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龙图天下 > 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宛城之战 七

三国之龙图天下 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宛城之战 七

作者:拾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42:39

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宛城之战 七

“东北角,分割战场?”曹操也有些惊恐起来,他的瞳孔闪烁了一下,半响了才开口说道:“明军有这等魄力吗?”

这样是很冒险的,等于出一支孤军,放在的东北角,要是魏军心狠手辣,直接拿着一支偏师下手。

以魏军的兵力,只要脱离宛城的明军,没有多少能承受得住他们的进攻。

“大王到了如今,难道还在小看明王吗?”郭嘉面容严肃,拱手对着曹操,低沉的说道:“明王虽年轻,但是他的魄力,敢于冒险的能耐,我们决不能小看半分,不然吃亏的就是的我们!”

“奉孝所言甚是!”

曹操浑然一惊,反应过来了,连忙说道:“还是孤有些大意了,牧龙图那厮是一个疯子,当年在雒阳,他敢烧一把火,都不把把自己给烧没有了,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做的,到时候真的放出一直偏师来,把东部和北部的战场分割掉,我们就必然陷入一个被动之中!”

“所以我们要未雨绸缪!”

郭嘉道。

曹操目光落在了沙盘上,沉思了半响:“东北角,这地方,要说重要不重要,要说不重要,又很重要,联系两个战场中转,我们还会要驻兵才行,但是也不需要太多兵马驻扎,浪费兵马!”

他抬头,眼眸扫过麾下将领,问:”谁愿意率军进驻?”

“大王,末将愿往!”

一个青年将领走出来,拱手请命。

“子丹?”曹操眸子一亮。

曹家千里驹是的曹休,曹真是他的养子,但是的在行军打仗之上,亦为青年一辈的骁楚,更是曹昂心腹,之前一直跟着曹昂,如今集合主力南下征战,他才随军而行,帐前候命。

“好!”

曹操点点头,他也比较喜欢培养年少将领,微笑的说道:“孤命你,领军三千,扎营明洋聚,沟通两个战场之间的联系!”

明洋聚,这是宛城东北的一个乡镇聚,地理位置而言,是东北角交通最便利的地方,左右都被山路包围,唯官道贯通,易守难攻。

“诺!”

曹真拱手领命。

“奉孝,东面战场,夏侯惇他们可有消息返回?”曹操目光远眺,开始盯着东面的战场了。

本来他们的计划是从东面先打起来的,而北面这一战,倒是明军挑起来了,明军的意图,无非就是攻破先锋军营,然后逼迫他从东部撤兵。

如今虽然这一战打的有些劈叉了,但是明军的意图并没有实现,魏军先锋军营依旧屹立在宛水北岸不远的地方。

也就是的明军想要逼迫他撤兵的想法已经做不到了。

那么宛城东郊战场的战役,也显得比较重要了,如果夏侯惇能在东线,压制整个明军,那曹操就敢直接发动总攻。

拿下宛城,就等于击溃明军,这不是地域之争,而是一场胜负之战。

“暂时没有,但是!”

郭嘉想了想,道:“我感觉不是那么顺利!”

“为什么?”

“夏侯将军的性格,大王是知道的,如果此战顺利,恐怕早就有捷报回来了,肯定是已经僵持住了!”

郭嘉苦笑的道:“夏侯将军是一个要强的人,向来是报喜不报忧,没有消息回来,就等于战场明显打的不是很顺!”

他顿了顿,道:“不过大王此时此刻还是稍安勿躁,不要过问,夏侯将军太过于要强,一旦大王过问,或许他认为大王不满他的进攻速度,会急功近利,到时候给了明军可乘之机,那就不太好了!”

“也对!”

曹操点头:“元让的性格,向来要强,特别是在战场上,那就让他自己去打,他身边有于禁徐晃两个人,哪怕不能顺利的拿下东郊,也能稳住局势!”

……………………………………

宛城北郊战役刚刚落下帷幕没多久,一夜才刚刚过去了,在东郊的土地之上之上,此时此刻却正在打的如火如荼。

朝阳的阳光,很是暖和。

而在这金灿灿的光芒照耀之下,明军和魏军,在平原山丘之间,已经纵横交错了,双方厮杀,激烈异常。

“明军,好一个明军!”

夏侯惇没有冲锋陷阵,此时此刻,他在山丘临时指挥部上,俯视战场,而整个人有些的怒火攻心:“某投入两倍的兵力,还压不住他们,可恶!”

