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虞书 > 第一百章暂言利弊修五路

虞书 第一百章暂言利弊修五路

作者:大虞太史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34:20

第一百章暂言利弊修五路

这若是不让驿卒赔偿,那么驿卒自然会将官田所种的收入,全都归为己有,而若是让他们赔偿,就如朝中大臣说的,岂不是会有倾家荡产之忧虑。

圣人告诉四妃,若是如此,驿卒全交给贱籍流民来担任,钱财的话,就由那些应该服役的人出。有了这一笔钱,外加田地,驿卒养马应该不难了。

文妃告诉圣人,这富家倒是能出得起,而贫民呢?

文妃认为,这与其这样,不如地和驿卒分成两份,这让流民种官田来养马,而驿卒还是继续做招待的工作。

而养马的钱,也由官府来出,这流民每年征收定额。

“你这法子,不就是将官田租借给他们了吧。”

圣人不由一笑,告诉文妃,这样的话,很多人会来租借官田,反而荒废了自己田业。

文妃说着有一定的定额的,一户养一匹马,这样就算他人想要的话,也没有办法。

“若是如此,只怕勋贵会侵占,到时候富家因此而躲税银,而贫者还是不得利。”

文妃想了想,告诉圣人,这就要让四圣司查探了,若是有这么做的,一律严惩,而且自古以来,没有万全的法子,圣人这法度也是因时而变的。

圣人没有再说,接下来还是大臣商量,他不是一个喜欢乾刚独断的圣人,他总是希望众人皆曰可才做。

这时间一直到了过了端午,楚继善几次上奏,言说利弊,圣人总是见到弊端,就提再议。

五月初七,圣人到了履冰宫,建文公主行礼之后,见到圣人眉间有忧愁之色,于是小声询问圣人有什么心事。

“还不是那楚兆尹,他倒是说了一个法子,这法子好倒是好,就是有弊端。”

“父皇,孩儿斗胆,这自古以来,任何法子都有弊端。”

“这若是没有百利而不可妄改祖宗之法,如今驿馆之法已经有四百多年,颇为完备,若是有所变动,到时候未见其利,反见其害。说起来,这还是楚继善告诉朕的,说为人君着,应该谨慎,没有想到这才一年,楚继善就把自己的论策给忘了。”

林冰梅这时候也得到了消息,前来拜见圣人,圣人对着林冰梅说了免礼,询问林冰梅,这件事应该怎么做。

林冰梅说圣人顾虑的是有根据的,陈朝时候,很多人都是被驿馆给害了,当时驿馆一切用度都要驿户承担,这小门小户,如何承担的起,本来是想要收流民,最后反而造成了大量逃驿的流民。

后来魏朝将驿馆合一,朝廷出钱,而驿卒出力,双方自然安乐无事。

林冰梅说到这里,话锋一转,告诉圣人,这件事未必不可行,驿馆还是朝廷出钱,至于驿卒,可以让大户人家雇佣流民。

文妃说的,养马户到也不是可以,这天地只能种植马料,而不能种植其他,这东西朝廷收缴一部分,而剩下的,朝廷出钱买就是了。

这样大户人家自然不会和这些人争夺,当地驿丞也会将这数据登记在册,三年一查,这数目比对就没事了。

林冰梅没有说弊端,这弊端自然是若是天下动荡的话,那么朝廷给不起钱财,这些人也不可能以马料为生,到时候必然会导致流民的出现。

不过那都太早了,如今国朝国库充盈,自然没有这些可以担心的。

圣人思索了一番,认为这样倒是不错,其实这也是变相加重了丁银,这大户人家自然不愿意做赔本的买卖,至于流民,有地种,饿不死就足够了。

这虽然形同重税,但是从表面上看,倒是没有什么,也不至于让圣人落下一个横征暴敛的骂名。

于是圣人找来九卿再次谈论这件事,众人谈论的时候,圣人时不时出面反驳这些人,大家都是人精了,知道圣人这一次是准备执行这个了,然后说自己愚钝无知的套话,也就顺了圣人的意思。

