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最狠暴君 > 第469章 秦会玩舌战群臣

大宋最狠暴君 第469章 秦会玩舌战群臣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2:04:42

第469章 秦会玩舌战群臣

朝堂上脸色难看的可不仅仅只是完颜希尹,同样还有一大票觉得和亲比打仗划算的大佬。

“外臣奉我大金国国主之命出使大宋,为的乃是宋、金两国能够放下刀兵,永结盟好,官家又何至于如此欺人太甚?”

打量了一眼大宋朝堂上群臣的反应,完颜希尹沉声道:“我大金虽然不敌大宋,可是我大金国君民一心,官家纵然要灭掉我大金,只怕大宋也要承受不小的伤亡吧?既如此,何不化干戈为玉帛,自此后永罢刀兵?外臣请大宋官家三思,念百姓生计之不易,嘉大惠于天下万民。”

做为大金国正儿八经的宰相,曾经参与攻辽建国、创立女真文字的完颜希尹,将割地议和的屁话说的冠冕堂皇,那叫一个有理有据,那叫一个不卑不亢,说得一众赞成和亲的大佬们都感觉赵桓有点儿欺人太甚了,甚至还有人站出来支持完颜希尹。

现在完颜希尹巴不得赵桓直接恼羞成怒砍了自己。

自己堂堂一个大金国的宰相,为了两国的和平来出使大宋,结果被辩不过自己的宋官家恼羞成怒之下一刀砍了,那宋国老百姓的心里不得有点儿想法?包括现在大宋朝堂上这些赞同和亲的大佬,他们以后会怎么想?

说白了,完颜希尹这次出使乃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打算来的,眼看着赵桓不愿意和亲议和,完颜希尹也就绝了活着回去的打算。

“住了!”

就在一大票大大小小的官员站出来表示赞同和亲,完颜希尹也正琢磨着该再说点儿什么好激怒赵桓的时候,正好回京述职的秦会玩却站了出来,指着完颜希尹喝道:“说什么放下刀兵,永结盟好,不过是我大宋官家英明神武,尔等金虏贪生怕死所想出来的苟延残喘之策,又何必扯上什么百姓生计不易!”

“若真个顾念百姓生计不易,当初你金国完颜宗瀚、完颜宗望等贼子又何必南下攻我大宋!”

“若真个要永结盟好,你金国可曾念过上皇与尔金国所定海上之盟!”

“如今贵使全然不提你金国之错,反倒在我大宋朝堂上鼓动唇舌,实在是好生不要命皮!”

骂完了完颜希尹,秦会玩又指着刚才那些赞同和亲的大佬们骂道:“汝等不念当初金虏南下之时那些在金虏铁蹄下生死两难的百姓,见一点儿蝇头小利便罔顾大义,秦某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亦羞与尔等为伍!”

这可就捅了马蜂窝了。

一个二品大员站出来指着秦会玩骂道:“汝秦会玩在奉圣州和顺天府干下的好事!奉圣州外百鬼夜哭,顺天府外白骨成山,汝尚有何面目立于朝堂!无耻鹰犬,安敢在此狺狺狂吠!”

秦会玩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回道:“顺天府外白骨成山,死的可不是我大宋百姓。奉圣州外百鬼夜哭,哭的也不是我大宋子民。秦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所思所虑乃是我大宋江山万民,倒是不比你老人家替金虏着想!”

说完之后,秦会玩又变戏法一般从怀里掏出来一封题本,双手捧过头顶后又扭头对着那些赞同议和的大佬们嘲讽道:“秦某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可是秦某知道自己拿是官家给的俸禄,在奉圣州和顺天府也算是略有清名。”

“此番进京述职之前,两地百姓倒也自发替秦某写了这封万民书。只是不知尔等替金虏思虑良多,金虏可曾替尔等写了什么?又给了尔等什么好处?”

盘踞在龙椅上的赵桓示意无心去接过万民书,又咳了一声道:“差不多就行了。”

……

朝堂上从来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尤其是在赵桓这个皇帝没有特意强调保密的情况下,随着秦会玩舌战群臣、赵桓又表示绝不和亲、派兵去取等言论的发酵,还有几十个劝谏和亲的官员或流或贬,大宋的民间也因此而议论开来。

像燕赵等地的百姓就觉得皇帝就该这样儿才对,你赵家皇帝要都是这么硬气,老子们的祖上也不用跑到梁山泊上去闹事,更不会做什么杀到东京夺了鸟位的美梦。

也有士林中人觉得赵桓这次做得过了。

因为劝谏和亲而被贬官流放?这特么还有天理么!

是,咱们大家伙都承认官家你文治武功都强盛无比,也都承认你老人家头铁,可是先不说汉、唐都曾有过和亲,单单就只是劝谏和亲就被贬官流放,您这跟不能纳谏的昏君有什么区别?

士林中人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攻击赵桓的点。

不纳谏。

此前不是没有人想过在渔轮上搞臭赵桓,只是任凭他们怎么攻击赵桓好筑京观还是想要攻击赵桓穷兵黩武都没有奏效——民间百姓大多都被辽国、金国、西夏、交趾给祸害过,被祸害过的百姓们最知道稳定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试图在这两点上攻击赵桓,百姓根本就不认。

士林中的那些坏种们在经历了无数的失败之后也学聪明了,知道他们越攻击赵桓对外的强硬,百姓就会越对赵桓归心,所以他们也不再做那些无用功了。

单单只抓住刚愎自用不肯纳谏这一点来攻击。

汉武帝牛不牛逼?晚年也曾下了轮台罪己诏。唐太宗牛不牛逼?也曾活生生憋死了爱鸟。

辣么牛逼的皇帝都知道要常思己过,都知道要纳谏,怎么你赵官家比历代那些明君圣主还要牛逼,你不纳谏你就能英明神武永不犯错了?

然后大宋百姓们的八卦之魂开始熊熊燃烧。

有人觉得应该让官家再选一次秀女——肯定是官家后宫里的妃子太少了,官家的脾气才会这样儿暴躁,这样儿不好,不好,不如多选几个妃子去伺候官家,百炼钢也得给他缠成绕指柔。

正好,俺家有个姑娘今年十八岁,要身段有身段要模样有模样,琴棋书画那是样样精通,女红绣功也完全不弱于人,官家您考虑考虑?

然后这个理论把其他所有的声音全都给压下去了。

原本士林中人有意将舆论引向赵桓不纳谏,应该重整御史台,把御史台那些疯狗们都收回朝堂,结果莫名其妙的就跑偏到了民间觉得赵桓应该再一次选妃上面。

根本就没人关心那几十个被贬官流放的倒霉蛋。

王德发!

事情到底是怎么变成现在这个鸟样儿的?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