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龙图天下 > 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西北风云再起 八

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西北风云再起 八

渝都城。

日益昌盛的渝都,人口越来越多,市集和道路也越来越多,码头更是建立了一座又一座,已经开始名副其实的成为了西南的中心都城。

渝都的繁荣,彰显出来的就是明侯府的鼎盛。

新政自从站稳了脚跟之后,一发不可收拾,以徐庶,卫觊,法正等人为先锋,开始在整个西南,嫌弃了浩浩荡荡的一场的变革。

这一场变法,把牧景的精力都牵涉进去了。

因为新政的事情,昭明阁最近是三日就召开一次小会议,十日就召开一次大会议,探讨的都是变法事宜。

变法并非一朝一夕的。

也不是一下子就变完的。

适应地方的政策,才是最好的政策,政策每天都在变,主要还是看地方汇总会来的消息,让昭明阁即使对新政做出改变。

“法曹,大理寺,六扇门!”

这一日,牧景在昭明阁会议上强调:“目前还是的不够,最近很多案件,从下面呈报上来,大理寺有些撑不住了,六扇门的配合也不足,另外法曹必须要对明科新法有进一步的完善,各方面的刑罚罪名都要列清楚,所以说,在这方面,我们不管是从层面上,还是大方向来看,都比较简陋,法度是新政的主要,我们必须要必须尽快完善,新政的核心,是要建立一个法规法度之下的盛世,所以明科的完善是第一位,另外大理寺的判法标准也要列出来,六扇门的执法的限度也要有一个的章程!”

司法,他一直都是很重视。

炎黄几千年,封建社会都是人情社会,人治天下,这没错,但是无规矩不成方圆,把人情凌驾在法度之上,终究是会出问题的。

这就是儒家的不好。

儒家太讲究仁治天下了,仁义的确能让不少人归顺敬服,但是却不能让那些私心给泯灭,但凡是人,都有七情六欲,哪有每一个都是圣人的道理。

所以牧景一直都认为,治天下,必须要法度先行。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话,在这种时代,在这种制度之下,从来都只是口头上而已。

能做到的,都只是个别例子。

从他建立大理寺和六扇门开始,就是就是仿照后世天朝的一些的模型,来做出对司法系统的建立。

法曹是建法之地,只要是对《明科》进行维护和完善,《明科》明侯府立足的根本,一切有的法度,才有了根本。

而大理寺属于法院,是判罪的地方。

六扇门是执法的。

“主公,在未来三个月之内,增强大理寺的制度,倒是没问题,但是每一个州,必须要建立一个大理分寺,每一个县,建立一个大理小寺,这是不是太过了,首先我们没有这么多人才,而且也没有这么多资源!”

胡昭质疑来看着牧景。

六扇门之法,层层上来,倒是可以,可大理寺只是判刑的地方,集中起来判,不是更加简单吗。

关键倒不是他不舍得资源,是目前整个明侯府,找不出这么多人才来,大理寺的权势,可不简单。

放在新政之前,判罪一般都的县衙县尊的事情,新政把这权利从县衙剥夺出来了,交给了大理寺,那么掌控的权势,等于半个县府。

不是一般人就能接的下来的。

如今的明侯府,新政横行,本身就已经是惹怒了不少人,很多读书人对此不屑一顾,甚至排斥明侯府,所以能招揽的人才不多。

即使连明侯府本部,各部制度之下,职位都有不少是空缺过来了,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多少官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人才的缺陷,是明侯府的一个致命缺陷,短时间之内,甚至是无法弥补起来了。

“凡事有轻重缓急之度,判罪也一样,我们不能一直指望所有的案件都汇聚在大理总寺来的处理,这样是不行的!”

牧景解析:“另外我们不能小看大理寺这制度,大理寺是属于判刑之地,就是过堂的地方,普通的小刑,在地方就能完成了,但是杀人反叛这种大罪,地方也没办法,必须要州寺,甚至大理总寺,至于困难,哪里都有困难,哪里都缺人,有困难就去克服他,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人,总是不缺的,实在不行,我就把书院的人都压上去!”

