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龙图天下 > 第一五百八十二章 政事堂 六

三国之龙图天下 第一五百八十二章 政事堂 六

作者:拾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42:39

第一五百八十二章 政事堂 六

“刘公子当真判了三年的劳教吗?”

“大理寺判了,判决书送上去的时候,刘相直接代替刘公子认罪了,放弃了二次判决的权力!”

“那怎么这个渝都大魔王刘公子真的是要被送去了矿山服役三年啊!”

“这还有假的吗?”

“不仅仅是刘公子被判决了,刘相为此已经上书请奏本,告老还乡了,不过陛下体恤他多年的辛苦,驳回了他的奏书,只让他在府上自省!”

“刘公子之罪,与刘相何干也,刘相乃一个好官啊!”

“哼,刘公子在渝都为非作歹,依仗的就是他老子之威,岂能有这般的纨绔,刘相虽不知情,却实则为帮凶也!”

“堂堂一代政事堂的丞相之子,居然也被判的罪行!”

“朝廷治法有度啊!”

“我朝陛下乃是明军,曾有言之,天子犯法,庶民同罪,别说是区区的一个丞相之子,就算是皇族之人,犯的错,也得送上大理寺去!”

“该当如此,不然何以天下的安康!”

“渝都城除一大害,此乃乐事也,当饮一杯!”

“同去!”

“……”

报纸刊登出来了,百姓自然议论纷纷,这也让大明朝给直接刷了一波比较高的声望,最少朝廷立了不少威。

以法治国的印象,也渐渐的在民众的心中的烙印了下来了。

………………

一个酒肆。

刘劲猛的喝了一盏烈酒,喉咙里面火辣辣的,但是眼神却非常的平淡,甚至有几分的羞愧。

若是之前,他还有几分埋怨。

可现在,他只有羞愧。

他亲自去了解了都察院的罪责,一桩桩,一件件,证据确凿,而且有些还特别的特别的恶劣,甚至让他感觉一个读书人无比的羞愧。

他怎么能养出这样的儿子。

虽没有杀人。

却也死了人,那是被活生生逼死的。

此子聪明,却把聪明用在了为非作歹之上,然而他这个做父亲的,却一点都ub辺,仿佛他还是在家里面那个有些小叛逆,却依旧是演一个儿子角色的少年郎而已。

然而,当一切被揭开,他才感觉到特别的难受,子不教父之过,他没有教好自己的儿子,是他这个当父亲的过错。

今日在这里闷酒,却无意之中听了一些话,一些百姓的心里面话,他忽然有些特的羞愧。

寒门出身的他,本就应该最明白的百姓之苦楚,可这些年,以为他的权势,刘自那畜生到底做了多少事情。

“结账!”

他丢下了一串钱,走在了街道上了。

日月大街很长。

往北一直走,不远处,就是文侯府,他被封侯,列侯,单爵一个文,没有人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这个侯位倒是有几分特别的意思。

“侯爷!”

当他回来了,门口的老仆连忙上前迎。

“母亲呢?”刘劲低沉的问。

“在善堂!”

老仆低声的说道:“公子被抓走之后,老太君就一直都在善堂,如今已经在善堂待了好几天了,不过还算是能吃进一些东西,我请了大夫来看,问题不大,就是心情忧郁,对于老人家不好!”

“我去看看!”

刘劲深呼吸一口气。

乱世浮沉,追随牧氏,一开始是流离失所的,有今日的功成名就,那是熬出来的,可这时间他也失去了很多。

连发妻都死了,母亲能随着他活下来,算是唯一的欣慰了。

善堂,其实是效仿雒阳白马寺的风格,建立了一座浮屠堂,里面供奉的是来自的西域的佛。

如今佛道还不是传播的很广,信道的人多过信浮屠。

而刘母确是一个忠实浮屠信徒。

她跪在地面上,正在虔诚的念经,这是一片祈祷的经文,希望自己的孙子能早日归来,能少吃点苦。

“母亲!”

