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虞书 > 第两百一十六章浩瀚秋水悟南华

虞书 第两百一十六章浩瀚秋水悟南华

作者:大虞太史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34:20

第两百一十六章浩瀚秋水悟南华

李大牛坐在一旁看着两人优雅的吃着晚饭,他有一些迷茫了,这样的日子似乎还不错。

但是李大牛很快就醒悟过来,这个不能开玩笑,现在是苏婉清还没有嫁过来才会这么和谐,若是嫁过来,这对姐妹的感情就未必想这么亲切了。

李大牛觉得有一些闷了,和周霖铃说自己出去散散心,周霖铃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李大牛走在大街上,感觉丰城之一下又难得热闹起来,不少男人走在街上买菜,以前从来不买菜的男人,在这个危险的时候,终于还是打破了惯例。

丰城虽然还没有传来什么大乱,但是也有传闻,不少女子上街惨遭侮辱,至于有没有这件事,大家都不清楚,只不过隔三差五的有着这种传闻,而且还说是厢军干的。

因为这些传闻,城里的街上很少看到女性,就算有也是七老八十或者有人陪伴的。

李大牛心想这军纪这么严厉,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事情,而且就算有一起的话,军中早就杀一儆百了。

这种谣言最无奈的地方就是朝廷不好出面辟谣,朝廷一出场,就容易被认为欲盖弥彰,而且这种也不好证明,不可能每个军人都出来保证没有弄过这件事吧。

如今丰城最热闹的就是铁匠铺,这些铁匠连夜打造着兵器,有的是朝廷要用的,有的是民间要用的。

大司衡已经放开了禁令,私人可以打造多把武器。

李大牛想大司衡这就是在玩火,朝廷严禁私人拥有大量武器,就是防止民变,若是虞朝士兵在丰城失去民心的话,这些人就会倒戈一击,这丰城就会陷落。

当然有这么大的风险自然也有高的回报,守城就多了三十多万守城的壮丁,这自愿守城的和被强迫的自然不可相提并论。

“这位施主请留步,贫道见施主脸色上有青黑之气,最近有灾劫。”一个道人迎面走了过来,对着他神情严肃的说。

李大牛听到道士的话,不由暗自想笑,这老一套都拿出来了,他觉得好玩,于是询问道人说:“那么依道长所见,小的我还有救吗?”

道士点点头,然后拿出一张符纸说:“我看施主的起色,应该是惹到什么妖精了,只要将这符纸贴在门上,那妖精自然不敢再来。”

接过这符纸,李大牛心中暗自感到好笑,要是苏婉清在这里的话,这道士肯定少不了被一场大骂。

李大牛询问道士这一张符纸要多少钱。道士搓搓手说:“这救人一命,那是大功德,小道有此功德就已经足够了,只是小道很久没有吃东西了,不知道施主是否能够怜悯一下。”

李大牛心想这倒不是一件难事,买了两个包子给道士,然后询问说:“道长,你怎么不离开丰城,要在城里等死呢?”

道人一边吃着包子,一边对着他说:“小道曾经立下誓愿,若是不在丰城行满三千功德,就不离开这里,哪怕火焚水淹也不走。”

“道长真是一位有道高人,如今的情况可比火烧水淹严重多了,道长何必为了小小的誓言,将自己锁在这里呢?”

李大牛有一些无奈的劝解,告诉这道人人活着才有意义,若是死了,这三千功德就算积满又有什么意义呢?

道人把包子吃完,然后打了一个饱嗝说:“施主,你这话说的对,不过那是对于你们这些俗人来说是对,对我们修仙求真之人来说就不对了,这身体没有什么可惜的,这不过是一具火宅,道德真君曾经说过,人最大的忧患就是有身,南华真君也说过,身子不过是一个小箱子,里面看似装着宝物,其实不过是为别人保存而已。”

说到这里,道人摇头晃脑的说:“现在很多门派就想要长生久视,这不过是自欺欺人,不过是技而已,这些人就是下等厨师,整日磨刀,希望不会换刀,而我们追求的是道,游刃有余的道,就算数十年用一把刀都如新。刀无所谓好坏,只用是用刀的人,也就是内三宝。现在太多道人最求外三宝,这不是求生,而是求死之道。”

李大牛倒是觉得有趣了,心想这道人倒是有趣,继续询问说:“道长你说的倒是有趣,我们不如找一个地方坐下来慢慢聊。”

