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最狠暴君 > 第20章 赵吉翔:逆子欺朕太甚!

大宋最狠暴君 第20章 赵吉翔:逆子欺朕太甚!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2:04:42

第20章 赵吉翔:逆子欺朕太甚!

赵桓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行为不仅把议和派的抽晕了,就连主战派的李纲和李若冰等人也晕。

但是李若冰的反应极快,趁着紫宸殿中那些议和派的怂蛋们还处于懵逼状态,李若冰赶忙躬身拜道:“官家圣明!”

李若冰一表态,主战派的李纲和何灌等人也反应了过来,接着便一起躬身拜道:“官家圣明!”

张邦昌左右瞧了一眼,正在琢磨着该附议还是该反对,少宰之一的吴敏却站了出来,高声道:“臣反对!”

“官家有掌心雷与热气球等诸般神器却引而不发,直到金兵兵临城下之时才勿忙赶制,彼时李少宰之言并无错处,此其一也。“

吴敏向着珠帘后的孟太后拜了一拜,又接着奏道:“上皇乃是官家生父,如今上皇要放出李少宰,太后却说官家留下诏书要诛杀李少宰,此举将置上皇与官家父子之情于何地?此其二也。”

“是不是还有其三,官家大军未发之前没有明诏,如今哀家却拿出了这样一份诏书。”

吴敏的话还没有说完,珠帘后的孟太后便直接将矛头对准了吴敏:“吴少宰莫不是以为哀家矫诏行事?”

“臣不敢!”

孟太后以势相压,吴敏不得已而躬身认错,但是语气中又哪儿有半分认错的意思:“臣自然不敢怀疑太后。

只是,如今上皇要放人,官家却要杀人,两道旨意完全相反,臣以为还是等官家和上皇都回到汴京之后再议为上。”

“哎。”

孟太后微不可闻的叹了一声,心中忍不住想起了赵桓在出发之前对自己说的一番话。

“朝堂之上,多数都是靠不住的,因为这天下无论是侄儿或是上皇亦或是辽国、金国的皇帝来坐,都需要他们来治天下,所以他们有恃无恐。

侄儿在京城时倒是可以强压他们一头,如今侄儿带兵亲征太原,只怕上皇那边不会甘心,朝堂之上也该有许多对侄儿心有不满之人跳出来了。

不过,他们愿意在这个时候跳也正合了侄儿的心意,侄儿也正好借着这个机会看清楚一些,早发现就早处理,省得以后养成祸患。”

孟太后记得很清楚,当时官家脸上那种不耐烦的嘲讽还有嘴角的讥笑究竟有多么令人胆寒!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孟太后现在已经开始怀疑,怀疑朝堂上的这些人到底能有多蠢——

依着上皇那个见小利而忘义,好大事而惜身,又极易知难而退的性子来看,只要官家强硬一些,上皇就只可能是上皇,纵然心有不甘,也不会再掀起什么风浪。

这是赵家皇帝一以贯之的毛病,改不掉的。

到那个时候,现在在朝堂上跳出来支持上皇的这些人,又该如何面对当今官家?

如果官家在太原兵败倒也罢了,如果官家在太原接着大胜,甚至于只是个平手,今天在朝堂上跳出来的这些人,就没一个能讨得了好儿去的!

可是要说官家有可能在太原城下大败,孟太后第一个就不相信——

完颜宗望兵围汴京之时,明明已是必死之局,还不是在当今官家反手之间化险为夷,完颜宗望落得个仓皇北顾的下场?

而且为了防着朝堂上这些被官家称之为“猪队友”的官僚们暗中搞事,官家除了带上了大量的装备之外,还早在出征之前就已经把准备粮草的旨意直接下到了途经的每一个州县,根本不需要后方运送粮草。

为了防着赵吉翔那个怂蛋跳出来搞事情,官家可不仅仅只是请了自己来垂帘听政,同时还火线提拔了一大批官员上来,同时又把汴京城中的军权交到了何灌的手上,而在留下李纲这个太宰和王宗濋这个殿帅暗中制衡何灌的同时,官家还把执掌了皇城司的何蓟带去了太原。

就连真正能被赵吉翔所用的赵楷和赵构也一同带了过去。

哪怕是再退一步说,就算赵吉翔真的跑回到汴京,那些被赵桓火线提拔起来的官员们会愿意跟着赵吉翔搞事情?

自己内部都一堆问题没解决的赵吉翔如果想要靠收买这些人来解决问题,他能把所有人都收买掉?他能付得起那个代价?

尤其是火线提拔为同知枢密院事,掌握了汴京大半兵权但是儿子却在官家手里的何灌,本身就主战的李纲和李若冰,跟高俅的殿前司指挥使撞职的王宗濋,他们会倒向赵吉翔?

