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龙图天下 > 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搏命

三国之龙图天下 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搏命

作者:拾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42:39

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搏命

夜色幽沉,让沉寂的邺城之中多了一丝丝肃杀的气息。

司徒府。

司徒杨彪,历数朝,依旧能位列庙堂之高,也算是汉末动乱的世道之中,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了。

府邸是比较新,本来只是一个破落的府邸,经过重新修筑过,勉强能配得起杨氏的门庭了。

弘农杨氏,也是世家之中的佼佼者,如果论起底蕴,即使和四世三公的的袁氏一族相比也没有逊色多少。

只是相对于袁氏坐拥兵力,杨氏更加依靠的是人脉关系。

曹操不杀杨彪,不是什么心慈手软,是怕杀了没办法收拾局面,他曹操掌控朝廷,统治天下,都是需要人才的。

而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不知道多少和杨彪关系密切的,一旦把杨彪杀了,整个朝堂都要乱,特别是如今的这种情况,内乱等于自杀,所以即使在许都之乱的时候,曹操都没有想过斩杀杨彪,一了百了。

可见杨彪在旧朝的影响力了。

厅堂之上,灯光晦暗,杨彪跪坐,说我一卷书籍,正在看的入神,而在厅堂左右,跪坐数人,正在激动的争吵之中。

“汝等难道还看不清楚如今的局势,先不言魏军能不能取胜,即使取胜了,就能拿下西南吗,而且打了这一仗之后,他曹孟德还有多少兵力啊!”

高昂声音的中年是杨彪的弟弟。

杨彪父亲有四个儿子,杨彪是老大,三个弟弟死了两个,还剩下一个,就是眼门前的杨通,他是武将。

杨家是世家,其实这个时代的世家发展更加全面一些,从读书人到武将,都会分出去不少人培养,从而全面的提升家族实力。

杨通统帅的兵马不多,但是也算是杨家少有武力保障,他对着眼前们的人,非常激昂的说道:“此时正是我杨家拨乱反正之时!”

“哼!”

一个中年人冷哼,看着杨通,冷冷的说道:“你说的简单,可曹氏之狠,历历在目,董家,伏家的血都没有流干,我们杨家要自寻死路吗!”

当初许都之变,杨家也是参与进去了,暗中做了不少事情,可一直没有显露踪迹,而且在最后关头反水。

所以死了不少拥簇保皇一党的人,却让杨家躲过去了。

可这件事情,也给杨家不少人以警钟,让他们对于曹孟德这沙场屠夫更加的有些胆怯了。

毕竟他们都是养尊处优的世家子弟脖子再硬,也硬不过刀刃啊,人头滚滚,鲜血淋漓的场面,直接呈现在他们面前,早已经把他们吓破胆了。

“我看汝等乃无胆匪类而已!”

杨通拍案而起,怒斥:“曹孟德早已视乎吾等为眼中钉肉中刺,如今不对吾等动手,乃是因为他不想要自己的后院起火而已,可若是让曹孟德打赢这一仗,他肯定会对我们动手,到时候汝等难道等死不成!”

“言之过重了!”

“杨氏一门,门徒无数,朝廷之上,地方府衙,不知道多少从者如云,没有理由,他如何敢吾等动手!”

“是啊,他若动手了,天下人都会反他!”

开口的又杨家的耆老,也有杨家的一众的一些文臣,他们都不想鱼死网破,在他们看来的,如果动手,就等于逼曹操杀了自己。

“笑话!”

一个年轻人开口,这是杨彪族子,也是比较出色的一个青年,他学识文化仅次于杨修之下,如今已是一县之长了。

他对着一众耆老,冷然的开口:“汝等还在做什么春秋大梦啊,咱们杨氏一门虽然传承多年,人脉甚重,可如今的世道,多少人还尊天下之意,尊学识之才,无非就是有兵则为王,昔日一个贼寇,如今尚能立朝,他曹孟德不过官宦之后,亦能拥簇大权,此事他怎会把我们放在眼中,若想要杀我们,无非就是屠戮一番而已,叔父杨通所言,乃是明言,如今吾等之困境,唯破釜沉舟,拥簇陛下北上或者南下,重立新朝,方能召天下郡守勤王保驾!”

