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从神级吐槽开始 > 第四百一十七章 闻风而动

第四百一十七章 闻风而动

大唐:从神级吐槽开始正文第四百一十七章闻风而动不过现在万春的任务奖励没给他,显然还没到结算的时候,得等,好在他现在已经有7100吐槽值,钱就是男人的脊梁啊,陈大人渐渐活过来了。

调动的事也还没完成,李渊现在不管事的,和他说了没什么用,但回来的时候他去了一趟尚书省,让一个尚书丞帮他去给李二带话,这事也要再等等就好。

现在陈楚又回家了,安依佳想要他再讲一讲那操蛋的故事,她还想听。

不过宣阳这边目前好多人都不在,齐莹她们每天来回跑非常辛苦,因此别苑稍微一收拾进来她们就住过去了,九江也暂时住在那边,司狸姑娘等女也去了那边,正儿八经陈府现在少了好多妹子。

没有办法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吐槽一下,这样的话就算了,陈楚等什么时候人齐了一起讲,这样吐槽值才能收获的多,最大效率利用。

毕竟这一个故事也不好编的,各种操蛋的事不需要逻辑,但故事整体需要,他叮嘱安依佳一定要守口如瓶,不要跟人乱讲。

“咱们要不要什么时候去秋游一次?眼看着冬天就要来了。”

安依佳问陈楚,陈府今年还没有正式出行游玩过,这对大户人家来讲是很不正常的,毕竟这个年代没什么娱乐,每年大家一有时间就出去游玩,各种节假日还不算,花开了出游,花败了出游,雨过天晴了出游,下雪了也要出游。

陈楚眼前一亮啊,对啊,秋游是个好东西,不仅自己可以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而且这下全家人都可以整整齐齐嘛,妹子们不会再缺席了,这样他就可以好好收割一波吐槽值。

陈楚精神一震:“好的,秋游咱们也不能少,这事宜早不宜晚,后天是卜算子开店的时候走不开,不如就明天吧,这件事你来安排吧,找个安全漂亮的地方,最好也别离长安太远。”

“行。”安依佳点点头,她以前和欣彤师父她们也是游山玩水惯了,别看她性子淡漠,能二十四小时寸步不离的待在陈楚身边,实际上也是坐不住的。

她对这羽毛球是上心,不过考虑到最后冠军可能得让给李二,她也就没那么努力了,该玩的也玩过,而且跟陈楚一起对练效率是很高的,她的体力也充足,到时候是赢是输看缘分,反正羽毛球联赛不是举办这一次,以后不需要再让着谁的话,她有的是大展身手的机会。

这书法大赛的风声放出去了,开始以很快的速度席卷长安城,以及周围州县乡镇,好多人都精神一震,蠢蠢欲动起来。

要说古时候的读书人含金量是挺足的,起码对于他们所学方面都是较为专业的,而不是像后世学生们一样,稀里糊涂学了十几年,什么都知道点,什么都不精。

就好比这书法,要知道科举里头你字写的怎么样是极其重要的,那种字都写不好看的,考官不把你卷子直接丢了就算好的,给你判高分?高分是不可能高分的,第一个就淘汰你。

所以毛笔虽然和中性笔不通,但大家都很有信心,有些文风兴盛的乡村更是举村出动,乡中髦老带领大家奔赴长安而来,先求一些中性笔,随后安排地方给大家居住练字,势要在这场大赛中取得好成绩。

这时候的书法大赛可真不是什么小热闹,上上下下的高手实在太多,甚至在古代,光写字写得好就有可能被人欣赏,然后能做官,谁也不甘落后啊,势必要拔一个头筹啊。

一时之间长安群雄出动,种地跟好多市民没关系,那这书法大赛必须掺和一下,各区各坊,各家各户,上到大户人家,下到贫穷书生,但凡是觉得自己有机会的都是精神一震,随后大家全都上街了,通过各自的办法去求取中性笔。

各坊不得不纷纷在坊间空地上安置桌椅篷布,把分到他们这里的中性笔借用给大家使用,并且说好了不能多写,练字各位请用毛笔,这中性笔不过是让大家适应手感罢了。

毕竟这人少的城南坊区也就罢了,千儿八百人,像布政坊这种好几万人,都要用,轮的到谁?到时候笔芯用完了又找谁去,各坊分到的可都不多。

就以布政坊南附近的小空地来说,这里已经放置了上百张木桌椅,上面搭着篷布用于遮阳,坊内士子闻风而动,排着队的等候在附近,一边兴致勃勃看着别人书写,一边计算着自己要等到什么时候可以轮到。

他们既研究怎么写,也研究写什么,动不动就能变成大型诗词辩论会。

而话题聊着聊着就总会聊偏,比如大家现在想起那丁丘办的学校,好多人语气鄙视,有着一种高高在上的骄傲。

毕竟区区一个识字学校,实在是太搞笑了,他们识字的时候都不知道是多少岁时,想要追赶上他们现在的学问,没有十年寒窗是办不到的。

街坊邻居们纷纷围观,指指点点,好家伙,他们大字都不识得一个呢,结果这些有文化的一个个写的又快又好,漂漂亮亮,方方正正的,虽然看不懂写的是啥,但是乍一看就有一股精神气。

要是他们懂怎么写就好了,可是他们年龄也大了,平时也要忙着生计,哪里来的精力时间呢,倒是各家的孩子可以考虑考虑。

目前听好多坊间有学问的人讲,随着大家现在可以吃饱,加上皇家钱庄给朝廷提供了大量的钱币,北边又在打胜仗,朝廷现在局面一片大好,长安乃是大唐都城,要不了多久,大家日子就能过的越来越好。

实际上现在大家也有了不同的发现,比如虽然现在是冬天了,可破晓鼓敲的比往常现在是早了些,晚上夜禁似乎也晚了点,管的没有那么严了,街坊邻居的要是有人被抓到,周围巡街的见到无非就是一番训斥,罚一点铜钱,再不像以前一样先打一顿再说。

又比如坊正那里,现在隔三差五被县里送来一些蔬菜粮米,发放给坊内一些家里贫困揭不开锅的。

再就是坊内现在修建了一些灯台,整个晚上都会点着灯火,虽然数量很少吧,也照不亮什么,可晚上有人出来蹲茅坑的,多少也能通过这些灯光指明方向不是?

这些官府主动做好事的,以前可碰不到,尽管陛下仁慈,可是朝廷实在是穷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