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宋整挺好 > 第六百一十五章 三百和尚

我在大宋整挺好 第六百一十五章 三百和尚

作者:小生铁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41:51

第六百一十五章 三百和尚

看着急急寻人去送六百里加急的肖桂籽,赵楷、高俅、梁师成三人也都挺无语的。咱家的皇帝就是这么不靠谱,你有啥办法?不过这也是好事,若是皇帝太靠谱,这三个人哪个都不可能享受到眼下的权利与财富。

送走了收回成命的中旨,赵佶顿感颜面上挂不住。皇帝没面子,自然就有人要倒霉。

赵楷与高俅一见官家的脸色,齐齐向后退了一步。眼下承受陛下怒火的最佳人选,自然是仍旧跪在地上的梁师成老太监。

果然,赵佶瞪着梁师成问道:“因何怀疑金使为辽国细作?”

梁师成用力张大了嘴,可又觉得此时说是上了田十一的恶当根本没人信,说了只会让自己更加的被动。只是这罪责太大了,梁师成不敢独自顶锅,所以立即将王黼抬了出来,说是王少宰推断得出的结论。

不说这话还好,一抬出王黼来,赵佶却又问道:“如何确认金使的身份?”

梁师成瞬间就觉得自己要崩溃了,心里也搞不清完颜兀术到底是不是假冒的。

疑点确实不少,昨天王黼带来田十一那些话时,梁师成就有怀疑,这才选择了一了百了的杀人灭口。只是他梁师成手中没证据啊,信誓旦旦说手中有证据的那个人又是田十一,自己还真是百口莫辩啊。

“焉何畜养私军?”赵佶的声音突然冷厉起来。

梁师成立即筛糠般颤抖起来,私军谁家没有啊,王黼还养了三百个和尚的,可人家没出事啊。家家卖烧酒,不漏是高手,既然露馅了,肯定就要倒霉呀。

梁师成在赵佶身边侍候了许多年,对赵官家的秉性非常熟悉。他知道此时若是硬挺着不认罪,只会让自己更惨,唯一的法子就是先把罪认下来,然后再哭诉多年来的情谊,如此还有几分活命的机会。谁让咱们这位赵官家是最重友情的呢,但凡身边有些感情的人,只要不是大罪,赵佶轻易不会杀的。

哭哭啼啼说了半晌,梁师成声泪俱下,认罪加自责,又说了许多与赵官家年轻时的往事,果然打动了赵佶。

眼看着赵官家就要心软了,不成想肖桂籽却适时跑了回来,而且还带回两个消息。

第一,开封知县田双魁带领本部差役追上了金使溃军,斩杀一十七人,活捉三人,逃跑三十五人。从被俘之人口中得知,完颜兀术乃是如假包换的金国四太子,一点假都不带掺的。

听了这话梁师成暗暗叫苦,心说这一定是杨戬安排好的,就是等着关键时刻捅自己刀子呢。

虽然如此,梁师成仍是觉得自己还有希望。大不了将所有的钱财都献与官家就是了,只要能保住小命就好。

没想到肖桂籽却又说出第二个要命的消息来,梁师成的义子梁韬反了。

梁韬带了三千私军和无数细软,一路上杀伤了无数的百姓和捧日军,自宣德门杀了出去,此时已经不知所踪了。

听了这话,梁师成两眼一翻便昏了过去。义子、三千私军、反了、杀出城门,这几件事任一样都足够梁师成掉脑袋了,自己还真特娘收了一个好儿子。

“将这鸟厮拉出去砍了。”赵佶指着瘫软在地上的梁师成大声咆哮道。

赵佶是真的气极了,“鸟厮”这话是只有下等市井之徒才会骂出的下流话,一位帝王说出来实为不雅。但人在气头上,又哪里会顾忌骂人丢不丢人。

下面的赵楷与高俅都不敢出面求情,梁师成如此大罪若是再不杀,怕是会有无数人效仿,整个大宋恐怕都会闹翻天。

杨戬深知斩草除根的要义,连忙说了梁师成是与李彦共同接待的金使完颜兀术,又说田双魁入宫之时又被王黼所阻,否则也不会酿成今日之祸。

赵佶想都没想,一挥手就大叫着全部砍头,抄家、灭门。

赵楷和高俅全都吓得唯唯诺诺,就连杨戬都吓得不敢出声了。梁师成、李彦、王黼这三人,那可都是与赵佶关系知近之人,能让赵佶喊出抄家灭门这话,这得是多生气。

高俅之前还在想,应该如何把田十一假传圣旨这事给揪出来,但一见赵官家的架势,吓得一个字都没敢说。他带了三千捧日军围攻两百多女真人,最后战死四百多捧日军士卒,还跑了五十多女真人,真要算起来罪过也不小。在赵官家的气头上,还是小心眯着的好。

赵佶怒火高涨,中枢、刑部、吏部诸官全都小心翼翼执行着皇帝陛下的旨意。梁师成和李彦都是太监,杀了大家都高兴,抄家灭门也是应该的。难办就难办在王黼的身上,他毕竟是读书人出身,又是当朝少宰,如此轻易砍头、抄家、灭门,实在有违祖制。

许多年纪大的老官纷纷进宫来求情,但赵佶一概不见。赵佶不见,那些个老官便跪在宫外不走,事情就这样僵持到入夜时分。

杨戬除掉了梁师成三人心情大好,只是见这些求情的老官有些闹心。就在这时,肖桂籽小心告诉杨戬,说是田大人派人传话来了,说是相国寺有三百个酒肉和尚,此时正在密谋造反。

粘上毛就能成精的杨戬立即明白,这事一定和王黼有关,连忙派了肖桂籽去找开封府尹郓王赵楷。当晚开封府的差役与皇城司的精锐察子联手杀进大相国寺,斩了一百多贼秃,活捉了两百余和尚。

赵楷将抓住的和尚粗粗审问了一遍,这些和竟然都是王黼的私军,而且此时确实是在商量着造反的。

说是造反有些牵强,实际上这些人商量的是如何逃出汴梁城,而且意见一直没能统一。有的假和尚提议乔装改扮混出城去,有的则说捧日军软弱杀出去就是了,没见梁韬也杀出去了吗,路上还可以抢些财物。有的却提议,应该趁今晚抢了王黼的府邸,大家带着细软再杀出府去,将来也好有些安身立命的钱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