刘劲走进来了,跪膝在下,恭恭敬敬的行礼。

孝道乃是儒家根本。

自小被母亲带着长大的刘劲,更是非常的孝顺自己的母亲,若非母亲庇护,也不会造成自己儿子这样无法无天。

“名儿,我的孙子,什么时候能回来了?”刘母收起来的经文,转过身,问刘劲。

名儿是乳名,小时候就是这叫的,一直都没有改过来了。

“三年吧!”

刘劲想了想,回答说道:“已经判决了三年!”

“他娇生惯养,如何能熬得住三年的?”刘母的眼泪滴答滴答的流下来了。

“母亲可知道,这些年他在渝都都做了什么吗?”刘劲想了想,他本不想刺激母亲,但是有些事情不说清楚,刘自出来之后母亲要是继续这么的宠爱着,那也是废了,他宁可把这层伪装给撕掉。

“我的孙子向来乖巧,一定是你官场上的敌人无限,不然怎么会……”

刘母的印象之中,自己的孙子是一个很乖巧的人,虽然对他父亲不太尊敬,但是在自己这里,那是一个非常非常乖巧的孙子。

“这里是六扇门给我了调查书,上面我都一一核实了,母亲从小教导我,人要懂知识,才能明道理,不能做一个不明道理之人!”

刘劲有今日,背后也有一个女人,那就是他的母亲,从小是他的母亲养大他,不惜劳苦送他去读书,他才从寒门之中挣扎出来,有了今天的成就,母亲是一个很讲道理的人,这一点,他非常清楚。

刘母看了看这一份调查书,瞳孔在惊悚,她叫着:“不可能,这不是我的孙子!”

“事已至此,是我没有教好儿子,我理应代替他承担这些罪责!”刘劲叹了一口气,拱手行礼,道:“如今吾已被陛下下令与府中自省,日后便多了一些时间来侍奉母亲,母亲不必担心那孽子,吾既教不了他,就让六扇门去教,六扇门的劳教大营,他若能走出来,也算是他的造化了!”

这件事情,他不再挣扎了。

或许有些心凉了。

儿子造太多的孽了,他一个堂堂正正的读书人,必须要为其赎罪,至于政事堂,或许胡昭说的对。

如今退一步,未必不是好事了。

想着,他返回书房,直接摊开执掌,点墨书写第二封奏书。

………………………………………………………………

刘劲第二封的请罪奏书呈报上来之后。

大局已定了。

这件事情根本不需要的经过的廷推,直接在昭明阁会议上,就解决了。

“家事不安,国事不宁!”

这一日的昭明阁召开的会议,本来应该有九席参政大臣决断大事的,可是这时候只有八个人出席了,牧景坐在首位之上,他的眼瞳一扫而过,看着其余的人,低沉的说道:“诸位,刘劲之事,乃是前事之鉴,万望大家要吸取教训,在为大明百姓劳心劳力的时候,也记得要顾一下自己的小家,养不教,父子过,大明的江山是我们打下来了,是为了让后世子孙过上好日子的,但是不是给他们为非作歹的,大明的百姓尊敬我们,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伤害他们,此事仅此一例,若再有发生,当严惩不贷!”

“是!”

众人连忙点头。

刘劲这个教训可真是够大了,算是一个坑爹的例子了,让他们一个个的心中都警惕起来了,甚至都有些不寒而栗。

他们都有儿子,女儿。

在这大明朝堂之上,哪怕风平浪静,可也有无数的暗涌在涌动,他们一个个的身居高位,权力本来就是充满诱惑了,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谨小慎微的。

可若是因为自己的后人,而带来的灭顶之灾,那真是是,哭都不行了。

“刘劲已经上奏自请了,愿放弃一切的官职,辞官归故里,侍奉母亲,教育儿子,不问朝堂事!”

牧景这才入正题,低沉的道:“但是朕驳回了,刘劲虽教子不善,致其子刘自用其之权势,为非作歹,伤人无数,本就应该受到教训,不过此终究非刘劲之错,他掌政事堂多年,功勋无数,朕当有容人之量,所以朕剥夺了他政事堂主事之职,留其参政大臣之权力,但是此事必须要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所以朕命其在家里面自省两年时间,不得踏出家门半步!”