九卿都同意了,百官就算有反对的,也不过寥寥数人,至于这数人,圣人也不把他们放在众人之中。

于是这件事就开始弄起来,除此之外,圣人还有一件事,这件事他也没有和众位大臣商议过,混在其中发布出来。

那就是修道路,圣人在众位大臣之前,拿出了一道地图。

上面是虞朝的地图,上面画着纵横交错的道路。圣人告诉他们,这要以京城为中心,修建大道。

魏朝传下来的大道一共三十条,圣人要再修六条,其中一条是从天山关到安西都护府的。

这一条众人倒是没有意外,武皇帝时候就在筹建了。

这第二条,就是二关到南通城的,二关之内,以前是土司的,道路虽然有,但都是小路,算不上官道。

于是圣人要修建一条,这条道路的要求是,南通城消息,最多七天就要到永安城,这是一条专门用来传递消息的。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担心南国到时候北上,消息传递不及时。

第三条是祥云府到怀化府的,这条路是当初平定祥云府时候,从怀化府到大金山的那条路。

圣人修建这一条路的目的,是日后若是二关被夺走,那么也可以从大金山等地进入祥云府,免得到时候被动。

第四条是益安府到南国的商道,这名义上为了方便南国商人前来,实际上众人都知道,这是想要避开荡山,让南国的荡山防线无用。

就算南国不允许,但是虞朝可以修到边界线,到时候大军调动也好走多了。

第五条是开凿水路,从京城的明月湖开始,穿过京淮,进入玄河,到时候若是朝廷有事,那么就可以顺着这条运河,南下到南都。

第六条出乎众人预料的是,是从丰城修建一条道路,到怀化府,这一条路不用经过贤贺府。

这五条陆路,众人倒是没有意外,但是水路反对声很大,众人告诉圣人,如今京城有两河之便利,无须多开凿水路,而且这一路上多是良田,这水路一开凿,平白减少了不少耕地。

众人反对声太大,圣人也就去取消了水路的说法,至于其他的,圣人就没有变。

除了修这五条路,其他道路都要扩修,以前魏朝只是在两边堆砌了泥土,这时间久了,就崩塌了,这还是要按照古制,栽种树木。

有人说这耗费过大,圣人告诉众人,这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这道路若是完善,那么朝廷调动大军就可以快速。

圣人也没有和他们多解释,让地官府的人负责。

退朝之后,雅妃劝谏圣人,虽然历代都要修路,倒是如同圣人这样,又要修五条路,有要修缮旧路,只怕天下百姓多有不便。

“朕也是为了减少流民而做,这一次修缮,那些人自然会出钱,到时候流民修路,自然不会添乱了。”

圣人说到这里,告诉雅妃说:“如今勋贵多有闲钱,朝廷有此行动,他们也应该慷慨解囊了。”

“只怕他们到时候只会说囊中羞涩,情愿服役了。”

雅妃笑着说,圣人说自己会做表率,今年膳食减半。

“圣人已经够节俭,若是再减半……”雅妃担心说着,圣人笑着说:“朕就算减半,也比天下百姓吃穿要好。如今流民如此多,朕若是能用膳食减半换他们一个安康,朕也举得值了。”

雅妃听了之后,自然夸奖圣人乃是古之未有的明君,圣人没有再说什么,他下诏说了此事。

诸位国公也不是傻子,圣人都这么表态了,他们也跟着表态,不过他们可不会减半,而是象征意义上的,出千贯钱。

圣人也不指望他们会出多少,能有这个意思都足够了,这件事于是就开始办起来。

陈士弘得到了指令之后,也开始设立急走铺,按照皇册,开始安排差役的事情。

他自然是先大户后平民来安排,在他写名册的时候,有个缙绅周老爷找到了他。

双方寒暄了几句之后,周老爷就询问陈士弘怎么安排的。

陈士弘说了之后,周老爷叹气说:“老爷,我们都是读书人,我稍微痴长几岁,算的上见过世面的,我有一句话不知道是否应该说?”

陈士弘让周老爷无须顾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周老爷对着陈士弘说:“陈老爷,这缙绅的家当是十年寒窗苦读换来的,这朝廷养士本来应该优待才是,但是这一旦服役,就先士林,后农民,这何尝有优待之心。朝廷如此这般,有这养士之言,而却无养士之实,岂不是让士族寒心了。”

陈士弘听到这话,询问周老爷,周老爷这么说的话,他应该怎么办。

这周士绅对着陈士弘说:“陈老爷,就小老儿看来,自然是一视同仁,士林和农民一体,按照编册的顺序来才是。”

陈士弘心中觉得好笑,这皇册编册是先农村后县城的,若是真的按照编册来,只怕是这路修好了,这些士绅都未必能服役。

他说这样不行,这是圣人交代下来的,他一个小小的知县可做不了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