战场的形势很明显,明军兵力不多,但是却挡住了魏军,魏军兵力强盛,但是合围不成合围,进攻不成进攻,反而被僵持住了。

这样的情形,当然让夏侯惇不爽。

“夏侯将军不必生气!”

于禁沉稳,他神色平静,道:“明军虽然战意斗牛,然而兵力不足是他们的死穴,这种战意是不能维持很久的,人都有的疲惫感的,我们如今要做了,就是死拖着他们,把他们一步步的拖垮了,当他们的战意斗志都被磨灭之后,军阵肯定没办法保持如此的稳健,到时候就是我们的反攻的时候了!”

明军号称天下第一强军,可不是随便吹出来的名号,而是一场一场战役打出来了,在战场上,不管是的战意,斗志,士气,还是单兵能力,军阵的配合度,都超越魏军太多了。

传闻明军练兵,乃是每日都会保持训练,所以他们在韧性上,更是超绝一般的军队了。

哪怕魏军精锐的将士,在沙场上厮杀出来的百战精锐,在战场,面对精锐的明军,都没办法一比一的比例厮杀对拼。

但是正因为明军走的是精锐路线,是职业军人的道路,所以练兵带来的巨大符合,让明军的兵力,在诸侯之中,并不明显。

特别是如今,关中和南阳两方战场的压力之下,明军的兵力,能透入进来了,不足一半之数。

魏军有足够的兵力优势。

于禁历经进攻宛城的失败之后,他已经不想要速战速决的心思了,如今他就一门心思,利用兵力优势来耗死明军。

当然,对于夏侯惇而言,他是不愿意的,他更希望在能干净利落的击溃明军,这样才能更彰显魏军的士气。

他咬咬牙:”我怕这样拖下去,反而是我军先失了士气,而且拖得太久,大王会对我们失去信心的,我们还是要出动出击才行,明军的确显得强大,但是也不是不可战的,你们两个压阵,吾亲自率精锐,突破他们的军阵,撕裂他们的防御,强行杀进去!”

于禁徐晃闻言,对视了一眼。

虽然他们都不算是很赞同,但是却也不反对,死耗是一个办法,但是如果能突破,也是一个办法。

当然,他们并不算是很看好夏侯惇能够直接突破,哪怕他们压阵,明军亦有大将坐镇。

夜楼提供的消息,不管是暴熊第二军的文聘,还是景平第四军的孟获,皆乃明军数一数二的猛将。

“可以尝试一下,但是不可深入!”于禁想了想,对着夏侯惇说道:”夏侯将军,大王虽让我们东线突破,但是不败既为胜,我们首先要做好东线不能失败!”

“放心!”

夏侯惇虽莽,但是也不傻,不然也不可能纵横沙场这么多年,他沉声说道:“我们以一个时辰为点,不能突破他们的放心啊,立刻撤兵!”

“好!”

三人商量之后,立刻开始动起来了。

……………………

明军的临时指挥营,距离战场只有八百米而已,建立在一个山坡上,地势略显的更高一些,能俯视全场。

“现在的战况,我们主力尽出,他们也把主力压上来了,战况显得有些僵持之势,一两天倒是没问题,我们的军阵密不透风,他们没这么容易能击溃,但是这样僵持下去,我们吃亏啊!”

文聘的面容略显阴沉一下。

明军兵力不足,敌军是他们的两倍,即使他们足够的精锐,可一个对上两个,还是吃亏的,哪怕他们韧性十足,也会感觉疲惫,而敌军可以交错进攻,反而能喘息,他们一直抵抗,会被渐渐磨灭斗志。

人的战意,士气,斗志,这些精神表现,都是有界限,哪怕训练的在强大,在战场,始终会面临生死的压迫,一旦垮掉,就会形成连锁反应,全军溃败。

“得反击!”