两年,这是他给自己的目标。

因为两年之后,他应该备战了。

到时候新政也会告一段落,刘劲肯定要出来,一旦开战,朝堂上必须要有足够的人坐镇天下。

“圈禁?”

胡昭的瞳孔,微微有些变色。

他想到刘劲会因为这件事情而被拿下政事堂的职权,但是只要保证参政大臣的职权,那也无所谓了。

就当退一步。

但是没想到这一步退的有些后了,牧景加上两年的圈禁,而且合情合理,毕竟这事情闹的太大了,也要去兼顾一下百姓的想法。

这一招,牧景用了是非常好了。

让他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了。

他只能忍下来了。

“陛下,政事堂执大明天下政务,不可一日无主,需一人担当重任!”秦颂低沉的开口说道。

他不是偏向谁,而是有这样的想法,不能让政事堂空下来了,不然很快个地方都会出现动乱的。

“朕也正有此意!”

牧景点点头,说道:“如今天下刚刚太平,大明的百姓还没有归心,政事堂肩负重任,的确不可一日无助,而且非能人而不能担任重任。”

他想了想,看着胡昭说道:“胡相,你能力出众,不如坚韧政事堂,正好为天下官吏做表率!”

胡昭咬着牙,他不想应下来吗,他想,但是他知道,他不能。

水往地下流,人往高处走。

他一个左丞相,监管大明文武大权,要是兼任了政事堂主事的位置,等于放弃了枢密院,到时候就真的是吃了芝麻丢了西瓜。

真真正正的得不偿失啊。

“陛下,臣如今公务繁忙,未必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投注在了政事堂之上,臣不能尸位素餐,还请陛下请良臣担之!”

胡昭拒绝了。

不能不拒绝,要是被牧景套进了陷阱里面,那就真的是挣扎不出来了。

“那么该当如何是好啊?”牧景嘴角微微扬起了一抹淡然的笑容,这是胜利者的笑容。

他知道,只要堵住了胡昭亲自上阵,他的目的就已经完全达成了,因为放眼整个大明江山,已经没有第三个人有他们两个人的威望了。

他不做,那就只能是蔡邕。

“陛下,臣举荐一人!”作为牧景头号狗腿子,蒯良迅速的动手了,这一次都察院是一战成名,把一个政事堂主事拉下马,让所有人都对都察院有了戒备的心思,而且还夹带着几分恐惧的心思了。

毕竟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头上,一直悬着一柄刀。

这柄刀,什么时候砸下来,都是非常致命的。

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的屁股十分干净,明科上面密密麻麻的律条,他们也不是能背下来的,要是不小心触犯了,到时候被都察院抓住了小辫子,不得大麻烦了。

“说!”

牧景非常高兴的说道。

“蔡相能为政事堂主事!”蒯良说的非常直接:“论能力,蔡相乃是数朝是老臣,有非常丰富的朝堂治政的经验,论才学,蔡相乃天下读书人之楷模,是当今天下大儒,他最合适政事堂的位置,能带领政事堂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了,也能为天下官吏做好一个表率!”

“蔡相,汝意下如何?”

牧景笑眯眯的看着的蔡邕。

蔡邕不答应?

那可不好说。

答应?

那也不好说。

其实牧景心里面都有些打鼓的,他也不是神,不能揣摩每一个人的心思,只能做到最好,至于结果……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此时此刻,所有大臣也注视蔡邕,因为蔡邕的答案,将会说明大明未来政事堂的掌舵人是谁。

“老夫……”

蔡邕沉思了半响,才低沉的说道:“恭敬不如从命!”

他想了很久,很久。

但是没有一个人,比自己更加合适了。

胡昭和牧景,在新政的事情上,已经是势同水火了,如果自己不参合进去了,根本不能平衡左右。

这时候,他必须要体现出他的价值来了。

既然如此,他直接入局便是。

这个权力,他应下来了。

“诸位如何看?”

牧景收回了眼神,既然已经应下来了,那就没有问题了,以他的声望,除非胡昭敢上阵,不然只能应。

“当!”

众人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