会之兄吗,我倒是觉得,有会之兄一人足矣。”

张会之却是点点头,已然明白身前儒生的心意。

无心在世俗王朝建功立业。

他长吐了一口气。

桌下攥着玉璧的手,也松了些。

张会之严肃道:

“子瑜,为兄其实很早就关注这位在终南国施展抱负的林师弟了,他的事迹为兄也大多知晓,因此,一直有个问题,很想很想请教他一番,只可惜所隔山海,难以结交。”

他顿了顿,看了看身前安静倾听的年轻儒生。

身子不自觉的前倾,靠近后者:

“子瑜,你认识林文若,还是知己好友,应该很了解他,为兄想求子瑜兄,给个解答,不知可好?”

欲喝酒的赵戎放下酒杯,瞧了瞧他,略微思索后,轻笑道:“会之兄尽管问,知无不言。”

张会之看着继续仰首畅饮一口的年轻儒生,沉默少顷,道:

“子瑜之前夸我已经修身齐家,欲治国平天下……是否齐家暂且不说,平天下也不敢妄想,只说剩下两个。”

“吾一直恪守圣贤与书院师长教诲,致力修身。”

黑衣儒衫的青年儒生拍了拍清风两袖,直起腰杆,凝目正视前方。

“只为能如终南国林师弟那般治国,做无双国士,匡扶社稷,辅佐陛下。只是,若有一日……修身与治国抱负冲突,只能择其一,吾该如何取之?”

赵戎闻言,认真了起来,先有些好奇的打量了一遍正一本正经的张会之。

他没有马上开口。

张会之盯着赵戎眼睛,继续道:

“吾听闻,当初林师弟为了推翻终南国国民们头顶上,冲虚观这座大山,先是虚与委蛇,佯娶冲虚观主之女为妻,此女听说亦是他青梅竹马,可是最后……子瑜应该知道……林师弟违背婚约,大婚之日,毁那女子的一世清白,还未过门便成弃妇……”

“在下虽歆慕这位林师弟国士之风,但他此举,确实私德有亏,听说当初也为终南国人们所不齿。”

“可是,站在国家大义的角度,他亏损了私德,但最后事实却又证明他是对的,只有一条路可走,于国于民有益,抱负得以施展……”

今日不知为何,以往不管是在外面还是在家中妻儿面前,发鬓都是束的一丝不苟的青年儒生,此时黑发披肩。

“子瑜。”

此时桌案旁,张会之的身子又往前倾了倾,犀利双目直视赵戎眼睛,沉声。

“吾不解,到底该如何择之。”

铿锵有力的话语顿了片刻,又道:

“这些,思齐书院的师长先生们都没有教过吾该如何做,圣贤书上的夫子们也是避而不谈。吾知道舍生取义,但不知道国家大义与自身小义该如何取舍,假若此时的吾,就是林文若,面临这抉择,是该许国,还是…许卿?”

“吾……想听听子瑜的答案。”

赵戎早已放下了酒壶,全程看着他,目不斜视。

他安静听完后,点了点头,然后仰头又小口抿了一口辛辣酒水。

“其实。”

赵戎看了眼张会之肃穆的面色,朝他举了举酒壶,平静道:

“会之兄心里已经有答案了,不是吗?”

“吾……”

“会之兄先别解释,听我说。”

赵戎平静打断。

“其实这就是私德与公德的问题罢了。”

“若是私德与公德可以兼顾两全,那当然是最好,不过这类存在,几乎就是书上的圣贤了。”

“而我等凡人,若私德与公德相冲突,那便……看清楚你自己的本心,选择最对的那一个即可,只要你对自己的选择不后悔,能承担住一切后果,那便就是对的,管那些囔蝇之辈怎么说!”

张会之怔怔:“修身,治国……私德,公德……”

赵戎看着他,点头,“当初文若做出了他自己的选择。我从未在他面前提过这事,因为这就是他的道,他能够承担住这个选择的后果,再来一次他还会这么选,我一个外人,没资格干涉。”

“会之兄也是,虽然不知道会之兄在纠结什么,但是你其实已经有一个选择了,虽然中途,嗯,就像现在这样,犹豫不决,请教我的意见,不过你目前为止的所作所为,其实一直都在往那方向默默靠拢,不是吗?那何必要问他人。”

黑衣披黑发的张会之低头呢喃,“吾心中已经有答案了吗……那到底是什么呢……”

赵戎旁观者清,觉得在临走前,可以帮这位挺谈得来的朋友点明,让他少点彷徨。

“会之兄一直敬慕文若的作为,打探他的事迹,知道他私德有亏后,亦是犹豫,而不是果断唾弃……这其实就是会之兄的答案。”

张会之彻底沉默了。

赵戎伸手,将张会之放下的酒壶往前推了推,后者楞楞探手,摸索到酒壶,拿起,痛饮一口。

“公德吗……吾…吾知道了。”

张会之呼出一大口酒气。

如释重负,桌下,那块抓玉壁的手彻底松开了。

“子瑜,我知道了,但我还是有一事好奇。”

“什么事?”