杨通的心思就是想要趁乱挟持天子离开邺城,让他们在东面打生打死,自己拥簇天子,立新朝,然后号召天下。

“放肆,小辈狂妄!”

“吾等历数朝,尚能保住家族,靠的是稳,而不是冒进!”

“昔日袁氏一族,袁绍袁术兄弟皆为豪雄,如今不也是冢中枯骨而已,咱们杨氏虽然有名望,却鲜少兵丁,如今弘农更是回不去,若是不能稳一稳,何意堪忧!”

一众耆老据理力争。

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家都说服不了大家,最后他们的目光只能放在堂首之上,跪在首案之前的家主杨彪。

世家门阀,规矩最重,家主掌宗法,比朝堂律法还要严苛,就是一个土皇帝,他们可以不尊朝廷,但是不会不尊家主。

杨彪看了一眼他们,放下手中书籍,叹了一口气,然后看着默默无言的儿子,问:“德祖,你如何看?”

杨修是他儿子,他很器重这个儿子,不管是在学识上,还是在能力上,杨修都无可挑剔,但是唯一让他担心的就是杨修的性子。

他有些羡慕老友司马防,司马防当年求仁得仁了,他却苟且偷生了,这些年,也略有些遗憾,不过司马家的人,的确让他比较羡慕。

司马防的几个儿子,都是人中龙凤,其中最让他捉摸不透的是平平无奇的司马懿,那鹰视狼顾之相,着实让人有些的害怕。

此人非常像一个人,曹操。

不过司马家自司马防死了之后,只能投靠曹操,而河内又沦陷,所以并无所持,这才让他稍稍放心,撼动不了他关中世家之首的地位。

他这个关中世家之首,可不是随便说说的,长安的那些世家,不管是皇甫家,韦家,在他看来,都没有弘农杨氏的威名。

他愿意站出来,关中读书人必从者如云。

不过如今的世道,应了那句话,秀才有理说不清,这是一个刀兵的世道,手中刀兵,方为王道。

“父亲,孩儿认为,咱们的确已经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了,只是拥簇天子亦不可取也!”杨修摇摇头,低沉的说道:“魏王顾忌我们,非一日之功,他不动我们,乃是为了安稳,只要他在战场上大胜,那么我们就必有一劫,若是他兵败,我们对他尚且有价值,可他若兵败,天下无汉也!”

这怎么看,对于杨家都是一条死路,杨家这一路走下来了,选择了很多次,可每一次,他们好像都没有选对。

“而拥簇天子……”杨修继续说道:“先不说天子已对我们杨家有了戒备之心,我们第一关要过的,那就是荀彧,荀文若乃是王佐之才,曹孟德能让他看家护院,那是他的能力得到了曹孟德的认可,我们想要从他手上夺天子,乃是死路一条也!”

荀文若的能力,他们是知道的,但是荀文若的狠,他们在昔日的许都之变,就领会了,那是真的狠啊。

如果不是他们杨家收的快一点,恐怕杨家的暗子都被屠戮干净了。

世家门阀经略天下,他们自然会拥有自己的暗子网络,不然他们也没办法对天下了如指掌啊。

“那就是不管怎么样,我们杨家都是死啊!”

众人有些沮丧。

“也未必!”

杨修想了想,意味深长的说道:“天下本无路,但是有人走,就出来路了,杨氏一门,虽在汉朝廷已经绝路,可未必就没有别的路走了!”

杨彪目光凝视杨修,幽沉的问:“德祖,你何时有了这样的想法呢?”

杨修沉默了半响:“在魏军兵败宛城之日!”

“你是失去了对汉室的信心?”

杨彪眯眼。

“我是失去对天下的信心!”杨修摇摇头,道:“新朝换旧朝,已是在所难免,魏王虽是雄才武略之人,奈何大明天子那才是天纵奇才啊。”

“此言不许再言!”

