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龙图天下 > 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登基之前 十二

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登基之前 十二

蒯良不傻,相反,他很聪明,能成为刘表麾下第一谋士,情商智商都是在线的,牧景这话,他能听得明白,而且听的非常明白。

当下,他俯跪下来,恭谨行礼,然后道:“属下当为大王马首是瞻,为明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很好!”

牧景笑了,他就喜欢和聪明人说话,一点就通,不像军中那些铁疙瘩,点死了都没有一丢丢的的领悟,非要把话说的直白让自己没面子才爽的。

“孤虽钦点你入阁,但是你清楚咱们明国的制度!”牧景提醒:“明国昭明阁之下,有政事堂,枢密院,能够入阁的,下面都有很多人支持的,所以你也要努力,让人知道,你蒯良是有实力入阁的!”

“造势?”蒯良又听懂了。

“可以这么说!”

牧景叹了一口气:“孤不是不能一言堂,但是那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入阁孤只能提议,至于最后能不能入阁,得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其实他提议,就等于是打通了最重要的关节,可如果没有能力的人,就是扶不上墙的烂泥。

如果是旧时的制度,牧景倒是可以钦点,没有人敢反对,这就是皇权的厉害,也是弊端。

一个皇帝当你想要怎么用人就怎么用的时候,这本身就是代表着落后的制度。

入阁的关键在牧景的认可,可最后能不能入阁,还要看政事堂枢密院他们的支持,昭明阁是建立在他们之上的基础,没有他们的支持,就算入阁了,也未必能得到很大的权力。

“时间太短,属下倒是能发动一些同僚支持,可属下这几年太过于低调了,所以不管是政事堂,还是枢密院,属下都没有人脉!”

蒯良有些苦恼了。

他现在非常非常后悔,为什么这两年不能高调一点,之前他只是埋头苦干,做事情,不要名,为了就是让自己的名字消除在牧景心中的位置,他以为这样,能让牧景不在忌惮自己。

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影响力降低在最低的地步,也能让蒯氏一族变得不再是明国的威胁。

可惜,他还是低估的牧景,或许说,他一直在低估的牧景的心胸,牧景虽忌惮那些世家门阀,可从来没有忌惮过他。

“没错,不管政事堂还是枢密院,对你都不会有支持的,哪怕政事堂承认你这两年对的雍州的治理,可胡昭刘劲他们,会不会给你入阁呢,不会,因为他们推动入阁的人,是鲍苏,所以你要另谋生路!”牧景道。

“枢密院这一次会不会推举人入阁?”蒯良反应很快,牧景说了政事堂,并没有说枢密院,枢密院执掌天下军权,在目前还是面临大战,并没有马放南山的阶段,可是权力冲过的政事堂的,如果枢密院能支持他,他就能顺利入阁。

“枢密院?”

牧景想了想:“应该是没有,张辽倒是可以,但是……”

他摇摇头:“目前还不是最好的时机,他还需要历练一下,所以这一次,枢密院不会出手!”

就在蒯良有些高兴的时候,牧景话音一转:“不过枢密院就算没有推举人入阁,也未必会支持你,哪怕孤和枢密院说了,他们会不会卖孤这个面子呢!”

“这个……”

蒯良顿时有些心凉了,不是说牧景指挥不动枢密院,而是昭明阁影响力摆在那里,牧景敢亲自下场,他就等于毁掉自己建立的规则,这等于放弃了他对明国制度的奠基,自己可没有这个能力让牧景这样做。

“所以孤让你的另谋生路!”牧景道。

“什么路?”

蒯良皱眉。

“孤打算建立一个都察院!”牧景轻声的道:“取而代之御史台!”

这也是新政的一部分。

御史台始终有些笼统了,但是明朝时期的都察院系统,在皇权封建的时代,还是比较的有市场的。

“都察院?”

蒯良眸子微微一亮。

“天下官吏,执权可管天下人,可是人都容易犯错,孤得给他们弄一个枷锁,都察院有权力监察天下官吏,上奏弹劾!”