“假若是你,你如何选。”

赵戎笑了,悠然喝酒道:“我只许卿,因为……我没有国去许。”

张会之略愣后,失笑摇头。

“子瑜只修身,只对佳人们负责吗……难怪头也不回的拒绝了陛下与娘娘的邀请……不过,子瑜活的确实是明白,且快意。”

他感慨的看了眼后厨方向,那里有一位俊俏可爱的小姑娘,正在为心上人试吃食物。

她被子瑜带来,应该就是他的佳人吧。

赵戎点头,又摇头,“其实也是小聪明罢了……至少到现在为止,都是如此,我不用纠结选择,但若假设真遇到了,一定要选……”

年轻儒生摇摇头,没再说下去。

张会之点头,认真道:“我明白了,谢谢子瑜。”

赵戎笑着摆摆手,准备接话,只是面前的青年儒生突然回首,朝西厨那边喊道:

“芸娘,突然有点想吃酱牛肉,正好也让子瑜尝尝,村尾的齐兄家里好像还有些,上回去他家喝酒,我提了些菜散过去,留下不少在那儿,你替我去取来。”

后厨中,芸娘,小芊儿还有一群老仆们都转头,一齐看来。

一身素服的芸娘点点头,洗菜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欲离去。

张会之又笑道:“等下。芊儿姑娘要不陪拙荆一起去,顺便再拿些你喜欢吃的?”

芸娘笑着也邀请。

赵芊儿转头看了眼赵戎,后者朝她点头。

不过小丫头还是摇摇头,拒绝了,也没解释句,就继续在厨房里转悠了起来。

她寸步不离戎儿哥,不让他脱离视野。

赵戎无奈,朝张会之耸耸肩。

后者也没生气,朝简朴妇人叮嘱道:“那就把菜盘全取回来。”

芸娘颔首出门。

张会之回过头,放下酒壶,没有再去看后厨那边。

赵戎看了眼天色,已经申时了。

他挪了挪坐的有点僵硬的屁股,换了个姿势坐着。

张会之似是看出了赵戎准备找机会告辞的想法,轻声道:

“子瑜,若是不急,还有几道菜,可以尝尝再走,另外,为兄今日其实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和一个故事要讲。”

赵戎有点不好意思的咳嗽了声,一本正经道:“什么问题?嗯,不急的,会之兄的故事,在下愿闻其详。”

张会之转头看向天际,眼神中带着些渴望:

“子瑜见识非凡,可否说说你心中,我辈儒生的公德是什么光景。”

赵戎挑眉。

哦,也就是问问咱们儒家的终极愿望呗?

你要是这么问,那我可就不客气了咳咳。

这可是助攻题啊。

他悄悄点头。

下一秒,只见秋风扫竹叶的院子内,坐榻上。

有一个年轻儒生低头整了整衣袖,正襟危坐,抬手正经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振聋发聩的话语,在院子中四处回荡,惹得后厨的众人都忍不住侧目打量。

绕是已经预先怀过不小期待的张会之,此时此刻听闻了这“横渠四句”后,也是面色呆住。

震撼惊愕。

他直楞楞看着赵戎,嘴里忍不住轻声复念。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好一个儒生公德,离人张会之……愿往之!”

张会之拍案而起,仰头大笑三声。

旋即他头一转,朝北屋方向道:

“复儿,将赵先生这句醍醐灌顶之言,抄三千遍。”

“是,父亲。”

北屋中,正埋头练字对外面动静不闻不问的木讷少年搁笔应了声。

少年起身,朝赵戎方向,恭敬的行一个大礼,旋即继续伏案,开始抄写起了“赵先生语录”。

三千遍。

赵戎放下酒壶,挠挠头。

“咳咳,会之兄,其实没必要这么夸张,孩子能记住了就行,写这么多其实没什么必要。”

赵戎一时有点不好意思。

好家伙,他就是想安静的装个逼而已,哪里想到,还给人家小朋友增添了学习功课的沉重负担。

这个真的属实是良心不安。

赵戎有点不敢去看北屋那边了。

欸,谁还不是小朋友过来的?被突然加作业什么的,简直深恶痛绝。

张会之摇摇头,“就得多向子瑜这样的先生学习。能听到子瑜的教诲,是犬子一生之幸,长大后他便会知道了。”

说到这,他顿了顿,头不转的大声道:

“再加三千遍。”

“是,父亲。”

北屋内的木讷少年认真点头,目不斜视。

赵戎:“………”

张会之举起酒壶,痛饮一口,“子瑜金玉良言,当浮一大白。”

二人畅快干杯。

张会之抬手抹了抹嘴,然后大袖一挥,叫桌上的枯黄竹叶一扫而尽。

咚~

青年儒生将酒壶轻轻搁在桌上。

“子瑜,还记得我给你说过的,当初未被林麓书院录用之事吗?”

赵戎笑着点头,随意道:“记得,后来会之兄一路南下,历练成长了一番,最后不是顺利进入思齐书院了吗?也算是因祸得福。”

张会之点头,又摇头,朝他举杯轻声道:

“子瑜只说对了一半,其实那个姓张的落榜书生,意气南下的途中,还发生了很多很多的故事。”

“哦?”

