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虞书 > 第三百七十章苦难

虞书 第三百七十章苦难

作者:大虞太史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34:20

第三百七十章苦难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张道良自然说着是是,然后继续听着。

“剩下就是驿馆和各地学校,这些能用到五十万两吗?驿馆的人员,都是服役,不用朝廷出钱,其他就是招待的钱银,一个府的能用到百两银子就算多的了。”左府上士有些喝多了,这话匣子一打开,就再也关不住。

张道良心中想着,就算右府不怎么花钱,但也不是左府上士你应该贪墨的。

左府上士说着说着,最后对着张道良说:“其实这件事,文皇帝也知道,文皇帝却没有追究,他知道想要马儿跑,总是要马儿吃饱。这一两银子,只要有十二钱进入国库,那么剩下的四钱就算被百官给拿去,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想要众正盈朝,真是难上加难,张大人,你不爱钱吗?”

“这个,本官只知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你这是嘴硬,或者说你还没有真的知道什么叫做官。这件事,我这个不中用的,就不用多说了。哎哎,垂宪年间……”左府上士准备感叹一下文皇帝的好,但是一旁作陪的中士却连忙制止,对着他说:“老爷子,你喝醉了。喝醉了。”

左府上士在他们搀扶之下,上了马车。到了马车里面,左府上士眼睛瞬间清了起来。

陪着他的中士说:“老爷子,你没有醉吗?”

“糊涂,我在官场这么多年,什么时候应该醉,什么时候不应该醉,我心里没有底吗?我这话说给他听,是想让他转告给圣人的,我们左府有问题,难道外府右府还有内府都是干净的吗?要倒霉大家都一起倒霉。”

“那么老爷子你提文皇帝干嘛?”

“我虽然老了,可不想就这么罢休,既然圣人没有治我的罪,那么就还有机会,给圣人知道我们的难处。当时候,就算不能官复原职,也可以混一个职位,再想办法捞一笔。”

左府上士说到这里,对着中士说:“你们两个,好好协助这个张大人,他是圣人的人,背后靠的是圣人,不要想着和他斗,有圣人在其中拉偏架,你们怎么能够斗的赢他们。”

“但是老爷子,他看样子,是一个清官。”

“我大虞朝从立国到现在,就没有一个清官!”左府上士斩钉截铁地说着,对着中士说:“清官,等到他一家子都养不活了,拿什么清?拿命吗?自古人就喜欢两样东西,一是官印子,一是钱袋子。有了钱袋子就想换一个官印子,有了官印子就想要装满钱袋子。圣朝不需要清官,只需要办事的人。”

“不过,他初来乍到,碍着面子,不好这么做,你也别忙着表忠心,等到他需要你的时候,再将我们的门路给递上去。到时候,你们喝汤了,不要忘了我这个糟老头子。”

“老爷子,你说笑了,若是没有你,我们怎么混。好多大人,都信着你,而不是信我们。”中士谄媚地说着,左府上士一笑,得意的摇摇头。

他和某些人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那些人只会通过自己来弄虚作假,这两个中士,连这些人姓什么都不知道,自然不可能离开自己找到金主了。

张道良不知道左府上士在车上的谈话,他如今翻阅着账本。

这个账本倒是简单,无非是各地每年预算和支出。张道良看到天亮,才将这些账本看完。

虞朝军队看上去很多,但是分散起来就很少了,这四千个县,而只有两百万厢军,这一个县城,才五百多人。

当然这是平均下来,有些府,县比较少,厢军就很多,而像是大府,基本就是主要县城才有厢军驻守,其他县城就靠着捕快。或者说几个县之间,厢军来回驻扎。

这两百万厢军,一百万禁军,三百万军队。厢军还好说,基本上自给自足,唯一要调拨的就是武器花费的钱银。

而禁军就是朝廷全面养着,无论铠甲,粮食都是朝廷供给,这才是大头。

张道良看了看,最大的一笔就是每年粮食。这一百万禁军,一个月消耗的粮食就超过十万石了,一年就是一百五十万石粮食。

这些数字看着他头大,更不用说每年还有饷银。

他感觉每年抽调的六百万两真是不够用,他花费了一天时间,写了一个折子递给圣人。

他建议一下几点,第一就是禁军直接采食驻扎的各府,至于消耗,由太府或者玉府统计之后,再从左府扣除。他已经听说了,玉府压着不少粮食,还需要粮商卖。这粮商卖的银子,又要划给左府来买粮,这是在太繁琐了,不如直接就一步结账。