杨彪摇摇头:“我杨氏一族,只要汉室一天还在,总归还是汉室之臣!”

“诺!”

杨修点头领命。

但是他却领会了父亲的意思,汉室在,方为汉室之臣,汉室若不在,他们可不是魏朝之臣。

“汝等也不必争了!”

杨彪摆摆手,道:“如今大势未出,尚且局势不明,动则死,还不是时候,所以现在我们什么都不能做!”

“是!”

众人对视了一眼,点点头。

“杨通!”

“在!”

“你北上吧!”杨彪轻声的道:“在邺城,你无用武之地,唯有北上,此事冀州乱,幽州动荡,我杨氏一族终究有些底蕴,河间,巨鹿等郡府皆有我杨氏之人,你去收拢一些兵丁,做最坏的打算!”

在邺城,荀彧盯的太死了,他们根本不可动。

但是朝廷刚刚北上,荀彧又要顾着粮草调运,根本没有时间梳理河北,而这时候燕军兵败,正是彷徨之时,也没有精力来治理河北。

他们杨家有世家之名,可收拢读书人,然后整理兵卒,尚且能积累一些实力。

当初袁绍就是这样积累实力的,袁绍离开雒阳的时候,就那点兵马,他之所以能在短短时间只能夺取河北,那是因为他凭借这世家之名,把大部分的世家门阀,乡绅豪族,收拢门下,收取大多读书人支持,然后才能征兵才毫无阻碍。

“是!”

杨通点头。

……………………………………

邺城的暗涌还在酝酿之中,而在豫州战线,却在寒意之中爆发了一场冬季遭遇战。

黄忠想要偷袭孙策。

孙策也想要趁着这个机会偷袭一下黄忠。

结果他们半路遭遇。

这一场遭遇战打下来,双方都有不少死伤,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只能暂时安分下来了,稍稍做休整。

吴军军营。

孙策统计了一下伤亡,有些感叹说道:“越是和明军作战,伤亡比例就越是扩大,明军的坚韧比我吴军还是强上不少的!”

一开始他还能和明军拉平一下距离,但是随着明军做出调整之后,他几乎是打一仗,输一仗,而且双方伤亡比例越来越拉大距离了。

“大王,明军战斗力甲天下,并非虚言,他们是根底上改变了儿郎的作战方式,所以能和我们拉出距离来,一点都不出奇!”

鲁肃站在旁边,低沉的说道:“很多人没有看好明朝廷的新政变制,但是不可否认,有时候改变是一个进步,我们的儿郎还沉迷在过去的作战方式里面,但是明军,他们不管是精神面貌,还是作战方式,都远远超越我们了!”

身在沙场,这是他感受最深的。

孙策沉默了半响,最后摇摇头:“孤不如牧龙图,他敢做的事情,孤不敢做,因为孤没有他这么大的胆子!”

他要是敢在江东学明朝廷的做法,第一个反他的人就是江东的世家门阀了,包括乡绅豪族,甚至是满朝文武。

“大王也不必太过于忧心,他们也有他们的弊端了!”鲁肃说道:“兵虽然精锐,却兵力不足,我们还是有机会的!”

“希望吧!”

孙策点头。

“并报大王,周都督来了!”

“公瑾?”

孙策眸子一亮,高兴的说道:“快请!”

“是!”

很快周瑜就走进来了。

“公瑾,你如何来了?”孙策赶紧问。

“在柴桑布了一局,就北上了!”

周瑜微微一笑,江东美周郎之名不虚也,笑容之中绽放出能让万千少女都颤动的气息。

“柴桑?”

孙策没有多问,他相信周瑜做事情是有原因的,他只是比较担心朝堂:“只是你不在江东,会不会有问题啊!”

“没事!”

周瑜淡然的说道:“朝堂之上,二王子站出来,算是让人缓和了一下局势,另外子布也在盯着,短时间之内,不会有很大的问题!”

他当初让孙权回来,就是做好的最坏的打算了,如今这打算,刚刚好让他完成自己最后的布局了。

“仲谋还是走出来这一步了!”

