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 第0609章 民为贵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第0609章 民为贵

作者:圣诞稻草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39:19

第0609章 民为贵

“臣等愿为陛下赴死!”

群臣齐齐拱手。

鱼禾摆了摆手,直入正题,“赴死就不必了。今日是诸位第一次在未央宫上朝,朕原本应该说一些客套话。不过长安初定,诸事待定,所以多余的话,朕就不说了。

今日上朝,第一件事便是议一议章台、虎台,以及十二部衙门该在何处设衙。”

大周的官制跟前汉、前新不同,所以鱼禾觉得有必要重新设立一下各级衙门所在的位置。

其中章台、虎台、十二部衙门这十几个顶级衙门所在的位置尤为重要。

群臣听到鱼禾的话,略作思量。

冯英拱着手斟酌道:“陛下,臣以为,可以将原丞相府和大将军府改为章台和虎台,可以将原廷尉衙门该为刑部所在。”

时间紧迫,冯英就想到了三个地方。

一个是前朝的丞相府,一个是前朝的大将军府。

这里的丞相府和大将军府,跟前朝丞相、大将军居住的府邸不是一处地方。

这里的丞相府和大将军府,指的是前朝皇帝给丞相和大将军办公的府衙。

廷尉衙门,则是前朝最高的司法审判衙门,隋朝以及隋以后的朝代称其为大理寺。

丞相府管理吏治,将丞相府设成章台,倒也可是。

大将军府统管兵务,将其设立成虎台也合适。

廷尉衙门,更无需多说。

群臣们听到冯英的话,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耿况顺着冯英的思路,开口道:“臣以为,可以将宪台,改为御史部!”

宪台又叫乌台,官名叫御史府。

东汉的时期,改叫御史台。

往后历朝历代沿用。

值得一提的是,御史府之所以被称之乌台,也是源于汉代,因为汉代御史府外有许多乌鸦,所以朝野内外戏称其为乌台。

之所以会用一个乌字,是因为朝野内外的人觉得御史们都是乌鸦嘴,沾上了他们就得倒霉。

耿况提议将前朝的御史府改为御史部,倒也合理。

有了冯英和耿况二人提供思路,其他的文武大臣纷纷各抒己见。

想法大同小异,都是将前朝旧有的衙门改一改,充任新衙门。

鱼禾只是笑笑,并没有言语。

群臣们的想法,跟他的想法有很大差异,根本没有探讨的余地,所以他就先让群臣们发言。

冯异心细,察觉出了鱼禾似乎对同僚们的想法不太满意。

冯异就拱手道:“不知道陛下有何高见?”

此话一出。

殿内瞬间一静。

之前忙着各抒己见的群臣,瞬间意识到,他们发表了大半天意见,鱼禾却什么也没说。

显然,他们的发言没有说到鱼禾心坎上。

冯异点醒了他们,他们立马闭上嘴,正襟危坐,看向鱼禾,静等鱼禾开口。

鱼禾看着群臣,笑了笑道:“诸位爱卿的提议都不错,就是有点小家子气。我大周辟乱世而立,当大气磅礴,堂皇正大。

所以朕的意思是,将未央宫作为章台,将长乐宫作为虎台。

朕已经跟太后和太上皇商量过了。

太后和太上皇随后会移居明光宫,朕和皇后会移居北宫……”

鱼禾的话说了一半,群臣就急了。

鱼禾要堂皇正大,要大气磅礴,群臣们能够理解。

旧有的衙门不行,再建一座就是了。

小的不行,就搞个大的。

再不行,就特地在长安城内划拨出一片地方,特地建立一个庞大的办公区。

但是让鱼禾和鱼娘腾出宫城给他们充作办公衙门,他们万万不敢答应。

冯英急的站起身,迫切的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群臣们急忙跟着起身,纷纷开口附和。

马员更是朗声道:“陛下若是觉得旧有的衙门不够大气磅礴,大可以再建衙门。”

岑彭颇具匪气的嚷嚷道:“若是钱财不够,臣等可以领兵去青州、幽州、并州、凉州等地取。”

好嘛,自己的钱不够,不想着开源节流,反倒想着去抢劫。

这是典型的土匪思维。

符合岑彭的性子。

鱼禾很欣赏岑彭这种自己没钱,找邻居‘借’的性子。

在有足够实力的情况下,就该去找邻居们好好的交流交流感情嘛。

在有足够实力的情况下,不去找邻居们好好交流,反而疯狂内卷,那就是取死之道。

历史上制霸中原,外征四夷的皇帝,全都属于前者。

历史上割地赔款,放着强敌不管,疯狂内斗的掌权者,全都属于后者。

鱼禾自然希望自己能成为前者。

至于经常找邻居们交流,会不会影响中华礼仪之邦的美誉,那是活人才能考虑的事情。

把敌人都杀干净了,谁会说你不是礼仪之邦?!

