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最狠暴君 > 第449章 国泰民安?

大宋最狠暴君 第449章 国泰民安?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2:04:42

第449章 国泰民安?

赵桓确实快回到京城了。

从上次离京到现在差不多快有一年的时间了,这眼看着就要到靖康九年的年底,耶律延禧这个前辽国皇帝也已经“接”到了汴京城,身为大宋官家,赵桓也确实该回来一趟了。

只是这个消息从耶律延禧的嘴里说出来,听到赵吉祥的耳朵里可就不那么动听了——那个大孝子官家回来了,自己这一年里所创作的那些字画是不是又该赏赐给他了……

想到这里,赵吉祥干脆强忍着心痛,对耶律延禧说道:“朕于家于国无益,平日里也就是些文字书画之类的东西,幸得官家至孝,不嫌弃朕字丑画陋……”

耶律延禧心道你搁在还装你玛呢……大家都是住在龙德宫里的难兄难弟,难道朕还不知道你个大宋的上皇是个什么待遇?连个小娘子都没有,还不如朕在五国城里过得潇洒……

当然,心里想归心里想,耶律延禧倒也不至于当面去撅了赵吉祥的面子,反而皮笑肉不笑的附合道:“是啊是啊,当今官家至孝,连朕这个辽国皇伯父在金国都挂念于心,此次官家还京,朕倒是要好生感谢一番。”

如果赵桓知道耶律延禧说的这些屁话,一定会抢先说一句不客气——朕挂念的是你耶律延禧的安危吗?朕挂念的是耶律延禧的江山!

虽说现在大宋直接占了辽国的地盘也没人敢跳说指责大宋,但是有耶律延禧自己的禅位附宋诏书,那不是更完美么。

当然,赵桓之所以回到汴京,最主要的是赵桓通过这次在外一年远离朝堂的观察,已经看到了他想看的东西——

仅仅只是给朝堂松了不到一年时间的链子,朝堂上的这些大佬们就开始有些飘,甚至就连民间都开始跟着有了一种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论调,认为现在大宋的疆土已经够大了,没必要再没完没了的打仗。

国泰民安?

行吧,说别的赵桓可能还有些不好意思,但是要说一句国泰民安,赵桓还真就能厚着脸皮笑纳了。

毕竟辽国已经成了过去式,倭国、高丽棒子、南越、西夏也都成了过去式,三佛齐马上就要彻底成为过去式,剩下金国跟塞尔柱国也蹦哒不了多久,周边能数得上名号的基本上都宣告凉凉,现在正满世界砸别人场子而不用担心自家被砸的大宋自然也就国泰民安。

但是要说政通人和,那就纯属是扯蛋了——

政通但是勉强能说得上,毕竟是带兵打出来的名声,赵桓还真就不担心政不通。

可是人和呢?

大宋原本的小朝廷制度就摆在那里,尽管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改制,但是很多东西不是说改立即就能改过来,百姓原本的思想也不是那么好改变的,说人和?怕不是在想屁吃!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大宋从来都说不上什么风调雨顺!

东起东瀛,西至大漠,南至三佛齐,北至草原,这么大的地盘想要全都风调雨顺?

别说赵桓只是个天子,就算他是老天爷,估计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办到的。

更别说还有三易回来带来的烂摊子——

“当今自楚之北,至于唐、邓、汝、颍、陈、蔡、许、洛之间,平田万里,农夫逃散,不生五谷,荆棘布野。自京以西,近自许、郑,而远至唐、邓,凡数千里,列郡数十,土皆膏腴,古之赋输,太半多出于此。自两汉以来,名臣贤守,所以为民兴利除害,沟洫畎浍之迹往往犹在。而荆棘成林,无尺寸之耕。”

这些苏辙在《御试制策》里写得明明白白的烂摊子,宋吹们可以当做看不见,易中天也可以当做看不见,但是易中天和宋吹们能够沉浸在大宋兵强马壮富有四海的盛世繁华里,赵桓这个皇帝还能跟他们一样对这些烂摊子都视而不见?

如果跟他们一样……那赵桓跟赵吉祥那个沙雕又有什么两样?

所以,赵桓不仅不能对这一切都视而不见,反而还得下定决心努力干,争取早点儿解决掉这个烂摊子。

但是周树人曾经说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从靖康元年一直开始折腾,到现在已经折腾到了靖康九年,但是三易回来的烂摊子依旧还没处理完,想要彻底治理好黄河,除非马上开始工业革命且立即进入工业化时代,否则在赵桓龙驭宾天之前能不能完成都还是个问题。

如果再加上赵桓一直推动的长城、直道、社学等等乱七八糟的基建工程……

就现在满屁股屎的局面,赵桓很想问问朝堂上的那些大佬,还有民间鼓吹国泰民安政通人和风调雨顺想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那些混账,他们到底是哪只眼看出来的国泰民安政通人和风调雨顺?

用屁股眼子看的吗?

除开这些让人很糟心的事情之外,现在摆在赵桓眼前亟需处理的的事情其实就两件。

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事,那就是耶律延禧已经写好了禅位诏和告辽国百姓附宋诏,现在就举行逊位仪式的同时将这两份诏书明发天下——

耶律延禧表示,自己这个前任辽国皇帝福浅德薄,以至于祖宗基业都毁于金兵之手,百姓沦于战火,虽然幸得大宋官家赵桓遣人救回,但是自己已经没脸再继续做大辽的皇帝,再加上宋辽两国原本是百年的兄弟之邦,所以自己这个皇帝就不当了,大辽整个并入大宋,原本的大辽百姓们以后老老实实的做个大宋百姓就好,千万不要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否则就是自己的罪过,死后都无颜去见大辽列祖列宗。

反正意思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第二件事情跟第一件事情比起来,在赵桓的心里多少就有些无关紧要的意思,但是对于朝堂跟民间来说却极为重要,那就是利乌耶马上就要去太庙里给赵大和赵二跳舞了。

多少年了?

自打官家登基到现在,大大小小的仗是打了无数个,灭掉的大大小小的国家也有好几个,但是那些国主基本上都被赵桓当成了京观的建筑材料,利乌耶还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活着到达大宋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