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 第0373章 吕母求见?!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第0373章 吕母求见?!

作者:圣诞稻草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39:19

第0373章 吕母求见?!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正文卷第0373章吕母求见?!,

阴丽华浅浅一笑,柔柔的道:“我倒是不这么认为。”

一料到正事,阴丽华脸上的红晕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柔和。

“哦?”

鱼禾看向阴丽华。

阴丽华笑着道:“朝廷大概是觉得,我们即便是拿下了犍为郡,也站不住脚,因为犍为郡的汉人,容不下西南的蛮夷。

朝廷也不会放弃收服犍为郡。

我们这些‘蛮夷’,夹在犍为郡的汉人和朝廷之间,肯定是麻烦不断。

我们这些‘蛮夷’,又不懂得照顾农桑,犍为郡落到我们手里,聊胜于无。

所以朝廷问我们讨要犍为郡,我们应该不会拒绝。”

鱼禾和漕中叔对视了一眼,都觉得阴丽华说的有理,齐齐点头。

依照以往的习惯,蛮夷们攻入中原,攻城略地的极少。

大部分都以劫掠为主。

劫掠人口,劫掠钱粮。

抢一票就走。

朝廷还不知道西南各地,如今已经成了汉人所属,还在用旧有的看法衡量占据西南主权的人。

所以能提出这些条件,并不奇怪。

鱼禾感慨道:“你们说朝廷何时才能正视西南,何时才会发现西南已经由汉人做主了?”

漕中叔和阴丽华一脸苦笑。

朝廷的绣衣执法比四海镖行的探子多了无数倍。

可探查消息的能力,却比四海镖行的探子弱了无数倍。

滇王安羌已经死了两载了,朝廷还不知道消息。

而王莽在常安城内的一举一动,不出一个月,就会被撰写成文书,送到鱼禾案几上。

漕中叔和阴丽华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鱼禾看向漕中叔,道:“此事就推了吧。我不可能为了一个虚名,就放弃已经到手的犍为郡,更不可能为了一个虚名和一点钱粮,就帮朝廷去征战。”

阴丽华认真的点着头,“主公也不适合做滇王,对主公没有任何好处。”

鱼禾若是答应了朝廷的条件,亮明了身份,被朝廷封为滇王。

那他彻底就被归入到了蛮夷之流。

一个蛮夷王要入主中原,远比一个汉人王入主中原,要困难千百倍。

鱼禾笑着道:“我又不是爱慕虚荣的人,不会为了那个虚名,给自己找麻烦。”

一个虚名而已,鱼禾想要的话,随时都能有。

他现在自称一声西南王,不会有人反对。

他就算建制称帝,也不会有人反对。

但他什么也没做,只是用一个益州郡太守的名头在总管治下几郡。

“那属下回头就派人给孙建传信,推了此事。”

漕中叔点头道。

漕中叔并没有帮着朝廷劝解鱼禾,他和孙建虽然交好,但那是私交,不能跟公事混为一谈。

漕中叔也不支持鱼禾答应朝廷的招安。

如今朝廷陷入内乱,并且越陷越深,已经威胁不到西南了。

鱼禾稳居西南,有潜龙之姿,没必要再去趟朝廷那趟浑水。

若不是孙建跟王莽捆绑在了一起,成了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团体,漕中叔都想劝解孙建过来投靠鱼禾。

漕中叔再次躬身一礼,又道:“除了朝廷之外,琅琊郡的吕母,通过琅琊郡的四海镖行,向我们传信,说想见一见主公。”

鱼禾一脸愕然。

阴丽华也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看着漕中叔。

鱼禾狐疑道:“我跟吕母并没有什么交集,吕母为何想要见我?”

对于吕母这位为了给儿子报仇,忍辱负重多年,收买了一众义士造反的奇女子,鱼禾谈不上敬佩,也谈不上厌恶。

吕母为了一己之私,聚众造反,名头上讲,并不大义。

造反以后,偏距一地,并没有展露出庞大的野心,也没有疯狂的扩张、壮大,反而守着几亩薄田,安心务农,完全没有一个义军概有的样子,鱼禾实在敬佩不起来。

但吕母为了给儿子报仇,忍辱负重多年,所展现出的母爱,以及吕母在乱世之中庇佑了一方百姓,所展现出的仁爱,又让鱼禾没办法讨厌她。

鱼禾从没有派人主动去接触过吕母,甚至也没有派人去引导吕母造反,跟吕母也完美没有任何书信往来。

吕母突然找上他,他相当茫然。

漕中叔在鱼禾疑惑的神情中,苦笑着解释道:“主公虽然跟吕母没有任何交集,但是琅琊郡四海镖行的镖头,跟吕母有些交集。

吕母的人远居在海岛上,琅琊郡大尹盯的又紧。

平日里所获的海产,由琅琊郡四海镖行的镖头帮忙出手。

平日里所需的盐、粮食等物,也是由四海镖行的镖头帮忙采买。

四海镖行的镖头也经常会带一些药草去海岛上供吕母养病。

四海镖行镖头拿出主公赐下的治疗发热的法子,也救了不少移居在海岛上的百姓。

吕母因此十分敬重四海镖行的镖头,经常会赠他一些厚礼,叫她到身边攀谈。

久而久之,就知道了主公的存在。”

鱼禾听完了漕中叔一席话,愣了好一会儿。

阴丽华用手捂着红唇,一脸惊讶。

片刻过后,鱼禾回过神,下意识的道:“四海镖行的路子现在都这么野吗?”