孙策无奈:“孤知道他不甘心,可孤和他可是亲兄弟啊!”

“大王,此事未必是坏事!”

周瑜轻声的道:“不管最后谁的胜利,最少孙氏一门,尚且能留下一个希望!”

“你是担心我们不能赢?”

“如今之局势,已是天下对决之时,说老实话,我没有绝对的信心,甚至我更加担心曹孟德不是牧龙图的对手!”

周瑜轻声的道:“而我江东,更是已经是生死存亡之际了,如今明军的水军都已经陈兵在长江口,攻入建业都,也不过只是旦夕之间的事情!”

孙策沉默,脸色之中有些苍白,即使他雄武无敌,骁勇过人,然而这天下大局,却非他一个武夫能撼动的。

江东之兵,乃是天下之兵战斗力最弱的。

不然当初他不会去许都,不会如此尽心尽力的支持曹操,那是因为他知道江东之兵,撑不住大局。

如何又能改变占据啊。

“大王不必失望!”

周瑜说道:“我们是很难周转局势,但是未必没有搏命的机会!”

“搏命?”

孙策眸子一亮,看着周瑜,问:“你是有什么计划吗?”

“大王可记得当年的长江战役!”

周瑜问。

“你是说荆州争夺的战役,我们江东军杀进去,又被堵回来的战役吗?”

“没错!”

周瑜说道:“我想要重来一次!”

“不是很明白!”孙策瞳孔颤动了一下,战战兢兢的问。

“事到如今,唯有搏命!”

周瑜道:“从明军出现在长江口,我江东成败,已与天下无关了,无非就是早晚的事情,因为不管中原局势如何,魏军都有足够多兵力攻入了江东,他们的水军能长驱直入,我们吴军最大的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而朝堂之上,也是人心叵测,恐怕兵临城下之日,就是他们开城投降之时了!”

这些人为什么迎孙权回来,无非就是希望日后明军杀进来的时候,还有一条路,而不是跟着孙策一条恶道走到头而已。

他看的非常清楚。

但是他没有能力挽天倾,即使他杀了孙权,还会有孙翊,孙匡,孙家的人都可以成为傀儡,只是江东的意志就已经是这样了。

这关乎大多人的身家性命和利益,他们不会因为吴国而忠诚,所以这是他改变不了的局势。

他唯一能做的,是从战场上找回来属于吴国的尊严,不然吴国早晚还是要败。

“我吴国,已如斯也!”

孙策仰天长叹:“孤对不起父王之重托啊!”

“大王,臣说了,我们还有机会搏命!”周瑜拱手,微微行礼:“此一战,不成则败,所以臣认为,需大王亲战!”

“你有信心!”

孙策眯眼

“没有!”

周瑜道:“但是我已经尽力集合能集合的兵力了,另外太史将军已经南下整合柴桑兵力了,明军本身就已经兵力空虚了,只要你们突破明军在江夏的水军,就能长驱直入!”

“这里怎么办?”

“吾亲自镇守!”

“你很清楚,黄汉升不好对付,我一走,他凶猛的进攻,任何计谋都不会奏效的,其气势一落,此战必败!”孙策知道周瑜的想法。

“大王,打不赢他,拖住他,我还是有能力的!”

周瑜低沉的说道:“而且即使吾败了,只要大王能拿下渝都城,那江东就还有希望,不然,吴国必亡!”

“你很清楚,此行九死一生,我们即使做好的十足的准备,那我们胜利的机会不会超过百分之五!”

孙策不是沮丧,而是非常清楚占据。

“所以才说是搏命,而不是围魏救赵!”

周瑜道:“我相信大王愿意搏这命!”

“你说的对,成败如何,无非一死,为吴国,为江东,孤还是要搏一搏这命的!”孙策笑了,他江东双壁很多时候都是心意相通的,周瑜的筹谋,甚是合乎他的心意。

他不会投降,宁可看到江东在他手中落幕,他也要斗一斗,此战,不成则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