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隋唐:开局杀隋文帝祭天 > 第三百六十二章 多路大军齐出,捷报频频传来。

第三百六十二章 多路大军齐出,捷报频频传来。

论起谈判,新罗百济哪里是能够是乙支文德的对手。整个谈判的过程当中,可以说新罗和百济完全就在被乙支文德牵着鼻子走。

最终经过一轮谈判过后,新罗和百济各自出十万青壮,由高句丽负责训练,以及提供装备,三国共拒大隋。

可以说,此时,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已经是竭尽全力了。一旦这一仗在败的话,那这三国也就在也没有还手之力。

如今是天寒地冻的时节,李牧并没有急着出兵。命裴仁基,张须陀,来护儿三人据守平壤一线。李牧自己则在辽东城,厉兵秣马。

这个冬天过的并不平静,一场茫茫的大雪覆盖了河南地界。这场学下的太大了,酿成了一场覆盖了河南全境的雪灾。

河南地处中原,乃是大隋人口最多的地方,可以预料,明年河南欠收。朝廷非但不能从河南地界收上来粮饷,还得拿出库存的粮食,来补贴河南百姓。

这是一个机会,门阀世家的大臣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朝堂之上有些大臣,在薛道衡等人的示意之下,有人向杨广提出了撤回高句丽的兵马。

十几万的兵马在最前线,人吃马嚼的,每日都得消耗一笔海量的粮食。

当然,门阀世家的大臣提起撤回布置在高句丽的兵马,并不是担心粮草不足,他们是担心明年开春李牧万一真的打下了高句丽,那么对于杨广的威望又是一次极大的提升。

如果现在撤军了,那么这场东征高句丽便是杨广的一场大败,便是杨广的耻辱。

只是,杨广岂会同意就这样撤军,在杨广发怒,罢了几个官,杀了几颗头之后,门阀世家这才偃旗息鼓。

当然,杨广心中清楚,门阀世家没有这么容易善罢甘休。如今,他们只是指挥手下的小卒子在试探,一旦明年河南真的颗粒无收的话,门阀世家必然还会在这上面做文章。

杨广的密信是一封接着一封,在信中杨广向李牧阐明了厉害。李牧自然也知道,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转眼之间,冬去春来。

平壤城。

作战室。

李牧站在沙盘前面,规划着整个作战计划,作战室之内鸦雀无声。李牧淡淡是站在那里,就有着一股令人颤抖的气息。

李牧的计划是分兵十几路,先逐步的清理掉汉城周围的所有小城,最后大军在汉城下集结,然后合围汉城。

汉城可以说是高句丽的最后一道防线了,一旦汉城被攻破之后。莫说是高句丽了,便是新罗和百济也不过是囊中之物。

李牧命令手下旗牌官,将各自的进攻计划书交给诸位将领。每人带领多少兵马,负责进攻什么方向,都在计划书上明明白白的标注了出来。所有的将领,只需要按照计划书上的计划行事,便能够完成目标。

事不宜迟,计划分发下去之后,秦琼,宇文成都,裴仁基,张须陀,来护儿等人每日率领一支大军,兵分十几路朝着汉城的方向围剿过去。

乙支文德作为三国联军的总指挥,他手中的兵力并不充足。因此,此时乙支文德的防御重心在汉城一代。

汉城前的这些小县城,实际上都已经被乙支文德放弃了。此时,乙支文德乃是屯兵汉城,将整个汉城打造成了一个堡垒。

乙支文德十分明白,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道理。

大隋的兵马终究只是外来户,如果打不下高句丽的话,那么他们是不可能在高句丽久待的。

乙支文德现在的打法,那就是拖,只要拖下去,拖到大隋耗不住了,一旦大隋撤兵之后,那么高句丽,便能逐步的收回丢失的领土。

既然是要拖下去,在兵力本就不足的情况之下,那么就不能在分兵了。因此,乙支文德选择了聚兵坚守汉城。

此时,汉城的百姓已经被尽数迁移到了别处,汉城已经变成了一座兵城。

在汉城当中,足足囤积了三十万的兵马。这其中,有新罗和百济的二十万青壮,以及由高句丽的十万大军。

当然,高句丽的这十万大军,那可以说是十分的寒颤。这其中,多数都是一些老弱病残。

总而言之吧,此时的汉城可以说是凝聚了高句丽,新罗,百济全部的力量了。

正所谓,唇亡齿寒。现在汉城已经不仅仅是高句丽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新罗和百济的最后一道防线。

汉城是挡在新罗和百济前面的门户,一旦汉城失守之后,那么新罗和百济就会直面大隋兵马。

汉城,这最起码是青石垒成的几丈高的坚城,城墙上也有着诸多的防御设施。

而新罗和百济的城墙,则是一些丈余高的小土墙,就新罗和百济的城墙,说句不客气的话,骑在马背上恨不得都能跳上去。

新罗和百济的王,也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们心里清楚,一旦高句丽没了,那他们被难以独存。

现在是只要能够守住汉城,那么新罗和百济也就无恙。如今,是三家一体,但凡高句丽一灭,新罗和百济也得被灭。

李牧的大军浩浩荡荡,如同一条条黑色的巨龙朝着汉城杀来。汉城前面的这些高句丽城池,多数都是一些故土难离的人组织的民间队伍抵抗。

只是很可惜,面对大隋的铁骑,他们就好似螳臂当车一般。大隋兵马所到之处,所有的阻挡都被踏为飞灰。

平壤城。

作战室。

“报,东路大军传来捷报......”

“报,西路大军传来捷报......”

“报,南路大军传来捷报......”

“报,北路大军传来捷报......”

......

......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源源不断的捷报如同雪花一样飘到了平壤城。作战室内,旗牌官将代表大隋的龙旗,不断的插在一座座的城池之上。

“上将军,最多七日,咱们的大军就能在汉城前集结完毕了!”徐茂公指着沙盘之上的汉城说道。

李牧点了点头,当即命令道:“指挥部前移,我等要身处第一线。”

毫无疑问,现在打的轻松,那就越发的说明了,汉城这是一场硬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