第二就是朝廷免除赋税时间太长了,他认为应该是免除二十年就足够了,当然为了让士卒有效死之心,朝廷可以每年补发一两银子,让他家子嗣成年。

第三就是俸禄的问题,他希望朝廷能够考虑到百官的生计,恢复古制是好的,但是时代已经变了,以前百石自然够用,但现在,真的不够。

张道良的奏折,圣人看了看,只是同意了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都是再议。

这时间很快就到了秋闱的时候,在国子监的刘歆也去参加了京畿府的秋闱。

秋闱结束的那天晚上,戈靖带着刘歆去了酒楼喝酒庆祝一番。

“天风,这一次,你肯定高中了。”

“季恭兄,谢你吉言。”

戈靖没有参加这一次秋闱,他本来就是一举人的身份入的国子监,准备直接走监贡这条路,当一位贡生。

他们聊着的时候,一个熟悉的人走了过来,对着刘歆说:“果然是两位相公。”

戈靖打量了一下,发现认不得眼前这个美丽的女子。

刘歆看着这个女子那一双明艳的眼睛,对着女子说:“想必姑娘就是那日在玉瑾房中……”

这个女子点点头,对着他们说:“奴家姓姜,这一次是感谢你们当日相助了。”

“姜姑娘客气了,当日是那么女侠救的你。”刘歆也不敢邀功,那天他们两个就是旁观者,没有出一份力。

姜星楚对着他们说:“那日要不是,阴姐姐也见不到玉瑾,这还是要感谢你们,今日有幸一见,这一顿就算奴家请了吧。”

姜星楚说着,坐了下来,和刘歆他们聊了起来今天的秋闱考题。

刘歆也和姜星楚说了起来,姜星楚说像看看刘歆做的文章,刘歆连说自己写不好。姜星楚说不信,刘歆是一个监生,学问一定不错。

刘歆只好借来纸张,开始写了起来。

姜星楚等他写好,借来一看,看着其中一比,不由低声念着:“当缔造之年,天意苍茫,谓帝王之自有真,亦群雄之所不服,乃数年而刻诈者败,又数年而失事机违民情者亦败,后舞前歌,而登封受禅者,仅一人焉。夫用人不过爵禄,杀人不过兵刑,何足消磨豪杰哉?及父老携杖而谈王风,史官援笔而为实录,不得不推本于豁达为怀,推心置腹,当机立断,正直无私,以为有此数大德,而当年足以王矣。”

姜星楚念完之后,再次念了一遍,对刘歆说:“这篇文章,雄且健,没有想到,你这个书生,看着有些懦弱,竟然可以写出如此文章,真是佩服佩服。”

刘歆说不敢,对着姜星楚说:“姑娘,你既然这么说,看来你是精通这时文了。”

“不敢和你这个秀才比,倒是从前在家的时候,倒是看了不少集子。只是没有见过雄健如你这般的。魏朝时文,多是软绵绵的,基本都是说些车轱辘话,是如你这个立论高义,实在少之又少。”

刘歆说那是因为时文是魏朝后面才成熟的,到了魏英宗的时候,时文才有定式,在英宗以前,基本是骈文,没有那么多讲究。后来成了定式之后,读书士子也不适应,这八股,最后只能写成车轱辘话了。

刘歆和姜星楚开始谈论魏朝的时文,刘歆不由佩服,很多时文名家自己以前都不知道,还是听姜星楚说。

这一直聊到了酒馆打烊,分开的时候,姜星楚问刘歆是不是居住在国子监的,刘歆点点头,他没有多余的盘缠,只能住在国子监之中。

姜星楚哦了一声,和刘歆说了后会有期,就分离了。

走在路上,戈靖似笑非笑地看着刘歆,对着刘歆说:“天风,没有想到,这秋闱才过,你这边春天就来了。”

“季恭兄,你这是说什么,小弟有些听不懂。”

“你真是有些呆了,这个姜姑娘是神女有意,不知道你这个襄王是否有梦了。”

刘歆惊的站在那里,对着戈靖说:“这个,这个不是真的吧,那个姑娘和我不过一面之缘。”

“这就是缘分呀,你要相信我,我能看出来,她很欣赏你。这才子佳人,果然亘古不变。”

“大哥,你就别取笑了,实不相瞒,我原本有未婚妻了。”

“是吗?怎么没有听你说过?”

“这个也不是什么好谈的,不过若真是如此,那就麻烦了。”刘歆有些无奈地拍着手。l0ns3v3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