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虞书 > 第七十五章漫谈传闻穷家行

虞书 第七十五章漫谈传闻穷家行

作者:大虞太史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34:20

第七十五章漫谈传闻穷家行

四蕴告诉丐门的起源,如今传闻之中,丐门起源于陈朝,当初陈太祖家乡遭了灾,陈太祖有一家死的就剩下陈太祖了。

当时陈太祖离开家乡,四处乞讨,这人在穷途,百厄缠身,陈太祖在陇右府的安平县,当时还叫锁里州的地方感染了风寒。

这风寒,就算大户人家,精心调养,尚且上还有性命之忧,更别说陈太祖无依无靠的乞儿了。

幸运的是,当时锁里有两个乞丐,一个姓索,一个姓李,这索李二人遇上了倒在路边的陈太祖,于是煮了一碗特制的药汤,当天晚上,陈太祖就出了汗,这病就好了一半了。

第二天,索李二人离开的时候,陈太祖询问了姓名,但是索李二人也没有想着回报,但是后来,陈太祖当了皇帝,再次染了风寒,这宫里的御医救不了,陈太祖想起了索李二人,于是下诏请他们,这索李二人到了之后,果然是药到病除。

当时陈太祖要封赏他们,他们说自己干这个已经习惯了,陈太祖赏赐了两个铃铛,这铃铛上面分别写着八百两字,含义就是他们两人可以在陈朝八百州之内随意讨要,官府见到领导就要给他们钱。

除此之外,他们两人还破例可以黄色的穗子,用来证明他们所言不虚。

两人谢过之后,离开皇宫,才想到了生计是没有问题了,但是没有住处,于是他们就占了河阳城承德门附近一处城墙,作为落脚的地方。

从来之后,他们二人广收门徒,于是就有了穷家行。

陈士弘听了之后,笑着说:“真是荒诞不经,荒诞不经。陈太祖是当过乞丐不假,但是陈太祖会请两个乞儿看病,真是太过好笑。”

四蕴笑着说:“这一行传言,多有不实,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传说,还和你们读书人有关哩。”

陈士弘也当做听故事来听,让四蕴来谈,四蕴说当时宣父困于陈蔡的时候,没有粮食,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宣父让子路前去寻找粮食,这子路找了两天,找到了苏冉的家里,这苏冉听说了之后,告诉子路,这借粮可以,倒必须有一个条件。

子路询问是什么条件,苏冉没有立即回答,只是拿了一个破布袋子给子路,子路带着这袋子回去之后,这打开倒米,米一直倒不完,于是宣父有了这个袋子,就在也不用担心没有饭吃。

后来宣父杏坛讲学之后,苏冉出现了,告诉宣父,这有借有还,如今自己不愁吃穿,但是自己的弟子却未必如此,于是以后自己的弟子来向宣父的弟子讨要,宣父的弟子必须偿还。

宣父答应了这个条件,所以这以后穷家行的人没有饭吃,就可以找官府讨要。

“真是闻所未闻,这苏冉倒是却有其人,不过却是东西朝人,这和宣父隔了六百年了。宣父有何本事能向六百年后的人借米呢?”

“这些都是传闻,当然苏冉宣父之事固然荒诞不经,但是索李二人倒是却有其事。”

四蕴告诉陈士弘,这丐门有帮主之后,索李二人的传人却皆成一伙,没有入帮,原因很简单,他们自认为自己是正统,他们用黄穗子,其他人碍于朝廷,只能用青穗子。

为什么索李二脉能用黄穗子,也是因为这两家势力太大,从陈朝开始,历代知县都拿这两家没有办法,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两家同声同气,口号就是锁帮里,里帮锁,锁里是一家。

不过口号是这样,但是担任头的缺一直是索家,索家所在的鼓房被称作忠义堂。忠义堂上面挂着大行的虎头牌和牛皮鞭,这忠义堂上供奉索李两位祖师。

围绕忠义堂,是兼顾各种的职能的住处,有牢房,账房,客房,伙房,如同一个小山寨。

这索李二家可不是以乞讨为生,他们主要谋生手段很多。

比如附近要举办红白喜事,就必须请索李这群人去充当乐手,或者看大门,警告那些偷儿不要趁机来摸鱼。最开始是约定好价钱的,不过办完事之后,却不一定是原价,若是不给他们的话,他们就缠着这家人。

缠着的方式很多,比如说商人,在商人的店铺前面就表演,让商人给钱,若是不给,就将那刀枪在门口晃呀晃,也不伤人,虽然看似无害,但是谁也不敢进来。

这不止一家做不成生意,旁边几家也会受到影响,这几家自然劝说,息事宁人,于是商家迫于无奈,只能给。

这一个法子叫做武讨,还有文讨,那就是今天来两个,明天来四个,什么也不说,就坐在你家门口,这人越来也多,也不说话,看着就怕人,最后商家做不了生意,只能出钱,这文讨的人每个人都要拿钱,所以很多时候,商家越是犟,最后亏损也就越多。

陈士弘听了之后,摇头说:“这,难道朝廷不敢吗?”