这可是法院。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法院都有初等法院,中等法院,高等法院,这种制度已经是成熟了,自然是照搬过来就行了。

这个制度,一定要落实,这是新政最重要的一部分。

“我认同主公所言!”

刘劲在地方的经验,倒是比胡昭更甚,胡昭长年居于高层,反而有些脱轨了低层,太过于理想化了:“不惜代价,必须在每一个县,建立一个大理寺,这样才能确保我们明科能落实在百姓之中,不至于让新政变成一个笑话!”

众人想想,倒是认为牧景和刘劲说的没错。

这商量的一小会,算是把这议题给撤过去了。

“主公,目前人口统计,已经出来一些数据了,都是荆襄五州的数据!”秦颂把一份奏报上来的卷宗,递给了牧景,另外也给所有人发了一份。

“荆襄五州的人口统计?”

牧景眯眼:“有几成真啊?”

这个时代,人口统计这个活,可不好做,毕竟但凡是世家豪门,乡绅大户,都藏有不少黑户人口,没有户籍的人,多不胜数。

“最少九成!”

秦颂回答:“新政有两个政策,是能让世家门阀,乡绅豪族不惜代价来反我们的,一个是丈量土地,一个是清点人口,人口和土地,是这些世家门阀,乡绅豪族生存的根本,如今荆襄地区,在新政上落实的很到位!”

“六百万人口?”

这个数字还是让牧景比较意外的。

荆州历经这么多战乱,如今还能维持这个数字,可不简单了。

“荆州本是一个土地肥沃,人口昌盛的大州,在战前,估计能有七八百万的人口,这些年下来,一场场的大战,黄巾之乱,荆州内战,我们和刘表的大战,本身就在损耗了不少荆州青壮,而且大战一起,殃及无数,让无数的家庭失去了家,变成流离失所,一旦流浪,生活没有保证,活活饿死的不计其数,白骨千里!”

秦颂解析:“这几年下来了,最少荆州最少折损一两百万的人口!”

“才打了几年啊,两百万人口的损失?”

牧景心中微微一痛。

战争啊。

来的时候,彰显出热血和凶狠,成就了一个个英雄。

可走的时候就剩下一片狼藉。

不管是输,还是赢,最后付出了,都是大汉子民的生命,都是中原人口的折损。

历史上,百年三国,到底让折损了多少生命,把汉人多少青壮都搭进去了,数也是数不清了,所以有了最坏的一个结果。

异族崛起,汉人沦为两脚羊,那一段悲惨的岁月,都是因为三国的战乱打的太狠了。

如同后世的抗战。

如果不是军阀打了几十年,把各省的实力都耗的七七八八了,就凭那一个小岛国,能让中原大地陷入了整整八年的抗战吗。

但凡被外人所欺。

都是自己人内斗的太狠的后果。

这是历史的教训。

这个教训目前所有人都领悟不到,哪怕聪明睿智如胡昭,也想不到在百余年之后,他所看不起的异族,会把中原杀的血流成河,把汉人当成两脚羊。

如果牧景把这个告诉他,对于他而言,无疑只是一个笑话。

虽游牧民族并不在少数,但是不管是匈奴,鲜卑,乌桓,等等,都不足以让中原有很大的压力,甚至不曾把他们放在眼中。

“必须要尽快统一天下!”

牧景在心里面下了死决心:“十年,十年之内,我一定要拿下中原,不惜代价!”

他不能让历史重演一遍。

让这世道历经百年乱世,然后让中原没落,再然后让汉人成为那些游牧民族的踏脚石,他决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土地呢?”

牧景深呼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内心,这些事情,他在心里面有了主意就行了,不必要拿出来说,拿出来也只是徒添笑话而已,他转移话题,问。

“目前来说,这方面的进展反而不大!”