某鹰各种霸权,对外还不是宣称自己最讲民主,最讲公平?

有一些人还觉得他们说的是对的?!

群臣们慷慨激扬。

纷纷出声阻止鱼禾将未央宫和长乐宫献出来作为办公之所。

为此,他们什么话都敢往出说。

有憨憨当众喊出,“陛下是不是觉得长安宫城太小?不够大气磅礴?那咱们建个大的?!”

惊奇的是,满朝文武居然没人反对!

要知道,其他朝代,皇帝要营造个宫殿啥的,朝臣会以死相阻。

鱼禾感受到了群臣们的圈圈爱护之心,他屈指敲了敲面前的案几,道:“诸位爱卿!”

群臣一静。

鱼禾语重心长的道:“诸位爱卿,朕既然坐了江山,朕就想把江山长长久久的坐下去。也希望尔等跟着朕一直富贵下去。

圣贤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朕想要长长久久的把江山坐下去,诸位想跟着朕一起长长久久的享富贵。

就得把百姓放在首位。

朕亲族单薄,别说一个庞大的长安宫城了,就算是宫城里的一个偏殿,也足够朕的亲族居住。

所以这未央宫、长乐宫,朕占着也是白占着,不能物尽其用。

如今长安初定,尚有青、幽、并、凉四州未定。

天下百姓刚刚经历了长达近二十年的战乱,穷苦不堪。

无论是平定青幽四州,还是让百姓们恢复农耕,都需要用钱用粮。

我们修缮、重建被刘歆等人破坏的御史府、丞相府、大将军府等等衙门,也需要用钱。

即使如此,为何不在未央宫和长乐宫办差,将修缮和重建各级衙门的钱财省下来,用来充实军备,恢复农耕?”

群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思量起了鱼禾的话。

鱼禾继续道:“朕知道让诸位在宫里办差,诸位肯定会觉得多有不便。所以朕决定将长安宫宫城改为皇城。

北宫、桂宫、明光宫所属,改为宫城。

为了区别宫城和皇城,朕加高长乐宫和明光宫中间的那一道城墙,并且将左右虎贲卫全部调遣到宫城守卫。

将皇城的几处门户交给卫将军统管。

往后未央宫便是章台,未央宫前殿便由章台令坐镇,中殿用于上朝、登基、宣诏、迎使之用,后殿归朕理政之用。

前殿和中殿两侧的几个主殿,归九部所用,主殿边上的偏殿,归九部下辖的各司衙门所用。

剩余的殿房,便充为各部卷房。

长乐宫便是虎台,前殿由虎台令坐镇,中殿用于商议军务,后殿留作朕商议重大军情时所用。

三座大殿两侧的几个主殿、偏殿,分别由虎台辖下三部商议分配。”

鱼禾将各殿的用途都分配了,明显是已经决定好了。

群臣们被鱼禾的为江山社稷献出两宫的精神感动的不轻。

此前历朝历代的皇帝可没有这么干过。

一个个很不得将自己架的高高的,跟群臣、百姓们离的远远的,以此来保证自己的神秘感,以及高人一等的身份。

鱼禾揭开了神秘感,放下了身份。

群臣们怎么能不感动。

但感动归感动,冯英等人还是觉得有些不妥。

冯英看了一眼耿况。

耿况缓缓躬身道:“陛下,宫城乃是天子居所,臣等岂能滋扰,又怎敢滋扰?陛下爱护百姓之心,爱护臣等之心,臣等感激莫名。

但臣等还请陛下三思!”

鱼禾笑道:“耿况啊,你知不知道我大周如今治下有几州,有几郡,有几县,又有多少百姓?你又知不知道,被刘歆等人残害以后的三辅百姓过的有多苦?

被铜马、五校、赤眉等乱军残害了十数年的冀州百姓和徐州百姓,又有多少人易子而食?”

鱼禾说到了最后,脸上已经没有笑意了,他掷地有声的道:“朕已经将益州各郡、荆州四郡、交趾三郡、甚至刚刚恢复生机的扬州,所有的关仓都挖空了。

连东越西越两个属国的存粮,朕也挖空了。

所有的粮食除了大军所需,剩下的全部分配到了新征的各地。

但是新征的各地,仍然有人饿着肚子,仍然有人易子而食。

朕现在省一个铜钱,就能为百姓省下一口粮。

御史府、丞相府、大将军府等各级衙门,修缮一番,所需的钱财在四万万钱(也就几十万贯)。

四万万钱,足够数十万百姓活命。”

鱼禾起身拍桌道:“让出未央宫和长乐宫,能让数十万百姓活命!朕觉得不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