心中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孟太后忍不住轻轻摇了摇头,转而又对吴敏道:“吴少宰敢也好,不敢也罢,其实都不影响什么,毕竟这诏书不是给你吴少宰的。”

说完之后,孟太后也不再理会一脸懵逼的吴敏,又接着对殿前司指挥使王宗濋道:“这份旨意,是给殿前司的。王指挥使识得官家的笔迹,是否矫诏,一看便知。”

早就被赵桓暗中教育过无数次的王宗濋自然清楚这份诏书的真假。

赵桓书写这份诏书的时候,王宗濋就在旁边看着,为的就是应对类似于今天的这种局面!

王宗濋甚至清楚的知道,赵桓留下来的诏书根本不是一份两份,而是很多份,其中就连册封皇长子为太子的诏书都有!

当然,演戏还是要演全套的,能在紫宸殿里站着的,就没有谁的演技是不过关的——

甚至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紫宸殿里随便哪个有职事在身的官员,都比滋汕美利奸的那个段子手总统更懂演戏!

小心翼翼的从李纲手里接过赵桓亲笔所书的圣旨,仔细打量了半晌之后,王宗濋才躬身道:“启奏太后,这份旨意确实是官家亲手所书,微臣断不可能错认官家的笔迹。”

孟太后嗯了一声,便不再理会殿中的群臣,而是直接对着王宗濋吩咐道:“既然王卿可以确认,那王卿究竟是奉诏?还是如同吴少宰一般抗旨?”

“臣,殿前司指挥使,王宗濋,奉诏!”

双手捧起圣旨举过头顶,王宗濋又向着龙椅后面的珠帘拜道:“臣乃大宋之臣,官家旨意,臣,不敢违!”

“既如此,王卿可依诏行事。”

孟太后从椅子上站起身来,瞥了脸色涨红的吴敏一眼之后,又扫视了一眼殿中的群臣,然后才开口道:“都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若是连这个都看不明白,也不知道读的什么圣贤书?退朝吧。”

……

“欺朕太甚!他怎么敢!他怎么敢!”

上好的青瓷杯被摔得粉身碎骨,赵吉翔却丝毫没有心疼的感觉:“他这就是忤逆不孝!逆子!逆子!”

童贯和匆匆忙忙赶到亳州的高俅都紧紧的低下头,谁也没有开口劝解。

上皇要求释放李邦彦的旨意连个浪花都没翻起来就直接沉底,甚至还因为而成了李邦彦等人的催命符——

原本当今所说的是要秋后问斩,可是上皇的旨意一到京城,李邦彦等人就直接被宰掉了,被赐绞的李棁甚至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儿留个全尸,反而被传首各镇。

这种情况,无异于在赵吉翔的左脸上抽了一巴掌之后感觉不太舒服,非得再把右边的另外半张脸也抽一下才行。

“太原那边怎么说?”

气咻咻的坐回椅子上,赵吉翔道:“粮草,物资,太原和金国那边,都是怎么说的?”

“回官家,”

童贯躬身道:“当今出征之前,曾给沿途州县下过征集粮草的诏书,像弓箭等物,则是从汴京城中抽调的,根本不需要沿途补给。

太原和金国那边,因为老奴的人手要避开官家的大军,所以现在还没有回来,老奴也不清楚如何。”

“再派人过去!”

赵吉翔怒道:“金国不就是要岁币么?朕给他!实在不行,朕将河北三镇都割让给他!”

“官家?”

悄然抬头望了赵吉翔一眼,童贯小心翼翼的试探道:“太学生陈东组织了大批的太学生联名上书,要求当今斩杀蔡京和李邦彦等人,若是官家要求亲征路上的沿途州府不得准备粮草,只怕那些学生又要胡说八道了?

另外,金人索要河北三镇之事早已在汴京传扬开来,当今亲征围困太原的完颜宗瀚所部,汴京城中不仅有许多良家子自带干粮从军,还有许多绅捐钱助军,若是官家这个时候答应金人条件,只怕真个要群情汹涌了?”

“砰!”

又一个上好的青瓷杯粉身碎骨,赵吉翔的脸色都变得扭曲起来:“你的意思是,朕现在还拿他没有一丁点儿的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解了太原之围,然后再眼睁睁的看着他回到汴京?”

“其实也不尽然。”

高俅皱着眉头道:“行军打仗,最怕的便是令出多门。

当今出征之前曾说不给阵图,若是那些将领手中有了阵图,只怕……”

“着啊,太尉所言极是。”

童贯心中暗恨高俅多事,表面上却不得发作,反而笑嘻嘻的道:“只是,当今已经说了不给阵图,太尉的法子又有什么用?就算给了,他们会听么?”

高俅捋着胡须道:“听不听的又有什么打紧?听不听是一回事儿,有没有阵图是另外一回事儿,反正蔡相也快到亳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