孟获简单的三个字,说出了想法。

防守从来不是他的特长。

他比较善于进攻。

“怎么反击?”严颜看着孟获,对于这个十万大山走出来的蛮族之王,他倒是没有看不起,当然,也没有很看得起,毕竟作为汉人,天生就对异族有一些鄙视之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也就是牧景愿意信任那些外族大将而已。

如今的明国,其实有不少外族大将,十万大山的蛮族之王,孟获,统领明军景平第四军,羌族首领闵吾,统领明军昭明第三军。

这些都是外族投靠的明国的佼佼者。

还有景平第三军的中郎将,曾经叛出夷族的首领,高定,虽然已经投靠汉人很长时间了,但是他始终是出身夷族。

同样,五溪蛮的蛮王,沙摩柯,率领的五溪营,也是的明军比较强大的战斗营。

这些人,代表非汉人投靠明国的成功案例,在明国之中,也算是举足轻重,别说严颜不能质疑,哪怕是昭明阁,政事堂,枢密院,这些部堂大佬,都不敢轻易的质疑他们的忠心。

毕竟这关乎明国的安定的,如果十万大山暴走,南中将会陷入动乱,如果羌族叛乱,西海的西凉地域都会乱起来。

如今明国,地域之广阔,乃是的诸侯第一,这一点,没有人敢质疑,坐拥西南,手握荆襄,还有西海地区各部羌人部落的投诚,另外加上西凉和关中,甚至可以说,半壁江山都已经能明国的手中了。

可越是如此,越是小心翼翼,内部的稳定,高于一切。

所以严颜对孟获,也还算是的态度端正,不会太过于讨好,也不会表露出来那种不屑之心,平常心对待。

而这种对待,反而让孟获比较适应,他也不想成为明国之中特别的存在,牧景对他一视同仁,但是也改变不了他蛮族大王出身,在明国想要立足,他若不能融入进去,那么早晚有一天,明国还是会对十万大山的部落动手的,所以这些年,他也想办法,把自己融入明国。

叛乱之心,几乎已经没有了,不是他不想,是他提不起这个勇气,明国的发展是他看着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他实在没有信心,在牧景手中讨得太多的好处。

要是以前,还有白族提供盐巴财力支持蛮族,夷族在外支持,尚且有几分信心,可如今,白族的盐田都交出去了,夷族自高定一下,已经成为了明国最忠诚的一条狗了,蛮族哪怕退回十万大山里面,面对战虎营和五溪营,又有几分胜算呢。

另外,这些年明国对蛮族,也挺好的,虽然磨合之间,的确还有一些纷争,大多数都是蛮族吃亏,可综合而言,蛮族已经开始拥有自己的城池,族人能营建自己的房舍,能有耕地,有饭吃,有衣穿,这已经是千百年来,过的最好的日子了。

所以当初明军整编,他和兄长孟优长叹一番之后,最后选择放弃南中军,放弃蛮族儿郎的兵马,调遣东州军中郎将,也就是如今的景平第四军中郎将。

他的心思,已经在建功立业,增加蛮族功勋之上,而不是向着反抗明国。

作为蛮族之王,孟获也是久经战场的,而且这些年更是读了不少的汉书的兵法,结合他战场上的经验,进步还是很大的。

他既然提出反攻,心中也有了一丝的谋算,严颜问起来,他就直说了:“想要反攻,就先要引蛇出洞!”

“引蛇出洞?”

文聘微微闪烁了一下自己的眸子。

当初在荆州战争之中,他败给初出茅庐的诸葛亮,以自己一世英名,成为了诸葛亮的成名天下的垫脚石,算是他的一个耻辱。

这些年来,想要雪耻的机会都是没有什么,毕竟诸葛亮也是的明军大将,他们想要打起来的机会不大,但是增强自己的能力,他还是做得到的,他不希望再有第二次的兵败。

孟获刚刚开口,他的心思就转出来了:“孟中郎将的意思,让他们出击吗?”

“嗯!”

孟获点头。

“这个不容易吧!”严颜苦笑:“我看他们的布阵,明显是有些想要的打一场消耗战,他们有足够的兵临,耗得住我们的,我们可没有足够的兵临交错进攻,一旦我们没办法得到休息,很容易就会被他们损耗大部分的体力,这样才更有机会在战场上的击败我们,所以想要他们出击,恐怕没有这么容易!”

“这一份是景武司提供的敌军大将的底细,敌军有三方大将,一为夏侯惇,二为于禁,三为徐晃,于禁徐晃,都不好对付,倒是夏侯惇……”

孟获道:“这个人可能有些猛!”

他说的猛,就是莽的意思,莽夫在战场最容易上当。

“以夏侯惇为突破口,心思倒是挺好的,只是没有这么容易啊!”文聘叹气:“我在舞阴战场上,和这个人交过手,此人虽然莽,可在战场上,有自己的心思和触觉,除非让他感受到紧迫感,不然他不会轻易出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