鱼禾记得,四海镖行除了益州郡镖行、句町国镖行、南郡镖行、南阳郡镖行外,其他各郡的镖行,基本上都处在半瘫痪状态。

除了能帮他收一点消息,什么也做不了。

琅琊郡的四海镖行是什么情况?

什么时候发展的这么厉害了?

不仅能帮他收消息,还能充当二道贩子,帮造反的义军倒卖海产和粮草了?

还跟造反的义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鱼禾脑子里一堆问号。

漕中叔笑着解释道:“属下主掌四海镖行以后,觉得四海镖行其他各郡的分行,每一岁只进不出,长此以往,花费巨大。

主公虽然有余钱,但也经不起这么折腾。

主公既然信任属下,将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属下主掌,属下自然得想办法帮主公解决这么问题。

属下向各郡四海镖行传令,让他们在确保给主公探查消息的同时,尽可能的自给自足,最好还能有盈余,能帮主公完成大业。

对于一些贪图享乐,没有进取心的,又或者没有才能的镖头,属下也进行了更换。

琅琊郡四海镖行的镖头,是琅琊郡的一个大游侠儿。

在琅琊郡极富盛名,在天下各地,也小有名气。

王莽下令追索我、原涉等一众游侠儿的时候,他被朝廷所捕。

属下见他有些能耐,又不跟那些冒着游侠儿之名为非作歹的恶徒同流合污,属下就花了些钱财,请孙建出手,救了他一命。

他就拜在了属下门下。

属下主掌四海镖行的时候,发现琅琊郡四海镖行镖头无能,就将他派了过去。

他借着在琅琊郡的名头,快速的将四海镖行壮大了起来,跟吕母也结下了一些交情。”

鱼禾听完了漕中叔一番解释,才明白了琅琊郡四海镖行,为何会如此厉害。

吕母造反的时候,收买了不少琅琊郡颇具义气的游侠儿。

漕中叔的人在琅琊郡又是颇具盛名的游侠儿。

漕中叔的人到了琅琊郡,自然能轻而易举的跟吕母的人混在一起。

即便是他不去找吕母手底下的那些游侠儿,吕母手底下的那些游侠儿也会主动找上门。

双方混在一起,那是迟早的事情。

至于漕中叔提到王莽下令捉拿漕中叔自己、原涉等一众游侠儿,那是一桩令人啼笑皆非的公案。

虽说天底下一直传扬着‘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的话。

但是兴师动众且指名道姓的下旨捉拿游侠儿这种事,也就王莽干得出来。

鱼禾也不知道王莽是怎么想的。

居然以帝王之尊,跟一群游侠儿计较。

不仅弱了名头,还降低了身份。

最关键的是,王莽放下了身段,还没抓到他指名道姓的几个游侠儿。

其中被载入史册的原涉,到最后居然被王莽招安了,还委以重任。

简直就是令人啼笑皆非的骚操作。

换成其他皇帝的话,绝对不会大张旗鼓的去抓捕什么游侠儿。

他们只会以肃清天下风气为由,下令廷尉,缉拿清剿各地游侠儿。

鱼禾看着漕中叔笑道:“我没想到,你手底下还有如此能人?”

漕中叔一脸肃穆,躬身道:“未能向主公提前禀明此事,请主公责罚。”

从这句话就不难看出,漕中叔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官僚。

他丝毫没有被自己游侠儿的身份影响,也丝毫没有忘记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尊卑。

鱼禾摆手道:“你也是为了帮我减轻压力,我怎么会责罚你。我当初设立四海镖行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收集消息,也有货通天下,帮我赚钱的用意。

所以你做的没错,不仅不用受罚,还得赏。”

鱼禾沉吟了一下,道:“这样,等漕少游有了心上人,我请我阿耶出面帮他去证婚。”

漕中叔一脸感激的道:“多谢主公厚爱。”

漕中叔家底丰厚,不缺钱。

鱼禾没称帝建制,漕中叔也求不了什么官爵。

鱼禾让鱼父出面去帮漕少游证婚,算是让漕氏跟鱼父皆一段香火情分。

以后漕少游犯了什么事情,鱼禾可以看在鱼父的面子上,会放他一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