“不过眼下现在时间有限,为兄只能简短的讲最重要的一个了。”

张会之看着赵戎,“子瑜,路上我落魄失意,直到……遇到了一个贵人,是他激励且资助了我……我最后才得以如愿进入思齐书院圆梦。”

赵戎好奇,“这是哪位贵人?”

张会之突然不说话了,只是看着他……

就在院子内的气氛安静下来时。

后厨内,有一道下酒菜率先做好了,出锅。

正是那位抽旱烟的毁容老仆所做的菜肴。

老人动作熟练的将这长条状面条似的菜盛进盘子,中途一阵咳嗽袭来,他捂嘴咳了几声,颤动嘴皮嘴噙住了那根吊着烟袋的铜旱烟枪,猛吸了几口。

被大火融毁的脸上涌出一股病态舒畅的潮红。

这毁容老仆端起一盘家乡菜,朝院子中走去,只是刚走到半路上。

“等等,让我来让我来。”

在后厨里逛的无聊的小芊儿一溜烟的跑来。

气氛正冷却下来的赵戎与张会之二人,此时被这动静吸引了目光,皆偏头看来。

赵芊儿拦在了老仆面前,二话不说的从他手里接过了菜盘。

“我来端,你回去拿别的菜……对了,你这家乡菜叫什么名来着……辣条,对吧?唔,好奇怪的名字。”

赵芊儿头一甩,嘴里边嘟囔着,边端着盘子,朝笑容逐渐开始收敛的赵戎走去。

她背后,毁容老仆站在原地,朝这俊俏少女与年轻儒生的方向,笑着点了点头。

他转身,朝相反的厨房方向走去,只是,才刚走几步,满面笑容的毁容老仆动作自然而然的取出了那一根铜旱烟枪。

这一次,他没有要咳嗽。

这个死里逃生却被烈焰毁容的老儒生,低下头,静静的解开了老烟枪上吊着的鼓鼓烟袋。

他平摊开一只枯瘦手掌。

烟袋倾倒,从中滚出一粒铭刻四条天痕的血红色小珠子。

老人仰头,吞下了一粒四品金丹。

空气突然死寂了下来。

背对院内众人的老人,在身后的一道道目光之中,他这幅模样就像是馋嘴老人,在偷吃一颗糖豆。

只不过,这粒“糖豆”在刚刚滚出烟袋那一刻,便飞速散发出一股恐怖至极的危势,笼罩这座小小院落。

同时也是在这一刹那间,端盘子走在半路上的赵芊儿欲要猛然回首阻止……

然而。

老儒生已经平静的吞下了金丹。

赵芊儿的头只回转到了一半,整个人便已僵立在了原地。

纹丝不动。

与她一样被定住的,还有一柄已经抵达了吞丹老儒生后脑勺一尺处的一晶莹小剑。

只可惜还是差了一尺。

禁止住的一女一剑,在秋风扫落叶的院子呢,形成了一幕奇异的画面。

而那老儒生微微仰头,闭目,后脑勺离这柄“秋千”更近了,颤鸣的剑尖几乎要触碰到了他白发稀疏的头皮。

但终究是无法再前进哪怕一厘一毫!

被定在原地无法回头的赵芊儿,纤细娇躯和秋千的剑身一起颤抖起来。

万般挣不开。

重返金丹境的老儒生闭目,深深的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丑陋扭曲的脸庞上,带着一抹病态的晕红。

似是在品味一道这世间最美味的佳肴……不,是第二美味。

第一美味之物,当然是不远处那个正沉默的儒生即将流露的绝望。

老儒生抬起松弛的眼皮,原地转身,抬起两根枯指,抵着剑身,挪开秋千,他朝前慢慢走去,经过面带僵硬笑容、眼神瞪圆吃人的俊俏少女身旁,随手接过她手里还端着的热腾腾“家乡菜”。

竹叶飘落、寂静无声的院子里。

老儒生一手抓着烟枪负后,一手端着菜盘,在赵戎默然的目光下,踱步来到了其与张会之所在的桌案前。

从刚刚起便一直不说话的张会之,看了眼老儒生,随后他轻轻转头,看向了南边的大魏方向,没有去看赵戎。

“子瑜,这位秦老就是为兄的那位贵人……当初我落寞南下,也是大魏秦氏接济了我……”

赵戎似是没听到黑衣青年儒生说的话,他侧着头,正默默的看着模样已经大不相同的佝偻毁容老人。

年轻儒生没有表情。

也没有回话。

秦简夫弯腰,将这盘他辛苦寻找并复原出了大概的“辣条”,摆在了这位年轻儒生面前的桌子上。

然后。

老人笑了笑。

“尝尝。”

全场寂静,只有北屋传来的伏案少年的写字声,节奏丝毫未变。

年轻儒生微微垂下眼睑。

默默盯着桌上这盘他曾“苦苦寻觅”,现在终又被故人带来的大魏特产,某刻,轻轻点头。

“谢谢。”

……

————

Ps:这章四千字章节,补到了六千两百字了,把前两章的还完了,额,困了,兄弟们,晚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