秦颂回答:“主公,土地终究是那些人的底线,一旦我们手段太过于激烈,那只能把他们逼得没有路走,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

“我何尝不知道!”

牧景道:“但是这不是理由,所有的事情都是一鼓作气势如虎,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如今新政正好把所有剩余都压下去了,如果我们不能尽快的落实,我怕拖下去,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政策就是这样,一旦被拖住了,哪怕上面再三强调,下面人也只能拖着。

“我打算亲自走一趟荆襄!”

刘劲突然道:“一方面是强行把丈量土地的政令推展下去,一方面亲自去检查一下,目前我们新政在地方引起的变动!”

“也行!”

牧景想了想,说道:“也该走一趟了,不能他们说什么,我们就听什么,自己不下去走一走,始终不能亲眼所见,如今巴蜀五州还在一个僵持阶段,进度倒是不大,你走开一下,也没问题的,但是速去速回,不能耽搁太久!”

“诺!”

刘劲领命。

………………………………

昭明阁的会议之后,牧景有些瘫坐在的案桌下的蒲团上。

大家都走了,唯独戏志才没走。

这厮憋着最后的大招呢。

“西北回来的消息,我汇总了一下,你必须亲自过目!”戏志才一本正经的牧景递上了一份厚厚的卷宗,起码有二三十张纸。

“戏志才,不是说西北的事情,北武堂可以处理吗?”牧景有些咬牙切齿,最近新政繁琐的事情,已经让他喘不过气来了,后院还起火了,他是寝室不得安,这厮没有一点眼力劲的吗。

“话虽如此,可大战至此,关乎西北一地,从积石山到整个凉州,这么广阔的大地的将来,我哪能这么轻易的做主啊!”

戏志才耸耸肩。

“所以说要你也只是吃干饭的,有啥用了!”牧景虽抱怨,还是把这些卷宗拿起来了看了看,汇总的很仔细,包括最近的兵力动向,形势变故,都列在了其中。

“这么说,这一战,最后竟就落在了马超的身上了!”

牧景翻阅了一小会,才合起了卷宗,目光看着戏志才。

“张文远的战略部署,我也没办法啊!”

戏志才高高挂起。

“那么你认为,张文远有几成胜负?”牧景问。

“难说!”

戏志才道:“我不了解马超,另外陇西军还有一个太上皇,马腾才是马家的主人,马超说到底只是一个继承人而已!”

“是吗?”

牧景眯眼:“我倒不这么看,马腾锐气已失,他被我们打的太惨了,失去了锐气,等于没有牙齿的狼,西凉可不是其他地方,西凉乃是群狼奔腾之地,头狼一旦没了威慑力,都将会被吃掉,只有最强的狼,才能是王,这样才能维持狼群的生存,马腾是压不住马超的!”

“可马超未必会反马腾!”

戏志才说道:“其实要我说,不应该把希望寄托在这些几率之上,该打,还是要打,要是能强行吃掉陇西军,也能保证这一战啊!”

“说得容易!”

牧景道:“首先西北地形气候,我们都不够清楚,打起来都吃亏也不会想象得到,另外因时制宜,张文远能在这时候改变原来的战略部署,这说明他是深思熟虑的,至于马超,景武司如果没有一点点自信,就谭宗和赵信两个滑手的小泥鳅,他们敢出来扛这事情!”

“这倒是!”

戏志才点点头。

“让黄劭的黄巾军,推上一个位置,往北,直上潼关,往西沿线之上,守住河东入口,关中决不允许有兵马出现在西凉,不管是曹军,袁军,还是并州的幽州军,来一个打一个!”

牧景沉思了一下,淡然的下令。

“会不会惹起曹孟德他们的剧烈反应?”戏志才担心。

“不怕!”

牧景笑了笑:“我不是主动开战,只是加强防守,他们要是敢进攻,这倒是给我们送菜,我不介意打一场,料想他们绝不敢倾巢而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