牧景平静的说道。

蒯良一听,顿时明白了,这将会是和政事堂,枢密院,并驾齐驱的一个官衙,而且这个官衙,是牧景给他找的路。

“当然,这大的事情,你想要挂帅,未必能,哪怕你愿意,你有能力,可他们未必相信你!”牧景轻声的道:“你得找一个人来替你挂帅!”

“蔡老!”

蒯良闻言,瞬间一个名字就浮现在自己的脑海里面去了。

“聪明!”

牧景不得不说,蒯良在政治的思维是非常明敏捷的:“他是最合适的人,但是如何说服他,还得看你的本事!”

“属下领命!”

蒯良深呼吸一口气,他有自信,因为蔡老这种人,不会因为立场而放弃原则,哪怕他在昭明阁的立场,偏向胡昭,但是对的事情,他会坚持。

不过蒯良有些犹豫,道:“大王,如此以来,会不会让胡相恼羞成怒啊,到时候他会狙击属下的!”

牧景这样做,意图不仅仅是推动自己的入阁,还有其他的意图,他也能明白,只是他比较担心会引发胡昭的怒火。

胡昭如今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明国丞相,当之无愧。

“孤这样做,也是逼不得已啊!”

牧景无奈的叹气。

他此招,乃是一石二鸟,不仅仅建立都察院,还要分化胡昭和蔡邕之间脆弱的联盟,不说把蔡邕拉到新政的立场上,最少也能让蔡邕袖手旁观。

蔡邕只要接手了都察院,他为了立身正,只能以明国法度法规为标准,而不是之间的立场为标准,到时候他只能在新政事情上,当一个评委而已,而不敢下场玩耍。

这就是牧景要的。

他在建立大明朝之前,必须要布局,把推行新政的准备都做好,这样以来,他登基之后,立刻就会推动全国上下,新政的施行。

“胡孔明哪怕生气,也只能生气,他地位摆在那里,对你一个没有入阁的人出手,那就是他的不对,他还是很爱惜羽毛的,不会这么做的!”

牧景还是比较了解胡昭的,道:“就事论事,你有资格有能力入阁了,哪怕胡昭要对付你,也会入阁之后,站稳了在昭明阁的位置,可能比你入阁还要难一些,这只能靠你自己的,孤能帮的并不多!”

“大王放心,属下定不负大王之期望!”蒯良自然也很清楚,牧景在这时候,推动自己入阁,是冒了多大风险,所求之也是多么艰难的事情,而这恰恰好也是他唯一的机会,入阁等于跨过的天坠的一步,哪怕粉身碎骨,爬也要爬进去,一旦错过了,日后不会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去吧!”

牧景点点头,道:“孤这里不相信大话,孤只是看着,你怎么做,俗话说得好,是骡子是马,拿出来溜溜,就知道了,对于你,孤还只是从你的名声上听来的,你的能力,孤选择相信,但是你也得让孤亲自看到,毕竟你对雍州的治理,过于保守的,孤其实不算很满意的!”

“是!”

蒯良心中一突,他对雍州的治理,自然是保守一些,因为不敢冒进,不过现在情况已经不一样了,今时不同往日,往日不敢表现,如今机会来了,他要是再不敢表现才能,就只能等着养老了,日后再也没有机会参与天下大事了。

…………………………

蒯良离开之后,霍余亲自送上一盏茶,他忍不住问:“大王为什么如此相信蒯良,他始终有些立场上的问题?”

“立场是可以变的!”

牧景笑了笑:“不是孤想要相信他,是孤根本就没有其他人可以相信,或许说相信的人也没有能力入阁,没办法,他是最好的人选!”