道人点点头,和李大牛坐在一个摊子旁边。李大牛叫了一笼包子,让道人慢慢吃,慢慢说。

“施主,你若是与道有缘的话,小道建议你看南华真经,不要看道德真经,道德真经太过玄妙了,非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能够看懂的,而南华真经就简单很多了,我推荐一篇,就是秋水。这一篇一定要好好看,其他不看也行。秋水已经将道说的干干净净了,没有谁能再把这道说的这么透彻了。”

李大牛说自己就是一个农民,不识字,不如道人亲自讲解一下,说到这里,李大牛询问道人道名。

道人随口说:“我叫水秋,我是我师傅的三弟子,大师兄叫水春,二师兄叫水夏,四师弟叫水冬。这出家人,连身体都是外物,更别说道名了,你听到觉得好笑也无事,反正我已经看开了。”

李大牛说不敢,让道人继续解释秋水。

他以前看庄子的时候,对于这一外篇稍微有点印象的。

当然这有兴趣的原因还有就是因为天龙八部,李秋水的秋水就是出自这一章。

“这秋水一章一共有七问七答,你知道吗?”道人拿着一个包子,笑着说。

李大牛说自己不识字,别说南华真经了,就算三字经都没有看完全。这些事情道人只用说就是了,自己听就是了。

道人笑着说:“没事,我们慢慢来说,这七问七答要是别人写来,肯定枯燥玄妙,而南华真人就不同了,这七问七答十分有趣,就算不是内篇,也和内七篇不让秋色。我们继续说吧。”

“这第一问是河伯问的,不过河伯这一问还有一丝夸耀的成分,于是若谆谆教导,对于大海天地的描述,真是千古妙笔,打开了河伯的眼界,让河伯不会那么狭隘,以为大海就是无穷无尽的了。”

李大牛想了想秋水的内容,发现自己好像只记得这的确是河伯和海神若的对话,至于他们谈的什么,自己压根就记不得了。

“第二问是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若告诉河伯,这天地未必大,毫末未必小,这是我道门一个重要的观点,齐大小,这简单的一问答,就将齐物论给包括进去,真是妙呀妙呀。”

道人说着妙的时候,将嘴里的包子吃下去之后再次说:“这第三问也是至大至少,不过不是万物,而是说的人事,河伯认为事物可以齐大小,那么人呢?若也用精彩的回答,告诉他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又是逍遥游的主旨了。”

道人说到这里,对着李大牛说:“我说的很简单,因为道不能言尽,我只能给一个方便法门,具体你要自己去揣摩这一章,书是要自己读,道要是自己悟,别人是帮不了的。”

李大牛说是,心中想着等到晚上回家之后,将这书找来看看。

“第四问就是大小贵贱,既然要齐大小,平贵贱,河伯就问贵贱大小,而若用六个观之来说明,最后若与语重心长的告诉河伯,既然齐大小,那么久不要钻牛角尖,还在纠缠这两个问题。”

“第五问就是然则我何为乎?何不为乎?在若的交代下,河伯像你我一样茫然不知所措,而若教导河伯不要局限于自己的思想,用一长段告诉他,要同自然同体,以天心为己心。”

说到这里,李大牛都已经感觉到有一些吃力了,自己没有记不得全文,这道人也不背诵全文,自己听的真是茫然不知所措。

李大牛想到了自己导师说的话,儒家才是逐字逐句的教导,道家都是只言片语,甚至不说言语让你去悟空儒家是教导,道家则是点化。

“第六问就是既然平贵贱,为什么要以道为贵呢?若也用察乎安危等来说明,根据道就可以达到逍遥的境界,这就是道之可贵的地方。至于第七问,至于何谓天,何谓人?小道也没有参悟。施主,若要求得逍遥自在,此篇不可不读,不可不看。这里面关键小道已经和你说明白了,你知道了吗?”

李大牛说自己还是太过愚昧,无法理解水秋说的,不止无法理解,现在脑子还如同一团乱麻。

听到这话,道人笑着说:“乱很好,不乱就真的遇道无缘了,等到施主你理清楚头绪,就一只脚踏进来了。”

说着,道人站起身来,用衣袖擦了一下手上的油渍,然后说:“这丰城的倒是很多不错的人,施主你是我遇道第二十五个有缘之人了。”

他感觉到这道人似乎也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出尘,准备说什么的时候,一个熟人突然出现,华阳道长看着道人说:“冷于冰,没有想到你也没有离开这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