“这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陈相公,他们就是烂命一条,还怕什么朝廷。逼急了,他们打入衙门,激起了民变。”

陈士弘默然不应,的确这些人是真的麻烦,他们一无所有,抓到监牢里面,他们还有吃穿。

“其实也可以说人心不古,在穷家行没有出现之前,这些乞丐儿倒是算的上良善,这书上不是有不食嗟来之食吗?宋朝以前,尚且有人做文称赞,不过到了陈朝之后,却多有贬斥。”

四蕴说自己当初对于穷家行倒是有些怜悯,心想人生最苦,莫过于贫苦二字,但是闯荡江湖,见到这些人胡作非为,却觉得生厌。

陈士弘告诉四蕴,这人禀赋不同,就算穷家行,也未必人人皆善,也未必人人皆恶。

四蕴说根据自己观察,其实丐儿也分为四种,一种是乞讨为生的,这些人多是因为天灾而流离失所,成为乞丐,这类人秉性不坏,若是朝廷能够分给他们田地,他们自然会安守本分。

第二类是卖力为生,这种乃是虞朝贱籍下的乞丐,他们生来就是乞丐,这类人说不上好还是坏,不过朝廷给他们活做,让他们可以活下去,他们也不会作乱,这一类人,不会造成大乱。

第三类是卖艺为生,这类分为两种,文艺和武艺,这文艺就是读过书,或是识过字的,这些人明白是非,基本上凭借写字为生,倒是不会生事。至于武艺的,讲究忠义,行走江湖,有自己的分寸,不会乱了规矩。这一类人,好的多过坏的。

第四类就是敲索为生的,这种人多是破落公子,因为家道中落而成为乞儿,这些人本来就心术不正,一旦贫困了,就如宣父说的小人穷斯滥矣。这类人,坏的比好的多。

陈士弘点点头,谢谢四蕴告诉他这一些,他已经有了对策,针对这四种不同的人,他要采取不同的对策。

“能帮到陈相公你也好,其实这件事,当初毕一东还活着,约束了大部分乞丐,这倒也不至于形成如今纷纭的乱象。”

四蕴想到毕一东的时候,丐门有严格的门规,虽然也有一些骗子,但是大部分人都按照江湖规矩办事。

这毕一东一死,丐门群龙无首,有恰逢这太平盛世,反而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

四蕴自然不愿意这些乞丐动摇了姚姓江山,若是陈士弘能够妥善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朝廷将这个办法颁布各县,将一场不知道什么到来的大祸消弭,也算是一件好事。

陈士弘在二十一号准备离开的时候,还是有一些舍不得,前去曹锡熊的家里。

曹锡熊不愿意接见,让门房说自己不在,陈士弘只好让门房转告,说自己这一次是要回去了,所以特意来辞别。既然主人没有在,那么他也不敢多打搅了。

陈士弘上了马车,四蕴赶着马车,对着陈士弘说:“陈相公,何不将你的身份表明,以你的身份,曹锡熊怎么会不接待你。”

“曹姑娘连信武伯之尊尚且不放在心上,更别说在下一个小小的芝麻官了。若是在下表明了身份,曹姑娘误会我乃是以势压人,岂不是弄巧成拙,这缘分只有天定,强求不得。”

陈士弘怅然说着,他如今还有一个顾虑,那就是楚家那边,他心中很矛盾,他一边想要和曹姑娘结成连理,却担心他们有缘无分。若是自己直接了当拒绝了,日后所娶之人,未必如同楚姑娘一样,是女中豪杰。

四蕴赶着马车,唱着小调,陈士弘想了想,询问四蕴说:“老丈,听说你们习武之人,能看出他人是否习武,你见过楚兆尹,他是否是一个习武之人呢?”

“他姑婆孝慈太后乃是仁武二帝时候的绝世高手,这家传在,他自然学武了,就小老儿看来,这年轻一代,未必有人比他更厉害。不止他,那么叶府丞,也是一个练家子哩。”

陈士弘听了之后,感叹说:“没有想到他二位都是文武双全,这么说来,就我一人文不成武不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