他的笑容有些勉强,说到底明国还是人才短缺,民间其实藏着很多人才的,可高冷的很,一个两个,宁可读书读啥,也不愿意出仕途,没办法的事情。

他已经尽力的在改变自己的形象的,可有些形象,已经生根了,让很多骨头硬的一匹的读书人都认定了他是一个窃国贼,他也无可奈何啊。

所以人才,还得自己的培养的用的比较顺手。

“鸿都门学今年好像已经有六座学院了吧?”牧景突然问。

鸿都门学是明国第一学府,因为这是牧景亲自建立的学府,当初他可是鸿都门学重建之后,第一任的祭酒。

他掌控西南之后,开始在教育上大举投入,而且为了稳固蔡邕,还把蔡邕往教育的道路上往死里面用,蔡邕本身就是一张活名片,不知道框来的多少学识不凡之施斌加入了鸿都门学的教师之中。

这让鸿都门学的名声是越来越大了。

“七座!”

霍余回答:“大王出征之后,蔡参政亲赶赴西凉,建立的鸿都门学西凉学府,而且亲自和西凉三大儒席地而坐,论道论政,三天三夜,最后西凉名气不凡的三大儒者,出山担任鸿都门学西凉学府的祭酒,今岁招生,一百八十二学子!”

“好!”

牧景道:“蔡老头在教育上,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蔡邕在权力上并不是很大的**,反而对于教育,有很大的野望,他特别特别记住,当初牧景忽悠他的话。

若是能让天下人能读书,那将会是一个多大的造化啊。

有时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但是这些年来,明国教育的进步,让他切实的看到了这种希望的存在,明国在教育上的投入,要是放在枢密院,估计兵力都能翻倍的,而且炼制出来的都是精兵,精兵才是消耗最大的。

可牧景眼睛都不眨一下,就把这些钱投在了教育上了,不说大学府,就说每一个县都建立一座能蒙学的小学府,那是何等庞大的搞工程。

若有十年,明国将会在人才上,超越全天下,到时候他们别说和明国竞争,就算是明国的不打他们,他们也会有一天被明国影响之下而灭亡。

这就是明国的优势所在。

“蔡参政在教育上倒是舍得投入,不过他和刘参政吵了好几次,好像他在从盐税上挪了一些钱去教育司!”

霍余作为唯一能在昭明阁会议上记录的人,他可知道各部不少的小秘密的。

“是吗?”

牧景眯眼,笑了笑:“蔡老头也有把柄被人家拿住了?”

“不是把柄,是先后的次序问题,这笔钱应该就是批下去给教育司的,但是优先是在水利工程那边,他就用了点障眼法,刘参政没看出来,可胡相的眼光锐利,自然看出来了,反正刘参政和蔡参政在政事堂那边,吵了好几次,都是胡相安抚下来的,后来胡相让刘参政重做了一份计划书,把次序调换了一下,把这事情压下去了!”

霍余道。

“我说胡昭怎么能让蔡老头给他站场子,感情是蔡老头不好意思,所以要还点人情啊!”牧景冷笑。

不得不说,他不在渝都,还是有些问题的,下面的人,谁都不是圣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抱负,难免就给了胡昭机会了。

这厮设局特别厉害,这件事情,要说没有这厮故意为之,他打死都不相信,无非是利用了蔡邕在教育上的用心,然后在给蔡邕卖个人情,蔡邕没办法的,对于新政他问题不大,所以稍微倾斜一下,也是可以的。

“胡孔明,跟孤玩心眼,等着!”

牧景冷笑。

新政推广的事情,他是会和胡昭死磕到底的,胡昭应,也得应,不应,也得应下来了,没有第二个选择了。

…………

数日之后,渝都越发的热闹了,牧景称帝的消息,也越来越多人讨论了,但是明国没有给出肯定的答案,可很多人都对牧景称帝有了认可。

这时候,四面八方回来的人,也开始多起来了。

有各地总督回来叙职,有各部中郎将回来的叙职,而所谓的叙职,都只是一个理由而已,都是为了回来参与明王登基为帝的仪式的。

这对于明国不管是文武的臣子大将,都是一件很值得的兴奋的事情,水涨船高,牧景称帝,代表他们的地位也会提高一大截的。

而且称帝的意义不一样,这是改朝换代,新朝建立,必然会犒劳功臣,到时候封侯拜相,肯定有不少人。

所以蠢蠢欲动的人,多不胜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